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軍
(大慶市松嫩工程管理處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
北方鯽魚養殖技術要點
張向軍
(大慶市松嫩工程管理處黑龍江大慶163000)
近些年來,鯽魚越來越受到北方地區養殖者的關注,養殖面積也越來越大。鯽魚的養殖成本和鯉魚養殖成本接近,但鯽魚市場銷售價格通常高于鯉魚。因此,鯽魚的養殖效益一般要高于鯉魚,這是受養殖者關注的重要原因。
鯽魚品種較多,適合北方地區養殖的有彭澤鯽、異育銀鯽、方正銀鯽、黃金鯽、彩鯽等。另外,地方性的鯽魚品種也值得開發,如產自黑龍江省延壽縣的鯽魚品種,俗稱“延壽大鯽”。
1.彭澤鯽
也稱蘆花鯽、彭澤大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從野生鯽魚中選育出來的一個鯽魚優良品種,是我國第一個直接從二倍體野生鯽魚中人工選育成的優良品種,也是農業部公布的適宜推廣的水產良種之一。其主要特點:生長速度快(比普通鯽魚快2倍以上),食性雜,抗病力強,養殖效益高。
2.異育銀鯽
目前主要推廣異育銀鯽“中科3號”,它是我國科研人員培育出來的異育銀鯽第三代新品種。選育出的異育銀鯽“中科3號”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近年來,異育銀鯽“中科3號”在全國各地得到大面積推廣,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很受歡迎的名優鯽魚養殖品種,也是農業部公布的適宜推廣養殖的魚類品種之一。異育銀鯽“中科3號”具有生長速度快(比高背鯽生長快13.7%~34.4%)、出肉率高、抗病力強、遺傳性狀穩定等優點。
3.方正銀鯽
方正銀鯽產于黑龍江省方正縣雙鳳水庫,它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優于普通鯽魚,是人工養殖的鯽魚優良品種,具有頭小、背厚、出肉率高、耐寒冷、抗病力強、生長快、個體大等特點。2010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范圍包括方正銀鯽原種場、方正縣雙鳳水庫、雙龍水庫。
4.黃金鯽
黃金鯽是以散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通過遠緣雜交獲得的鯽魚良種,具有體形好、生長快、適應性強、耐長途運輸等優點,很受養殖者歡迎。
5.彩鯽
彩鯽色彩艷麗,有肉色、白底紅花、紅底白花、紅色和雜色等,深受人們喜愛,是集觀賞、食用和垂釣功能為一體名優鯽魚品種。近年來,彩鯽在北方地區養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是受歡迎的鯽魚養殖品種。
可采取池塘養殖、稻田養殖、湖泊及水庫增殖等方式。
1.池塘養殖
(1)池塘主養
在黑龍江省,鯽魚池塘主養的一般畝產300~500kg/畝,一般魚種培育畝放夏花魚種7000~12000尾,成魚養殖畝放春片魚種1000~1700尾,成魚出池規格為250~300g。在遼寧省,鯽魚產量較高,一般畝產800~1000kg,一般成魚養殖畝放規格在50克/尾左右的魚種3000尾,魚種培育畝放養量為1.8-2萬尾,成魚出塘規格300-400克/尾。
(2)池塘套養
池塘套養鯽魚是一種比較經濟的飼養方式,可在少量增加飼料投喂的情況下,實現增產增收。鯽魚可在養殖其它魚的成魚池、魚種池和親魚池內套養,由于放養密度稀,生長速度快,除1齡魚種當年可養成商品魚外,夏花魚種也可當年養成商品魚。魚種池只放養夏花魚種。夏花魚種規格2~3cm,每畝放養100~200尾,秋季出池規格可達150~200g,每畝產量可達到15~30kg。春片魚種規格50~100g,每畝放養50~200尾,秋季出池規格可達250~300g,每畝產量可達到15~40kg。
2.稻田養殖
鯽魚夏花魚種放養規格3~4cm,春片魚種放養規格50~100克。不投喂飼料的情況下,放養密度為夏花魚種為50~100尾/畝,春片魚種為10~20尾/畝。在投喂飼料的情況下,放養密度為:夏花魚種為200~500尾/畝,春片魚種為10~20kg/畝。飼料一般投喂人工配合飼料。
3.湖泊及水庫增殖
湖泊、水庫等水域放養鯽魚是改善品種結構,提高底層魚產量,增加水面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鯽魚非常適合天然餌料豐富、水質較肥,特別是水草豐富的湖泊、水庫放養。一般每畝水面放養鯽魚烏仔或夏花魚種50~150尾,當年可養到100~200g/尾,畝產量5~15kg。但對于兇猛魚類較多的水域,最好放養規格較大的1齡魚種,一般規格應達到50~100g。
在高密度養殖條件,鯽魚易發生病害。易發生的細菌性魚病主要有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暴發性出血病等,這些疾病較易防治。易發生的寄生蟲病主要有粘孢子蟲病、指環蟲、舌狀絳蟲病等,其中:粘孢子蟲病是造成鯽魚損失較大的一種寄生蟲病,且較難治療,一般投喂地克珠利、鹽酸氯苯胍等藥餌有一定的效果。近年來,還在鯽魚高密度養殖地區暴發了皰疹病毒病,給養殖戶造成了很大損失。目前,該病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采取適當降低放養密度、改善池塘環境條件等措施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