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柳娜



摘 要: 《商務談判》是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專業選修課,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把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雙語水平及學生對《商務談判》課程的學習期望和需求情況,作者以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為例,對兩個年級的國際貿易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數據一方面使我們明確了作為獨立院校代表的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另一方面,突出了學生對《商務談判》課程的學習期望和需求,為該門課程的雙語實踐教學提供了可貴的參考數據。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商務談判》 雙語
一、引言
《商務談判》課程是國際貿易專業的專業選修課。該門課程主要研究商務談判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應對策略。內容既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又涉及心理學、民俗學等多學科內容,包括各種有效的談判策略和技巧的運用,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密切的綜合性學科。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商務談判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了解談判禮儀和各國商人的談判風格。另一方面,通過相應的實踐模擬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正確分析與解決國際商務談判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與障礙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涉外經貿工作的適應性,進而完成國際商務活動中的談判工作。獨立本科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作為涉外型專業,需要在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相應的涉外商務技能。本項目以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為教學對象,以《商務談判》課程為教學內容進行雙語教學方面的研究和實踐,試圖通過《商務談判》課程的雙語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國際商務談判相關知識的同時,鍛煉語言運用能力,為成為涉外型專業人才奠定基礎,體現了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方向。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把握作為獨立院校代表的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的雙語水平和學生對《商務談判》課程的學習期望和需求情況,項目小組對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12級和13級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客觀、真實、實事求是,是我們此次調查的態度。調查的數據一方面使我們明確了作為獨立院校代表的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另一方面,使項目組更清晰地了解到了學生對《商務談判》課程的學習期望和需求;為項目第二階段工作的開展,包括雙語大綱的編寫和雙語的實踐教學提供了可貴的參考數據。
二、基本情況
(一)問題的提出
獨立學院的學生無論是學習的動機需求還是知識結構特點都與公辦高校的學生有不一樣的特征。項目小組以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為例,在需求驅動的導向下,針對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習主動性、學習動機和就業壓力和對《商務談判》課程的學習期望內容等方面等進行問卷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獨立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主要部分是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的國際貿易專業在校學生。
2.調查方式: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
3.調查時間:2014年10月。
此次調查的界定總體為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12級和13級國際貿易專業在校學生。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65份,其中收回有效問卷160份,有效回收率為96.97%。問卷發放時間為2014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收回的有效問卷中12級國際貿易專業為115份,13級學生45份。
三、調查現象分析
總體狀況: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高于其他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生對《商務談判》課程進行雙語教學大多數人持贊同態度,認為該課程將會在以后的就業中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時,對于該門課程的教學,學生普遍希望不但要有理論知識的教授,而且要注意模擬實踐環節。總而言之,《商務談判》課程作為理論實踐結合高度密切的學科,運用雙語實施教學更加符合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和市場需求。
(一)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
12級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調查項目及數據匯總如下表:
從上表匯總的結果顯示12級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大學英語四級400分以上的學生總數為112人,其中有44人的大學英語六級成績在400分以上,其中106人,93%的被調查者認為以自己目前的英語水平和能力,樂意接受《商務談判》課程以雙語進行教學。
13級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調查項目及數據匯總如下表:
調查結果顯示:13級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中35人大學英語成績60分以上,占調查總人數的80%,40人,占總人數的89%,認為以自己目前所掌握的英語水平和能力,愿意接受《商務談判》課程為中英雙語教學。
從以上對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兩個年級學生英語水平的調查結果說明該專業的學生英語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商務談判》課程的雙語教學具有可行性,大多數學生非常樂意接受該課程的教學方式為雙語教學。
(二)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對《商務談判》課程的了解及期望
由上表可以看出:12級國際貿易專業的115名學生中113人,占調查人數的99%,認為《商務談判》課程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108人對該門課程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有強烈的學習愿望。85人認為能對該門學科的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執行;105位學生表示能按時按質完成該門課程的學習任務;97人能主動學習與該門課程相關的交叉學科;107人認為該門課程與其專業的學習體系有明顯的重要性;87人覺得該學科目前教學計劃中的課時分布過少,112人希望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商務談判的學科知識的同時能鍛煉英語應用能力;108人希望能增加模擬談判環節,提高應對談判活動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13人,99%以上的同學希望該門課程的考查方式能多樣化,不要局限于閉卷考試。112人希望能有機會觀摩實踐談判現場;113人認為該門課程的學習和掌握對未來就業有很大作用;而調查結果也顯示:96位同學有一定的職業生涯規劃,99人認為自身的專業有一定的市場競爭性;101人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有益于自主創業。
調查表明:13級國際貿易專業的45名調查者中44人,占調查人數的97.8%認為《商務談判》課程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42人對該門課程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有強烈的學習愿望。33人認為自己能對該門學科的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執行;42位學生表示能按時按質完成該門課程的學習任務;38人能主動學習與該門課程相關的交叉學科;44人認為該門課程與其專業的學習體系有著明顯的重要性;36人覺得該學科目前教學計劃中的課時分布過少;45人希望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到商務談判的學科知識的同時能鍛煉英語應用能力;45人希望能增加模擬談判環節,提高應對談判活動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2人,93%以上的同學希望該門課程的考查方式能多樣化,不要局限于閉卷考試。44人希望能有機會觀摩實踐談判現場;45人認為該門課程的學習和掌握對未來就業有很大作用;調查結果顯示:41位同學有一定的職業生涯規劃,44人認為自身的專業有一定的市場競爭性;40人認為自己的專業對于自主創業會有幫助。
四、調查結果分析
綜合以上兩個年級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獨立學院學生固有的知識結構特點和對《商務談判》課程的認識。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對于自己的專業和未來的職業有一定認識,學生對《商務談判》課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訴求很明確,超過90%以上的學生希望該門課程的學習一方面能增加談判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能鍛煉英語運用技能。99%的同學意識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性,95%以上的同學希望該門課程的教學中能增加模擬談判環節。97%以上的同學希望該門課程的考查方式能多樣化,不要局限于傳統的閉卷考試。
五、有關《商務談判》課程的幾點建議
針對此次調查,我們提出幾點建議。
1.重新審視定位談判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平衡。
2.合理分配雙語在實踐教學中的比例。
3.確定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的施教模式并進行實踐。
4.重新定位課程的教學目標,撰寫雙語課程教學大綱。
5.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質,選擇合適的雙語《商務談判》教材,必要時編成適合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使用的商務談判雙語教輔材料。
6.對于該門課程不同章節的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法,并通過制定相應的教學效果評定標準考核其有效性。
7.結合理論知識合理設計模擬談判的內容和評定標準。
參考文獻:
[1]鐘生根.獨立學院國際商務談判課程教學定位探討[J].時代金融,2013,11.
[2]洪英.獨立學院中雙語教學的可行性探討[J].科教文匯,2008,09.
[3]曹耘心.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及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2013,10.
[4]袁勝軍.論如何提高商務談判課程的教學效果[J].當代經濟,2008,2.
[5]謝凌江.ESP需求分析理論下的國際商務談判教學反思與調整[J].赤峰學院學報,2011,2.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需求驅動下獨立學院《商務談判》課程的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以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為例”(項目編號:GDJG20142533)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