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東莉
(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卷煙廠制絲車間 廣西南寧 530001)
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蒲東莉
(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卷煙廠制絲車間 廣西南寧 530001)
新的時期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轉變,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應不斷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以此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對企業的認同感,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本文首先概述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基本內涵,企業做好該項工作的原因及意義,之后重點分析了企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實踐,旨在為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學的工作措施。
員工;思想;人文關懷;心理疏導
思想政治工作我我黨開展工作的前提,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我黨的傳統優勢。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要求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一論述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彰顯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指明了方向。
人文關懷,指的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注,對人的尊嚴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注重人文關懷,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應尊重人的個性差異和主體地位,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關心人豐富多樣的需求,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心理疏導,指的是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方式,幫助人們調適心理,緩解心理壓力,宣泄不良情緒,在此過程中解決思想問題,為進一步實施思想政治工作創造有利的心理條件。具體來說,其內涵包括以下內容:
(1)尊重人的個性發展。①要提升素質,激發積極的個性品質,抑制消極的個性品質,提高人的科學文化、思想道德、身體心理素質,激發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②要尊重差異,從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因人而異做好工作。③要滿足人的價值追求,創造個人自主發展的空間,促進人的個性發展。
(2)滿足人的基本需求。關心、理解人的基本需求,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幫助人們滿足基本需求,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運用思想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3)服務人的幸福生活。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意義所在。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做起,激發人們為創造更好生活的信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觀點,把追求自身幸福與為他人、為社會謀福利結合,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十分突出,機遇與挑戰并存,對于企業來說,尤其是國企,既面臨著良好機遇,又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主要表現為:①貧富差距使員工的心理失衡,在“先富帶動后富”政策的帶動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貧富差距擴大。在國企中,管理層和員工的收入差距較大,使的員工產生不公平感,引導員工正確認識貧富差距,防止心理失衡發展為心理問題,需要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解決。②員工對企業的文化價值差異感增加。在新老員工的相互交替的過程中,文化價值的認同會產生摩擦,導致部分員工心理上的迷茫。③員工價值觀善變,導致信仰缺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的價值取向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人們心中物質利益占據了很大位置。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逐漸抬頭。雖然企業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但還是有一些員工對不能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到當下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時,他們信仰發生動搖,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④員工的生活、工作壓力增大。企業中崗位競爭制的實施,競爭上崗確保了可以發現、留住有用的人才,同時也增加了員工壓力,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逐漸加快,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同樣增加了員工的壓力,此時員工容易產生緊張和焦慮情緒。加上當期不斷提高的消費水平,家屬的就業、子女的學業,住房、醫療等生活成本的提高,都使員工的壓力增加。
綜上所述,以上問題的存在,影響著員工的心理與精神狀態,容易使員工產生挫敗感、焦慮感、不公正感等情緒,進而產生郁悶、焦躁、激憤甚至仇恨,影響著員工的身心健康、社會的和諧安定,因此,企業必須要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與員工一起面對問題,解決思想困惑,實現內心的和諧。
作為一種全新的工作理念,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主要表現就是關心、愛護、尊重人,遵循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疏通人們的心理障礙。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的表現,有利于分清問題的性質,提高實效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以人為本”意味著要遵照人性的基本規律,確立員工在企業中的中心地位,提高員工的生存質量,優化員工的生存環境,實現員工的全面發展。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基礎。其本質是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種直接而生動的價值觀教育。有助于員工認知、認同和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必然要求。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可以激發員工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推動企業員工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促進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內在要求。其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賦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人文精神,對提高思想政治科學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1 轉變觀念,注重以人為本
心態,是指人對事物發展的反應和理解所表現出的不同思想狀態和觀點。掌握員工心態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正確把脈員工思想。職工心態指數測評對于更好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加強管理,提高管理工作和思想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調動工作熱情起到了積極作用。以往,在一些生產裝置存在一種舊觀念——一切都強調生產最重要,其他的工作或活動都可以忽略。導致生產裝置負責人都將精力撲在生產上,而忽視了員工的思想情況,使一些安全事故隱患滋生。為此,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加強對領導干部和基層管理干部的針對性培訓,不斷拓展學習領域,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習層次。創新學習培訓機制,建立了“干部網絡教育培訓”系統。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積極組織黨群工作者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先后邀請有關心理學專家、教授到單位舉辦專題學習講座。
4.2 建立機制,關注弱勢群體
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大,困難人員占有一定比例。隨著企業發展與改革的深入,思想上產生了一定的波動,因此,為避免弱勢群體的擴大化、復雜化,應給予困難人員形式多樣的幫助,通過對困難職工開展情況調研,實現對困難職工檔案的動態管理,為更好關注弱勢群體提供了依據。全方位深入地開展了物質幫困、就業援助、精神幫困、技能幫困、助學幫困、政策幫困以及志愿幫困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幫困服務活動,真正實現對困難職工的關心與幫助。
4.3 搭平臺,建立溝通橋梁
企業員工的思想活躍導致員工的思想工作難做,認真分析,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形式簡單,沒有被群眾認可和接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應講究方法的運用與創新,“說教式”向“引導式”轉變,從“號召式”向“激發式”轉變。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推行班會這一載體,貼近生產實際,架起了干部與職工之間的橋梁。班會自實施以來,成為凝聚人心的一項載體,同時,現場分析生產過程中碰到的異常情況,破解各類生產難題。在企業中設置多名心理疏導員,根據員工的傾述,了解員工的思想情況。
4.4 樹立氛圍,塑造企業文化
文化成為企業增強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激發員工的創造力,穩定員工的思想情緒,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形勢任務教育、中心組學習、班組學習等多種渠道,組織員工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學習。通過學習,了解煙草集團企業文化的企業宗旨、企業精神、企業愿景、企業作風以及經營理念等,使職工與企業的價值觀趨向一致,更好地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4.5 加強培訓,提高管理者的能力
面對各類思想問題和矛盾,唯一的做法,就是加強學習培訓和實踐。通過了解員工的心態,提高工作能力。堅持以人為本,探索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方法。尤其是要加強對管理者的培訓,通過實踐提高能力,真正成為員工的知心人。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剛起步,需要不斷的學習實踐,通過推廣典型,帶動大家共同來建設和諧企業、和諧社會。
[1]高衛洪.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探索與實踐[J].金山企業管理,2012,03.
[2]宋君榮.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J].化工管理,2013,07.
[3]馬德秀.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J].中國高等教育,2007,03.
[4]朱文峰.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J].東方企業文化,2014,08.
D64
A
1004-7344(2016)15-0036-02
2016-5-9
蒲東莉(1972-),女,漢族,四川人,中級經濟師,大專,主要從事勞資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