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鵬
(新鄉學院藝術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意象思維在現代陶藝設計中的應用
趙 鵬
(新鄉學院藝術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在簡單分析意象及現代陶藝內涵的基礎上,從意象生成之客觀素材,意象生成之身心體驗及意象生成之藝術表達形態三個方面分析意象思維對現代陶藝創作的影響,并對意象思維在現代陶藝創作中的具體應用提出一些個人淺見。
意象思維;現代陶藝創作;應用
1.1 意象的內涵
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中指出:“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那么何為意象呢?意象值得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文化命脈,是相對西方“物象”美學而言的一種美學形式[1]。藝術的核心價值在于其所展現出來的審美意象,能夠通過作品感受到其中所存在的人文內涵,為人們帶來一定的視覺享受。
1.2 現代陶藝的內涵
“陶藝”一詞最初起源于日本,代表具有一定特點陶藝創作,區別于傳統的陶瓷藝術[2]。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陶藝藝術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現代化的藝術表現方式逐漸融入于陶藝創作活動中,注重主觀情感思想的表達,突出個性特點。現代陶藝是以陶瓷材料為創作媒介,能夠展現人們的實際思想特點、情感特點以及審美需求,是人們精神與思想解放的重要表現,更加注重人文主體,展現真實的精神世界。
2.1 意象生成之客觀素材
由于每個人的精神世界與思維方式不同,所以藝術創作的特點與結果也會有所差異。同一根羽毛在不同的藝術家眼中,也會展現出不同的意象形態。毋庸置疑,藝術作品意象的生成并不是憑空想象,需要一些實際的個人經驗以及客觀素材。很多現代陶藝創作者喜歡通過生活中直接取材的方式進行陶藝創作,陶藝創作家在具有一定的想法之后,便會跟著自身的靈感去尋找相應的素材,并根據自身的想法進行完善或者是創作,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后獲得陶藝創作作品。這些最終被創作出來的陶藝作品可能與起初參照物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別,但是是陶藝家作品意象思維的重要素材。
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思維陶藝創作作品較多,其中比較著名的要數周國楨先生的陶藝創作作品。周國楨陶藝作品中的意象思維較為突出,具有較強的藝術沖擊力及感染效果。比如《花豹》即為結合真實的花豹描述創作而來。將速寫草圖與最終作品相互對比,能夠發現創作中的花豹形態力量感更加強烈,通過創作增添了花豹的藝術感染力,使得創作作品富含剛柔并濟的特點,達到現實形態與創作意象的有效融合,在作品中的“象”和“意”則會變得更為豐富和深刻。
2.2 意象生成之身心體驗
意象的生成直接與陶藝創作家的個人身心體驗密切相連,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的記載:“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劉勰所指出的“積學”、“酌理”、“研閱”及“馴致”思想,與陶藝創作家的最終創作成品密切相關。
意向的產生與藝術家的實際身心體驗息息相關,藝術家的個人身心體驗可謂是其藝術創作的源泉,這種創作模式不是直接通過敘事性的自然態的形態融入于藝術創作活動中,而是通過藝術家的有效創作和加工,展現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陶藝創作家個人的生活態度、情感經歷等等,均會像流水一樣蕩漾在現代陶藝創作活動中,通過強大的情感力量奠定良好的意象思想結構,進而使得每一位陶藝創作者的實際創作表現形式也會有所差異。
在著名陶藝家姚永康先生的《自喻》中,便能夠通過創作作品感受到他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情況,根據作品可以看出姚永康先生的情感是細膩的,當前他的生活正在面臨著一定的困擾,內心世界波瀾起伏,所以陶藝作品中也會表現出一種掙扎、落寞的情緒狀態。雖然姚永康先生沒有直接通過文字的方式進行表達,人們卻能夠通過作品感受到他的心理世界,體會他的內心感受,作品情感基調為慷慨、低沉,能夠通過作品感受到它的無奈。
2.3 意象生成之藝術表達形態
藝術作品意象的產生實際上是一種比較復雜、多樣性的活動,視覺意識作品中,通過特定的藝術表達形態將意象表達出來,每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都會有其特殊的藝術創作前提,藝術家在陶藝創作的過程中,都需要結合媒體材料進行深入思考,并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扎實的技藝,最終達到藝術表現的需求。比如陶藝創作中所涉及的泥、火、釉等物質媒材,便能夠和陶藝技藝一同組成陶藝作品創作的意象生成點,直接制約著陶藝作品意象的藝術表達形態,也是陶藝創作者意象產生的主要物質載體。
3.1 材料、技法及寫意性
陶泥作為陶藝的主要表現材料之一,對整個陶藝作品的創作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創作精湛的陶藝作品,需要加強對陶泥的深入研究,掌握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泥性,不僅僅是一種化學性質,其中還包含了泥土的性情,泥土實際上也是富含感情的,在掌握泥土性情的基礎上,將自身的情感理解融入于陶泥制作中,便能夠達到陶泥與創作者個人情感的有機融合。
陶泥制作技法主要包含手捏成型法、泥條盤筑法等等,是比較傳統的技法。現代陶藝創作中如果想更加凸顯陶藝作品的意象風格,則需要在傳統陶泥制作手法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創作和改變。基于意象思維創作的現代陶藝作品不會受到其他陶泥制作手法的限制,作品的肌理由于陶泥制作方式的不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意蘊,使得意象思維和現代陶藝創作有效融合。
3.2 意象性思維與陶藝的空間組合
造型藝術中的繪畫屬于二維空間,陶藝屬于雕塑的組成部分,進而它的本身便是一種三度空間。意象性思維陶藝創作中,自身空間的體現就在于用寫意的筆觸,意境的塑造,使之能夠產生如行云流水般的動態感受,進而有效改善傳統陶藝三度空間靜態感的局限。
虛空間可以稱之為精神空間,它不同于實空間,看不到、摸不到,它存在于人們的精神世界當中。在現代陶藝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基于虛空間自由想象、創作,通過精神元素,傳遞給人們特殊的藝術訊息,使人們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獲得一定的情感理解,達到精神世界中的共鳴。
藝術創作是一種精神創造過程,意象思維對現代陶藝創作的影響較為突出,在現代陶藝制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與民族文化特色,不斷加以研究和創新,促進中國現代陶藝藝術的發展,為人們帶來更多的視覺盛宴。
[1]郭鐵軍.異質同構,意境融通——論國畫的意象表達對現代陶瓷創作的影響[J].國畫家,2014,03(12):63-64.
[2]黑俊穎.意象形態陶藝研究——我對現代陶藝創作的思考與實踐(節選)[J].中國陶藝家,2014,01(23):14-23.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thinking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ceramic art
ZHAO Peng
(School of Arts Xinxiang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0)
In simple image analysis and modern ceramic art connotation,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objective material,the forma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and the formation of imagery art expression form three aspects analysis influence of imagery thinking of modern ceramic art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magery thinking in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eramic art is proposed some personal humble opinion.
Image thinking; Modern ceramic art creation; Application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吳 芳)
趙鵬(1977-),男,河南內黃人,講師,研究方向: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