丁怡偉
(福建江夏學院,福建福州 350108)
敘事學視閾下語言學作品審美價值的理論解讀
——以《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為例
丁怡偉
(福建江夏學院,福建福州 350108)
威廉?福克納短篇小說《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是“約克納帕塔法”系列小說的一個縮影,它充分勾勒了美國內戰后舊南方人的沒落與精神危機。作者在小說中運用的敘事手法給小說帶來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本文用敘事學理論時間對該小說進行文本分析,從時間的順序、跨度、頻度和獨特的時間意象剖析敘事魅力和小說的審美價值,及其對主題的彰顯。
福克納;敘事學;時間;意象
《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講述杰弗遜鎮沒落女貴族艾米麗離奇的婚戀故事,是福克納短篇小說的代表作,該小說語言含蓄、簡潔、斟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它的要求近乎絕對精確,”“幾乎每一個字都必須完全正確恰當”(福克納,1959)由于小說的時間順序卻被打破,使讀者讀起來信手拈來又帶著重重疑惑。而這種閱讀魅力的玄機就藏在福克納獨特且天才的敘事手法中,小說的錯綜復雜的敘事時間給故事帶來了峰回路轉的玄妙。同樣,錯亂的敘事手法也與福克納時代的美國南方所處的深刻歷史背景相互融合。本文從敘事學角度,《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這篇小說的敘事時間著手,分析這篇小說的敘事藝術及主題意義。
小說一共有五部分,不僅各部分之間出現時間倒錯,各個部分中間也出現時間倒錯,多以倒敘為主,也出現了預敘手法。前面的四部分看似不相干,也沒有什么順序,支離破碎,實際上是福克納的巧妙布局,他帶著讀者像一個偵探一般抽絲剝繭去解開一個個謎底。
小說第一部分第一段只言片語對“當下”的敘述為小說的結尾埋下了伏筆--“女人們主要是想看看她房間里面什么樣。整整有十年,除了一個園丁兼廚子的老仆人,誰也沒進去過”。讀者和村民一樣猜想到底她是怎么死的,她是什么樣子,她的房子是什么樣子。接下來呈現在村民眼前的是大宅的外貌,村民的回憶將敘事拉倒到了艾米麗生前,以倒敘手法敘述艾米麗免稅和拒納的經過。第二部分就把事件拉到了三十年前艾米麗家令人無法忍受的臭味上,這種倒敘又為讀者創造一個懸念,為何一個身份如此高貴的女人會發出如此難堪的臭味事件,房間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回憶道她不愿接受父親已死的事實,還插入她父親生前阻撓艾米麗擇偶的插曲以及兩年后艾米麗與情人的行蹤,這一件件小事都引起人們無限的猜想—這些都讓人不盡將艾米麗和她的愛情及這棟大房子聯系起來。
第五部分是解釋全篇小說疑云和秘密的高潮部分,在村民們的敬意中艾米麗安然入土,當那扇四十多年沒人打開過的門轟然倒下,村民們被這間像“墳中瘴氣籠罩了這間裝飾成洞房的屋子”驚呆了:艾米麗三十年前買的新婚用品在房間里重新出現,而床上竟是一具男人的干尸!尸體的“臉上深沉的咧嘴笑著”,“顯然一度曾臥在誰的臂彎里”(福克納,2001),并且被“堅強”的塵土覆蓋;而緊挨顱骨的枕頭旁還有一縷鐵灰色的長發。小說就在這極為驚悚的氣氛中戛然而止,直到這里讀者和村民們才恍然大悟的揭開一宗宗懸疑的謎底:艾米麗在重重阻撓下為守護自己愛情,保全自己的身份竟然買砒霜毒死了自己心愛的情人荷默,并與尸體共枕四十多年。這時讀者也會隱約覺察到原來福克納錯亂的敘事時序把故事的開始發展和結局的自然時序打亂是為把小說最引人注目的關鍵——南方的破敗讓艾米麗迷失了自己的身份定位,父親的阻撓和愛情的破滅更導致她變態的心理和她獨居生活的真相;同樣也是對艾米麗小姐變態的心理和異化的人格及她不正常的人生經歷的主題相照應的。
文本時間跨度的變更分為促進和延緩。在小說《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出現了很多文本時間的促進,甚至將時間的過去和現在融合在一起形成多片的“空白”。小說中艾米麗七十四年的生命力處在不見陽光的房間內“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我們看著那個挎籃進出的黑人漸入老境”這婚后三十多年的空白,她就在“這樣度過一代又一代,高貴、寧靜、無處不在、不為所動、剛愎反常”的時光里死去,其間應該是發生了很多或許瑣碎的小事,一個人三十年都就這樣在幾句話的概括里過去,這種敘述既拓展了故事的廣度,又引起讀者的推測來填補時間的空白:這三十年里艾米麗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為什么頭發一直也不變顏色?直到結尾作者才把各個環節連在一起,又在最后戛然而止,是讀者根據線索和想象得出了答案的同時又余韻未絕的回味這個故事和艾米麗這個人。
“灰”這個字眼頻頻出現,貫穿整篇小說。福克納在小說的第一部分就這樣形容艾米麗的大宅:“迎面是一間昏暗的大廳,一架樓梯從那里爬進更濃重的陰翳,到處是灰塵和閑置的味道—一種封閉的、潮濕的氣味”,房子都散發著灰暗的色彩和陰森的感覺,房子的主人亦然。第二、三部分艾米麗的愛情有起色時,敘述者沒有在提到灰色或灰塵。而第四部分有突兀的出現艾米麗的頭發,她的頭發“變灰了”,“發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后來就成了“鐵灰”,一直到七十四歲死去都是“生機勃勃的鐵灰”跟活人一樣。熱奈特提到重復“意味著排除每次發生的事件的特殊性,只保留他與類似的事物的共同性質而獲得的精神上的構成物”,灰色在不同的敘事者,地點和時間頻頻出現,是否是一種象征呢?筆者推測灰塵與灰色這些意象和艾米麗不明朗的心態、小說中的奇怪事件還有南北戰爭后尚未形成的道德原則是有一定的指涉。艾米麗幾十年來不變的鐵青的頭發也象征著她那倔強不愿向新的時代潮流妥協的病態心理。同樣,小說中對艾米麗和情人荷默每逢星期天就旁若無人的一起乘著黃色輪子的輕便馬車出游。這件事持續了兩年,但在文中卻被反復的敘述四次,這樣的重復又意味這什么,迄今還沒有明確的定論。
小說《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在時間上,艾米麗試圖用主觀顛覆外在客觀的時間,用陳舊的南方規則來駕馭現實世界的變化,到頭來她只能通過虛無的幻想、與世隔絕的逃避、和變態的行為來挽留已經逝去的樂園。而福克納也巧妙的通過對敘述時序的倒錯來成功反應出艾米麗精神的錯亂、崩潰,并以足夠大的留白給讀者以充分的想象力去猜想、推測小說的原委和結局,還加上不斷重復的事件作為獨特而深刻的象征,讓小說懸念迭起,充滿恐怖和緊張的氣氛。用薩特的話來說“福克納的哲學是時間哲學”,這句話形容福克納和他的作品再恰當不過。。
[1]威廉?福克納.福克納在大學[M],夏洛茨威爾:弗吉尼亞大學出版社,1959.
[2]雷蒙?凱南.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M]賴干堅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
Narrative works of aesthetic valu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theory——to "dedicated to Emily rose" as an example
DING Yi-wei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jian Fuzhou 350108)
The narrative technique of“A Rose for Emily” is not only a great bold experiment but also bringing a crucial point to the theme of the story.This thesis detailed analyzes the text from the order,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text time and different focalization,and explore the narrative charms of Faulkner’s writing 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is short story.
Faulkner; Narratology; time; image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本文系福建江夏學院青年科研校級基金“《八月之光》的后現代地理學理論解讀”(項目編號:JXS2015019)的部分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張時瑋)
丁怡偉(1989-),女,江蘇徐州人,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