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黨代會報告圖解
11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上作了題為《營造“三大生態” 實現“兩個建成”譜寫建黨百年廣西發展新篇章》的報告。報告科學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和新挑戰,站位高、立意新、思路清、部署實,提出營造“三大生態”,是中央精神與廣西特色緊密結合的創造;提出“兩個建成”,是中央賦予廣西的重大使命,抓住了廣西發展的關鍵,既有宏觀把握,又有中觀布局,更有微觀落子,含金量高、針對性強 ,體現了實踐厚度、民意溫度。
數說過去五年成績

未來五年怎么做
以五個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常態
1
1堅定不移推動創新發展,讓創新成為發展第一動力
打好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深入落實“中國制造2025”,開展“互聯網+”和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全面推進糖、鋁、機械、冶金等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集中力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分享經濟、數字經濟、創意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重點在云計算及大數據、北斗導航應用、石墨烯、機器人、3D打印、物聯網、人工智能、現代種業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加快形成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圍繞特色優勢學科、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創建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
2
2堅定不移推動協調發展,強化雙核驅動、三區統籌北部灣經濟區要加快港口群、產業群、城市群集聚發展,培育壯大海洋經濟,深化同城化改革,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先行示范區。西江經濟帶要積極對接粵港澳臺先進生產力,提升西江黃金水道功能,強化沿江重點城市產業分工合作,加快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打造泛珠區域合作核心區和流域生態文明試驗區。加快桂林大旅游圈建設,培育形成以旅游業和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為主的產業集群,打造世界級的旅游城市和國際旅游目的地。大力振興左右江革命老區,扶持發展生態經濟、資源型產業和口岸經濟,構建充滿活力、富有特色的沿邊經濟帶。
3
3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廣西
深入推進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鞏固提升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建設成效,持續推進宜居鄉村、幸福鄉村建設。綜合治理鄉村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村落規劃和民居設計水平,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傳統村落和古樹名木保護,深入挖掘鄉愁記憶和鄉土特色,實現農村環境優美、生活幸福、和睦安寧。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戰役,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完善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制度。
4
4堅定不移推動開放發展,構建四維支撐、四沿聯動新格局
四維支撐:向南開放,拓展同以東盟為重點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向東開放,提升對粵港澳臺及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開放合作水平;向西向北開放,增強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功能;向發達經濟體開放,主動對接先進生產力。
四沿聯動:統籌沿海沿江沿邊沿線四沿聯動開放,打造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形成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新優勢,構筑沿邊地區開放新高地,釋放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沿線開放新活力,加快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建設,培育新的開放動能和經濟增長點。
5
5堅定不移推動共享發展,讓各族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堅決打贏農村全面脫貧攻堅戰。實現452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5000 個貧困村、54 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八個一批”“十大行動”,切實做好100 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造就更多各領域建設所需的廣西工匠。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
未來五年奮斗目標
三大生態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干事創業的激勵機制更加完善,制度和紀律約束更加嚴密,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團結和諧的社會生態:向上向善、誠信互助、開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美麗廣西鄉村建設和宜居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基本建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是廣西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體謀劃,是迎接建黨一百年譜寫廣西發展新篇章的宏偉藍圖。
兩個建成
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持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大突破,綜合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基本建成國際通道、戰略支點、重要門戶: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與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交流更加密切,現代商貿物流樞紐、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基地、區域性金融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初步形成。
鞏固團結和諧的社會局面
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權利
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方針,構建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
全面推進法治建設,更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深化平安廣西建設,開展社會矛盾精準排查和精細化解,深化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加強邊境管控,依法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活動、暴力恐怖活動、分裂活動、極端宗教活動和邪教活動。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增強社會凝聚力向心力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壯大骨干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推動文化與一二三產業和社會各項事業融合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努力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深入開展“和諧壯鄉·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進一步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使“三個離不開”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充分發揮黨內政治生活作為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金鑰匙”、錘煉黨性的“大熔爐”、純潔黨風的“凈化器”作用,使管黨治黨真正嚴起來實起來硬起來。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鍛造過硬中堅力量
大力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堅決不用陽奉陰違、阿諛奉承、弄虛作假、不干實事、伸手要官的干部。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
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管理,深入實施“成長·活力”工程,不斷擴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
●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堅守正道弘揚正氣
積極拓寬聯系服務群眾渠道,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基層、調查研究、接訪下訪等制度,廣泛開展以機關聯系基層、干部聯系群眾,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難題、解決群眾所急所盼問題為主要內容的“雙聯雙解”活動。
●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保持黨的肌體健康
加強派駐監督,實現市縣紀委派駐監督全覆蓋。深化巡視巡察監督,市縣黨委全面建立巡察制度,使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