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妹琴
摘 要: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球類運動作為班級的體育運動特色,是很有現實意義的一件事情,也符合指南的精神。幼兒動作的發展是身體機能發展狀況的重要表現,并與幼兒心理的發展具有關聯。不僅如此,幼兒動作的發展還是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能力。以球為載體,通過引導、鼓勵幼兒進行多樣的玩球活動,促進幼兒動作更靈敏、協調,使幼兒的動作能力多方位得以發展。
關鍵詞: 幼兒教育 球類運動 玩球興趣 玩球技能 動作協調
一、問題的提出
讓體育游戲活動融入幼兒的生活。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庇變旱挠螒蚴侨祟惢顒拥囊环N形式,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道路,是通過實際行動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積極活動。根據幼兒的實際特點,我們在玩球活動中,如何實現多元化模式,積累運動經驗,體驗運動樂趣,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平衡性、速度及耐力,增強幼兒自我服務、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幼兒的交往能力,促進主體性的發揮,有待更多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指導。
二、研究目標
目標要充分考慮到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無論是進行幼兒健康教育還是試圖改善幼兒的周圍環境,都要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否則不僅不能促進健康,反而可能有損健康。我們主要依據幼兒對花樣拍球進行了初步嘗試,深入花樣拍球技能,鼓勵幼兒創造想象拍球方法。
1.樂于參加玩球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
2.大膽嘗試花樣拍球,能夠堅持不懈地練習關于球的多種技能。
3.通過球類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平衡力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
三、研究內容
1.讓幼兒以最濃厚的興趣參與其中。
興趣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動力、組織、創造、強化的功能。興趣對促進幼兒自主的發展起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只有對體育游戲有濃厚的興趣,學起來才會津津有味,感到快樂無比,才能越學越愛學、越會學,才能學得好。
2.球類活動中其他體育器械的有效投放。
提供具有層次性的體育活動器具,滿足不同層次孩子的需要。例如為孩子提供的輔助材料,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這樣不同層次的孩子都可得到滿足,提高孩子的活動興趣。
四、操作要點
1.合理安排,規范內容。
針對球類活動形式單一的情況,合理安排每天戶外活動玩什么、怎樣玩等問題。為了確保每天戶外活動開展的時間,我們在上、下午兩個戶外活動時段用30分鐘的校園音樂提示,分別錄制了熱身音樂、運動音樂、小憩音樂、運動音樂、放松音樂,既創造了運動氛圍,又有效促使教師每天有計劃地組織安排好戶外活動內容。
2.注意幼兒互動、師幼互動。
在球類活動中,教師角色的定位將直接影響幼兒的活動,教師不僅可作為一個活動的參與者與幼兒一起游戲,還可以做一個操作指導者,指導幼兒正確的行為、合理的討論,從而使互動活躍起來,使活動內容和形式更加飽滿。教師不僅要做觀察者,時時關注幼兒活動的情況,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適時加以調控,并采用適宜的方法方便活動的開展,還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這是促進師幼互動的有效方法。
3.細心觀察,正確引導。
(1)語言指導。語言指導適用于幼兒發生糾紛、對游戲規則不能遵守等情況,教師可使用簡短的語言、適當的語氣幫助幼兒更快地投入到新的游戲中,保證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2)示范引導。對于一些幼兒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或者一些新出現的器材或運動方式,教師可采用示范的方式給予幼兒提示,當幼兒掌握基礎玩法后,再鼓勵幼兒進行玩法上的拓展和創造,豐富游戲內容。
4.注重游戲性、注重角色效應、積極的指導和評價。
前蘇聯教育專家阿爾金說:“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維生素。”在球類游戲活動中,應簡化規則,突出球類活動的游戲性,讓幼兒通過游戲愉悅身心,在娛樂中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幼兒在進行球類活動時的協調能力不是很強,這使得在活動中經常會出現許多困難。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鼓勵,啟發幼兒開動腦筋,想出解決辦法。
教師的適時評價對于幼兒的發展非常必要,教師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細致觀察后進行的個性化評價策略更實用有效。
五、研究方法
言語交流實驗法、訓練干預實驗法、認知分析比較法。
六、實施效果
1.合理運用器材,發展玩球水平。
我們在幾個學期的基礎上設計了很多適合中大班幼兒的玩球游戲運動,在基本掌握玩球的基礎上增加適當的難度。如幼兒在熟練學會拍球的基礎上,我們為幼兒設置障礙,提供平衡板、塑圈、跨欄等引導幼兒巧妙運用這些器材發展和提高幼兒玩球的技能,發展平衡能力。如利用平衡板,讓幼兒站在高20~30厘米高度的平衡板上邊拍皮球邊走,提高幼兒拍球的能力,幼兒非常喜歡,都能夠積極嘗試,大膽練習。又如在提供圈后,幼兒能夠圍著老師給他們安排的圈上練習行進間走動拍球,發展幼兒手眼的協調和平衡能力。另外,我們提供有高度的跨欄,讓幼兒跨過跨欄練習拍球,使拍球又增加了一個難度。
2.巧妙運用多種隊形,提高玩球技能。
在練習拍球、玩球的時候,我們打破隊形,以原先的六組隊形加以變換和組合。如在六隊的基礎上兩兩交換拍球,在自己原有的位置上進行立體變動,不但提高了幼兒練球的興趣,而且鍛煉和增強了幼兒的空間知覺感,在變動中求得發展和提高,呈現動感的色彩,為幼兒的練球增添了活力。我們以S形和圓形隊伍為主導,幫助幼兒在這些隊形的帶動下練習行進間,增加了幼兒的手臂力量,增強了幼兒控制手腳的靈活性。幼兒在這些隊形中的練習靈活機動,積極有效,對于這樣的玩球活動非常感興趣。
3.豐富活動的內容,使活動呈現多元化。
根據幼兒學習的具體情況,我們邊復習原有的掌握不夠的玩球內容,邊進行豐富和提升。如在練習拋接球的基礎上將球拋高,練拋接,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性,再利用身體的部位進行有關玩球訓練。如腰間傳球,跨下傳球,頭上傳球,幫助幼兒靈活掌握玩球的技能,進一步提高幼兒玩球的興趣。在玩球過程中,我們初步培養幼兒合作玩球的能力,在互相滾接球的基礎上進行兩兩的拋接皮球,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空間方向里球的運行,并互相合作,共同體驗合作的快樂。另外,我們又增加了一個投籃的內容,讓幼兒初步學會投籃技巧和方法,在一米線外練習投準,深得班級一些孩子的喜歡。幼兒通過練習,由開始的投不準慢慢地將籃球投入籃球架內,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逐漸增強了投籃的信心,幼兒從中知道,只要多多練習,投籃的準確性就會逐步提升。大家都非常踴躍參與練習,效果很好。
4.合作能力的培養。
在積累已有玩球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鼓勵幼兒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鼓勵以幼兒身體為載體,進行玩球技能的練習。如我們把幼兒分成六組,以旁邊一幼兒為載體,圍繞他進行繞身拍球,再互為交換,通過兩兩對換位置,使得玩球活動更具靈活性和交互性。再以旁側一豎排為載體,縱向進行繞著拍球,彎彎曲曲的隊形增添了幼兒玩球的樂趣。在面對面的站立隊形中,兩兩為一隊,互相拋接,共同運動,提高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協調性,玩球充滿了愉快感。有時三人一組,有時四人一組,靈活機動的人員變換形式,使幼兒在玩球過程中提高了與同伴協商與交往的能力。
七、存在問題
1.場地條件不夠,一到冬天天顯得陰冷潮濕,一到夏天炎熱難耐,所以制約了練習的機會。我們室內外相互結合練習,這樣使得幼兒的練習機會更多,避免了冬季在室外容易著涼感冒的現象。
2.現在孩子戶外運動較少,一去戶外運動就會出汗,容易感冒,應取得家長的配合,提高幼兒戶外運動的適應能力。比如在家也有一定的戶外鍛煉的時間,這樣家園配合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通過玩球練習,幼兒對于這樣的玩球活動更感興趣了,技能掌握逐步走向成熟。幼兒拿起球就能拍球,雙手拍、單手拍、手腳配合協調拍,結合器材拍,幾人合作拍,各種形式方法嫻熟有趣,孩子們真正愛玩皮球,會玩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