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剛(武漢化學工業區安環局, 湖北 武漢 430080)
精細化工合成中芳香烴氨氧化技術的應用研究
閘剛(武漢化學工業區安環局, 湖北 武漢 430080)
在精細化工合成中,芳香烴氨氧化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制造芳香腈時,主要采用此種技術。在本文中,首先介紹了芳香烴氨氧化技術,在此基礎上,闡述了該項技術在精細化工合成中的應用,為以后國內外相關的研究及應用提供參考。
精細化工合成;芳香烴;氨氧化技術
農藥、醫藥、燃料等物品制造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原料為精細化工產品,合成精細化工產品時,芳香腈氰基的作用重大,通過其化學活潑性特性,經一系列反應后,合成精細化工產品。近年來,國內外市場中不斷的提升對精細化工產品的需求,由此促使芳香烴氨氧化技術在精細化工合成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并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氨氧化方面,與烯烴相比,芳香烴相對容易,而且具備比較廣泛的使用范圍,合成精細化學產品時,重要中間體即為制成的芳香腈。芳香腈經水解反應后,芳香族酰胺及芳香族羧酸為合成物質,加氫后,芳香胺制成。最早,Allied公司的工作人員研究出芳香烴氨氧化,隨后,各個公司改進了催化劑的相關條件,比如活性組分、反應條件等,促進苯二甲腈合成過程中的率提升[1]。此外,多氯苯基礎腈合成時,也采用氨氧化技術。制造芳香腈時,日本為首先實現使用氨氧化技術制造的國家,隨后,日本在該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研究進展。此后,芳香腈制造時,最為經濟、常用的方法即為芳香烴氨氧化技術。
(1)苯甲腈(BN) BN的用途比較多,屬于苯代三聚氰二胺的原料,在油漆、印刷油墨等物品的制成中,溶劑可選擇為BN,原因為其沸點比較高。1964年,日本公司建成了首個生產BN的裝置,1981年又建成BN生產裝置,可生產3000t/a。生產BN過程中,采用Mn-W-O系活性組分的催化劑,或V-Ti-O活性組分的催化劑時,得率比較高,可達到79%左右。我國在生產BN時,均以流化床反應器為生產裝置。
(2)鄰苯二甲腈(OPN) 合成OPN時,與傳統合成路線相比,應用氨氧化工藝后,可降低合成的難度,并提升合成的經濟性,由此,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目光。OPN氨氧化技術中,關鍵在于開發高效的催化劑,此項工作具有較大的難度[2]。目前,已知的催化劑活性組分主要4種,分別為V-P-0系、Bi-Sb-Mo-Cr-O系、Mn-W-O系、V-Cr-O系,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實現工業化的僅為后兩個系的催化劑,生產裝置已經簡稱的分別為1200t/a、6000t/a。
(3)間苯二甲腈(IPN) 在芳香腈中,擁有最為廣泛的用途、最大需求量的品種即為IPN。IPN屬于四氯間苯二加氫,經氯化反應制成,為農用殺菌劑、防霉劑,效果良好、毒性低,且具有廣譜性,使用后殘留比較少,同時,塑料、涂料等產品制造過程中,原料之一也為IPN。1969年,美國公司成功開發了四氯間苯二甲腈技術,由此,提升了各個國家對IPN的需求,同時,相關的開發研究的步伐也加快,促使其工業化速度提升[3]。1972年,日本的兩家公司先后建立了IPN的生產裝置,隨后,德國、意大利等國家也相繼的建成。生產IPN時,唯一的方法即為采用氨氧化技術,催化劑使用新型的NC-Ⅲ,收率可超過78%。
(4)鄰氯苯甲腈(OCN) 2-氰基-4-硝基苯胺為分散染料合成時的重要中間體,制造該中間體時,即應用OCN。目前,已經存在比較多的關于鄰氯甲苯氨氧化技術生產OCN及其催化劑生產專利。工業化生產OCN時,流化床反應器為主要采用的生產裝置,V-Cr-O系、V-P-O系為比較常用的催化劑。近年來,提高了分散染料中間體的出口量,我國生產OCN的生產技術水平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生產能力比較高,但在收率方面并不理想。
(5)對氯苯甲腈(TCN) 農藥、醫藥、合成染料制造過程中,主要的原料為TCN。吡咯并吡咯二酮合成時也采用TCN,此種物品汽車涂料顏料中的一種,用于高檔汽車中,具有優異的耐熱性能。目前,生產TCN的國家包含美國、英國等,我國已經成功的開發出氨氧化催化劑,一定程度上促進了TCN氨氧化生產工藝的發展。
(6) 2,6-二氯苯甲腈(2,6-DBN) DBN本身屬于除草劑中的一種,性能優良,而農藥、醫藥等產品制造過程中,DBN又是其中間體。合成DBN時,原料選擇為5,6-二氯硝基苯,經一系列的反應后,比如加氫反應、重排反應等,制成DBN。生產2,6-DBN時,如采用氨氧化技術,可縮短工藝流程,提高DBN的收率,而且處理三廢時,方法比較簡單,獲得的DBN具有良好的質量,優點眾多。2,6-DBN在生產時,所采用的催化劑包含V-P-O系、V-Mo-Cr-P-O系兩種。
(7) 3-氰基吡啶(3-CPN) 堿水解3-CPN,同時對水解深度進行嚴格控制時,煙酸及煙酰胺可分別得到。這兩種物質均屬于B組維生素,在食品、飼料生產時,發揮添加劑的作用,在醫藥及燃料生產時,發揮中間體作用,需求量也比較大。
芳香烴氨氧化技術應用后,精細化工產品的合成效率可提升,并提高產品質量,隨著該項技術的進步,其在精細化工合成中的應用將會更為廣泛。
[1]孫龍,傅仰河,徐來,等.光催化氧化芳香醇制芳香醛的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5,(12):85-87+96.
[2]魏夢怡,祁超,楊建平,等.V-Ti-O-Mo催化劑氣-固相催化氨氧化合成2-氰基吡啶的研究[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6,(04):893-899.
[3]王華.淺談精細化工品合成的化學應用[J].化工設計通訊,2016,(03):135.
閘剛(1977- ),男,湖北武漢人,漢族,現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精細化工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