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杜鵬花

摘 要: 近年來,微課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本文對白銀市中小學微課資源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認為白銀市中小學微課資源建設的現狀不盡如人意,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 白銀市中小學 微課資源建設 現狀調查 情況分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微課”自從國外引入以來,以其短小精悍、方便靈活、形式新穎,迅速受到國內教育界人士的歡迎,各地微課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本文對白銀市微課資源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
一、白銀市微課資源建設的現狀
自2014年以來,甘肅省連續開展了兩次微課大賽,吸引了大批教師的參與,白銀市中小學教師積極參與,不少教師在大賽中獲獎。本文以此為樣本,對白銀市微課資源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白銀市微課資源建設的現狀調查結果分析
1.對微課的認識存在偏差。
一些錯誤的認識可能會造成微課建設浮于表面、沒有特色,缺乏真正的使用價值。最常見的幾種誤解包括:
(1)化大為小,把課堂教學實錄的視頻切片作為微課。將一節四五十分鐘的課堂實錄劃分為幾個短視頻,并加上適當的編輯,這并不是微課。將長視頻“瘦身”而得到的短視頻,其本質還是內容龐雜的一門課,而微課僅是圍繞某一個知識點而形成的講解和演示,其特點是目標明確、語言簡潔、深入淺出。
(2)類比等同,將多媒體課件作為微課。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老師把自己的微課制作成一個對教學有用的多媒體課件,即CAI課件。但是微課和課件有本質性的區別:微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而課件是為幫助老師教學。
2.微課制作的流程繁瑣,錄制要求太高。
大量教師的工具與平臺標準仍停留在上個世紀,要么通過課堂實錄再切片,要么在錄播室采用數碼設備攝錄,另加后期復雜的剪輯與合成。此流程不但增加了微課制作成本,并且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使得部分教師望而卻步。
3.互動分享機制不完善。
許多教師經過傳統的視頻錄像制作,理所當然地認為微課是一種封閉式資源,缺乏雙向交流和教學反饋。從互聯網思維出發,這些都停留在信息孤島的層面,從根本上注定難以兼顧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教學需求。
三、白銀市微課資源建設的發展對策
1.簡單高效,提升微課錄制技術和水平。
要把微課錄制技術簡單化、質量完美化,使老師可以在幾分鐘內掌握錄制技術,把錄課變成一種樂趣。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建議具有教育理念的研發團隊在信息技術上與時俱進、精益求精,把微課技術“傻瓜”化、普及化,不斷加強微課錄制的體驗,從而真正使微課流行起來。
2.整合資源,搭建微課學習平臺。
目前借助網絡進行學習的發展方興未艾,但大部分還停留在資源堆積和展示的階段,并沒有真正實現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而美國的可汗學院通過微課模式,掀起網上學習熱潮,其設計思路值得我國借鑒。建立一套完善的微課學習平臺,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通過微練習和互動答疑等輔助模塊,建立一個有一定知識含量、有一定系統性且結構靈活、制作成本低廉、受眾人群廣泛的學習平臺,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
3.開發資源,提倡微課資源的共建共享。
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微課可以把優質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傳送到大多數中小學,特別可以彌補落后地區師資缺陷、資源匱乏的問題,并逐步建立一個共建共享的教學資源體系。微課資源建設,除了能發揮中小學校自身的優勢外,還能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進來。
4.加強微課應用,發揮院校優勢。
微課的第一步可以用來提升我國中小學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水平。這一方面建議同步加強軟、硬實力的提高。軟實力方面,建議以幾個師范大學、師范學校為基地,充分發揮教學理論、互聯網技術、中小學網絡等優勢,積極研究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探索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小學微課系統。硬件實力開發方面,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通過用戶體驗,逐步提高微課制作技術的質量。
5.教育行政部門大力提倡,定期舉行微課大賽。
教育行政部門可以通過舉辦微課大賽等活動激發廣大教師參與微課制作、交流、學習,加快微課建設進程,提升微課建設質量。
本文系甘肅省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白銀市中小學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5]GHB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