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李智超(新疆大學地質與礦業工程學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7)
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分析
賈旭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李智超(新疆大學地質與礦業工程學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7)
石油勘探工作具有周期長、風險大、成本高等特點,同時作為油田作業的先決條件,勘探數據是否全面、精確將關系到石油產業全局發展。由于我國地質環境復雜、可變系數大,因此地質類型是石油勘探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它直接影響到對該區域石油種類、儲量及開采難度的判斷,對后期應用何種勘測技術也產生了較大干預。本文中筆者針對常見石油地質類型進行闡述,并分析不同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產生的作用,以供廣大技術人員參考借鑒。
石油勘探;地質類型;作用;影響
石油被譽為現代社會的“血液”,同時也是現代工業領域需求的重要資源,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世界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力量的推動下,人們對石油能源需求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市場供需開始呈現大幅度波動。石油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類型,市場消耗量過大必然加速油田區域內石油資源的枯竭,而整裝油田數量稀少,未來石油勘探會面臨越來越復雜的石油地質類型;結合石油工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分析,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是表征最明顯的環節,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西方學術界曾一度認為我國是“貧油國”,這種觀點并非完全來自于對中國近代工業、科技的嘲諷,而是由于西方學術界一貫堅信,只有在海相沉積盆地才會形成油藏,這一學術觀點正是從石油地質類型方面提出的。尤其是大規模整裝油田的形成,除了對壓力、溫度、時間有要求之外,還需要形成良好的沉積層,而中國陸地范圍內絕大部分屬于陸相沉積盆地。新中國成立以后,大慶油田被勘測探明存在儲量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一舉動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國”的帽子,它更大的價值在于打破了“海相沉積盆地說”的權威性,并形成了著名的“陸相生油論”,由此可見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重要作用。
經過長期的石油勘探實踐,我國常見石油地質類型主要有三種,筆者分別展開闡述。
1.1 生油氣層及蓋層類型
第一,生油氣層。這種地質類型除了產出石油資源之外還蘊含著天然氣資源,相對而言是開采過程較為復雜的一類,以烴源巖為主要地質特征。目前,我國石油勘探過程中判斷是否為生油氣層的重要依據是碳酸鹽巖、泥質巖等,通過分析黏土、泥巖、頁巖等成分,如果表征色為紅、黑,則說明蘊含大量有機成分,特殊顏色正是有機物、微生物進行的生化反應造成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做初步的類型判斷。
第二,蓋層。所謂“蓋層”,顧名思義,這種石油地質環境上方具有良好的保護層,如同“蓋子”一樣防止油氣資流失消散。這也意味著,蓋層部分的完整性將直接影響下端油氣藏的品質。根據我國地質環境判斷,主要的蓋層類型石油地質環境中包括頁巖、泥巖、石膏、致密灰巖等。
1.2 儲集層類型
儲集層石油地質是我國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類型,從構成形態上分析,發揮儲集功能的主要是有連通孔隙的巖層,這樣原本分散的油氣資源才有條件自由流動,并逐漸聚集——相應地,聚集的前提是地質環境中包括一定的穩定空間,這種石油地質類型中主要包括火山巖、碎屑巖、碳酸鹽巖等;結合我國地質環境中常見的儲集層類型,主要是碎屑巖和碳酸鹽巖。
第一,碎屑巖儲集層。這種石油地質類型是我國分布相對廣泛的,目前發現的是油氣藏中有超過50%屬于碎屑巖儲集層,在近年來新探明的新生代陸相盆地中也占很大比例。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種地質類型具有“吸油”特點,即通過良好的流動環境,為油氣藏提供良好的存儲空間,進而不斷地匯集、擴大,形成規模龐大的儲集區。
第二,碳酸鹽巖儲集層。這種地質類型主要由石灰巖、白云巖、碎屑灰巖等構成,孔隙是最典型的特征,此外包括縫隙、溶洞兩種形式。三者之間具有一定的規模區別,縫隙比孔隙規模大,溶洞最大,儲量規模依次遞進。
顯而易見,石油作為一種存儲于地下的能源資源,在獲取的過程中必然需要解決地層、巖層、水文等因素的阻隔,單純地從鉆井施工技術層面而言,完全可以滿足“找油找氣”的需要,但這種方法并不符合石油工業成本需求。在長期地學術研究和實踐驗證下,人們總結出地質類型與石油勘探之間的規律,并形成了地質類型與石油儲量規模、類型、地質復雜度、開采難易度等對應聯系;同時,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展開對數據收集、分析,可以提高勘探效率,節約勘探成本。
以儲集層為例,這種石油地質類型是我國石油勘探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也是我國存在規模組大的儲油氣藏地質。可以將勘探重點放在碎屑巖的收集和分析層面,包括不同地質深度的變化規律等,為石油勘探、開采、開發建設等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石油地質類型是石油工業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環節,它所影響的不僅是對石油勘探部分的進度、效率和成果,也間接地影響到整個石油工業投資和發展前景。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相關石油地質類型的要素,對提高石油勘探工作的科學性有重要意義。
[1]劉志,李燕承,周冕.探討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09:167.
[2]潘先念.分析不同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技術的影響[J].化工管理,2015,12:95.
[3]陳東,劉欣,周明杰.關于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5,08:70.
賈旭(1992- ),男,漢族,新疆大學地質與礦業工程學院在讀研究生,從事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