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岳峰
他“開始沒考慮到工程量”,后來“越來越發現這個工作很龐大”,幾乎不可能獨立完成
2016年2月4日,盧馭龍的微信朋友圈里發出了一張圖片——卡車裝載的發射架底部噴出橘黃色的大團火焰,圖片上面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我們成功發射了中國私人航天史上第一枚大型液體火箭。”
這是一枚直徑300毫米,長度5米,重量100余公斤的火箭。
劉虎說,在液體發動機技術方面,目前盧馭龍的公司是“純民營企業”里最強的。
盧馭龍的火箭發射圓夢過程,可謂歷盡波折。從中,不難看出民營航天的道路曲折。
來了位航天背景的市委書記
盧馭龍在大眾媒體上的出場頗具戲劇性。
2011年,在娛樂節目“中國達人秀”上,盧馭龍身著黑色披風登場,充滿了神秘感。他身著特制的服裝,通過巨大的線圈控制電流,讓藍色的電花在手間跳舞。
不過,當時還不為人熟知的是,他正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運行著一個制造火箭發動機的小工廠。那一年他16歲。
那時候盧馭龍還沒有意識到,與火箭制造有關的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經過數十年發展的中國航天工業,至今仍保持著不同系統分擔不同工作,最后進行產品總裝的模式。
盧馭龍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開始沒考慮到工程量”,后來“越來越發現這個工作很龐大”,幾乎不可能獨立完成。經過不斷外包后,他和伙伴們把焦點集中在了發動機,這是火箭制造最核心的領域,也是最獨家的領域。
這個選擇與市場有關。根據他的了解,僅在深圳做小衛星的就“有幾百家”,而這些廠家制造的小衛星如果都獲得升空許可,僅靠目前國有的火箭運營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這就是民營火箭市場的空間。
而他所在的城市深圳,也給了他信心。
2015年初,曾長期在航天系統任職的馬興瑞出任深圳設立特區以來第10任市委書記,深圳官方也承諾將進一步支持發展航空航天產業。
深圳市此前頒布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提到,2012年全球航天經濟總量為3043億美元,比2011年增加近7%。據預測,到2020年總量將增長約59%,達到4850億美元。
得知馬興瑞主政深圳后,盧馭龍很興奮。
互聯網公司為什么要參與火箭發射
但搞火箭,需要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市委書記給不了這個錢。
因此,盧馭龍嘗試與商業機構對接。
2015年底,一些商業機構與他達成了協議。按照目前各方透露的信息,盧馭龍新研制的火箭將被命名為“新大主宰號”。這是多家商業機構共同參與的一款產品。
“新大主宰號”液體火箭發射項目是由黑桃互動與拇指游玩聯合白鷺時代、摩點網、QQ閱讀、斗魚TV、360奇酷手機共七家不同領域的互聯網公司聯合發起,深圳馭龍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總設計。
每個公司都對“新大主宰號”液體火箭發射項目提供了支持,譬如參與摩點網“新大主宰”眾籌項目即有機會獲得火箭箭體刻字、私人物品放入載物艙等專屬特權;觀看斗魚直播“新大主宰號”,就有機會獲得百萬微信紅包,甚至還會有女主播定制版頭像火箭抱枕,QQ閱讀則利用自己的渠道資源進行推廣。
這種合作方式,在很多人看來像是一場“秀”。
不過,盧馭龍的合作方之一黑桃互動的負責人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在2011年盧馭龍參加中國達人秀期間雙方就已結識。2015年初,公司相關負責人于建江出差去深圳,恰好約到盧馭龍,了解到盧馭龍正在籌備火箭發射的事項。
于建江記得,當時他們對此也十分感興趣,但是像火箭發射這類科研項目往往前期就需要大量資金注入,短期內無法回收成本,這對于盧馭龍個人而言是十分大的負擔。事實上,剛剛成立的“馭龍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就連公司網頁都尚待完善。
而這個問題,就需要具備商業運作經驗的公司來解決。
在黑桃互動之后,白鷺時代、摩點網、QQ閱讀、斗魚TV、360奇酷手機也先后加入了“新大主宰號”火箭聯合發起團隊。
對于與商業化的合作,盧馭龍的態度是,如果有人說是商業炒作,讓他去說。“做事情畢竟需要非常多的支持,包括資金。”
合作方的考慮顯然更多。黑桃互動CEO王進強說,作為國內互聯網行業與航天領域的首次跨界合作,此次合作為現在的商業市場打開了思路。
王進強說,他們了解到政府部門也相當支持項目的開發,“我們也相信政府的眼光和能力。”
商業合作敲定后,火箭發射迅速提上日程。2016年1月,被設定為火箭發射的日子。
被當作走私軍火
但是,因為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火箭發射被推遲了。
首先是技術問題。于建江記得,整體火箭發射項目涉及到很多領域,尤其是火箭配件的制作大多是使用外包制作,由于配件出了點小問題,導致燃料泄漏,影響了預定的發射計劃。
這個問題解決后,2016年1月15日,商業團隊及盧馭龍團隊連夜趕路輾轉至發射現場,開始籌備火箭預發射事項。
但是因為天氣原因,發射再次被推遲。
而因為火箭發射的特殊性,在市場、技術和天氣之外,盧馭龍還遇到了管理的影響。
他記得,此前他們準備申請去一個無人島發射火箭,但申請過程漫長,時間不允許。
于是,他們想到了目前國內的四個航天發射基地——西昌、文昌、太原、酒泉。
最初,盧馭龍準備選擇海南的文昌發射場。但經過溝通,相關部門對他提出了高標準的技術可靠性要求。
索性,年輕人選擇了偏遠的一處無人島。經過與公安部門和科技部門的溝通后,團隊準備出發了。
他們在港口租了一條船,裝上火箭就出海了。沒想到,中途被邊防部門攔截了,邊防武警持槍指著發射團隊——武警以為他們是走私軍火的。
很多火箭,看著就像制導武器。于是他們又被扣了幾天。
雖然事情最終通過溝通得以解決,但原定的發射計劃不得不取消了。
一個月內變化了兩次發射場,團隊里不可能沒有其他聲音,盧馭龍坦承“來自團隊的、合作方的壓力是很大的”。
后來,有人告訴盧馭龍,這種發射活動最好與軍方取得聯系。盧馭龍評估認為,深圳周邊的航線繁忙,人口密集,不太可能獲批。
因此,團隊找到了原成都軍區下屬的一個試驗場。這一次,軍方終于通過了他們的申請,但要求“發射要迅速”。
由于軍方對發射仰角與范圍有要求,盧馭龍與同伴只好把火箭改裝成車載系統,使用液壓裝置調節仰角。
由于要“快”,所有的現場程序都要簡化。現場檢查系統后,迅速加注燃料,隨后增壓,只要天氣條件允許,就即時發射。
2016年2月4日,反復推遲的發射終于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