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紅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高校服務地方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
萬 紅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新常態下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為高校繼續教育帶來了發展機遇。應建立健全繼續教育機制,加大高校繼續教育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強繼續教育考核評價。
新常態;高校;人力資源;開發
自 196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成人教育促進會上正式提出“終身教育”理念后,作為傳統教育模式的補充形式的繼續教育迅速成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國際推崇。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常態下,高校繼續教育要圍繞創業、創新所需要的理念、能力和管理三個層面,培養新型人力資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1)創業和創新理念培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全社會關注,營造創業和創新社會氛圍,其核心是賦予全民創業和創新理念。理念形成和傳輸的主要形式是教育。高校,尤其是文科類高校,應將創業和創新理念普及作為繼續教育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內容。
(2)創業和創新能力培訓。能力是創業和創新的重要因素。各高校要充分發揮專業特長,舉辦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民眾創業創新能力。在我國,工、農、商、學、法和社會保障等各類高校齊全,均已具備為各行各業人力資源開發培養創業創新能力的基礎條件。關鍵在于各高校繼續教育要主動承擔服務社會、引領行業的責任。
(3)創業和創新管理培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良好的秩序,需要優秀的管理。在人力資源開發中注重管理人才的培養,加強管理人才再教育,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是高校繼續教育適應新常態的新內涵之一[1]。
(1)辦學模式創新。高校繼續教育服務企業和社會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應注重穩定性、長期性和持續性。其關鍵是開展辦學模式創新,將高校單一辦學模式變成高校、企業、社會多方聯合模式。要將高校繼續教育變成企業、社會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孵化器”。高校與企業和社會建立繼續教育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投資,共同建設,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受益。無論是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院校,都應主動對接企業和社會,找準合作定位,積極開展聯合辦學改革。
(2)教學模式創新。高校繼續教育服務企業和社會人力資源開發,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網校,或送教上門,減少校內坐地培訓,增加有利于學員節約成本、靈活運用時間的新型教學模式。減少課堂灌輸式教學,增加實踐和討論式教學,廣泛應用翻轉課堂、微課等新型教學模式。
(3)課程模式創新。培訓課程要緊貼實際,學以致用。高校繼續教育要深入企業、行業、社會調研,掌握企業、行業和社會對人力資源所需,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要將繼續教育融入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終身學習,針對同類人群開發持續教育課程,循序漸進,穩步提高。可效仿小學、中學、大學分級教育模式,針對同一培訓對象,設置遞進式發展課程,促進終身學習。
(1)完善法制保障機制。高校繼續教育服務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涉及到學校、企業、社會、學員等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關系,需要用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方法健全法律制度保障。西方國家非常重視繼續教育立法,英國、美國、法國、聯邦德國等都頒布了相關法律,使得繼續教育的實施有法可依。比如,英國早在1944 年頒布的《巴特勒教育法》中,即對繼續教育的概念、定位、職責等內容做了較為全面的界定,規定了包括地方教育行政當局應對接受繼續教育者提供獎學金等一系列具體措施。之后,英國又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法律,對繼續教育的管理結構進一步做出調整。在我國要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東風,健全高校繼續教育法制。用法律規范高校繼續教育辦學行為,明晰各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使高校繼續教育有法可依,更好地為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提供優質服務[2]。
(2)健全財力保障機制。在我國,要改變高校將繼續教育作為創收手段的做法,逐步減少有償繼續教育,實現義務制繼續教育。實現有償繼續教育向義務制繼續教育轉變,關鍵是健全財力保障機制。首先,國家要確立高校繼續教育財政預算,保障高校繼續教育運行和發展經費。其次,高校要轉變利用繼續教育創收的觀念,樹立繼續教育與普教同等服務社會人力資源開發的理念,保障繼續教育經費專款專用,繼續教育收入用于發展繼續教育。再次,建立企業和社會支持高校繼續教育基金會,吸收企業和社會捐贈或投資。政府采取減免稅收等政策鼓勵企業和社會支持高校繼續教育,倡導企業和社會向高校繼續教育投資或捐贈。高校繼續教育要主動與企業和社會聯合辦學,吸收企業和社會辦學資金。全社會要形成資助繼續教育良好風尚,倡議成功人士、熱心教育人士向繼續教育捐款捐物,拓寬高校繼續教育融資渠道。
(3)完善管理體制。高校繼續教育是服務社會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其性質是非營利的事業單位。而有些高校將繼續教育公司化管理,以營利為目的。公司化管理有利于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有利于加強經濟效益管理。但是,公司化管理不利于高校繼續教育普及于大眾,不利于高校繼續教育低門檻服務社會人力資源大眾化開化。高校繼續教育服務新常態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需要走向大眾化,需要惠及民眾,需要逐步向義務制教育發展。因此,有些高校繼續教育應改變公司化管理模式,回歸非營利性事業單位管理體制。
(4)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在我國,目前對繼續教育缺乏考核評價機制,高校繼續教育都處于自我管理狀態。借鑒國外有益做法,建立我國高校繼續教育考核評價機制,促進高校繼續教育更好地服務社會發展。高校繼續教育考核評價機制應包括如下方面的內容:①辦學條件。包括辦學場所、教學設施、資金保障、師資水平等。②管理制度。包括制度建設和管理方式。③專業和課程建設。包括專業和課程與時代發展的適應性,專業和課程調整機制。④教學質量。包括參學人員評價和社會評價。⑤企業和社會參與度。包括聯合辦學情況、教育基金吸納和管理情況。⑥教育效果。包括服務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貢獻,以及服務終身學習的社會效益。在考核評價方式上,要實行管、辦、評分離。采用第三方評價機制,管理者和辦學者都是被考核評價對象,確保考核評價公平、公正、客觀。在考核評價權重中提高社會評價權重,引導社會對高校繼續教育加強監督。
[1]胡東成,彭瑞霞.我國教育培訓機構標準建設的研究[J].繼續教育,2011,(7).
[2]周學敏.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特色發展策略探析[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local human resources in colleges
WAN Hong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Hunan 410000)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the New Normal Economy has brought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Also,the legal syste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investment should be expanded and evaluation and reward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New Normal; Colleges ;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萬紅(1981-),女,湖南長沙人,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