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企業職業危害因素的直接和間接來源分析
王宗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職業危害因素指在職業活動、作業環境中可能給職業人群的身體健康和作業能力帶來危害的要素。職業危害因素會給勞動者的健康帶來嚴重危害,嚴重的還有可能會造成職業病和職業傷亡。文章從直接和間接兩方面分析了職業危害因素的來源,希望能為職業危害問題解決提供參考依據。
企業;職業危害因素;直接;間接來源
職業危害因素是生產活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為了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國家衛生計生委、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攜手就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了分類,并要求企事業單位嚴格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許多企業紛紛響應中央號召,加大了職業危害因素預防和控制力度。但是,也有一些企業仍沒有認識到職業危害因素預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職業危害因素控制與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結合國家安監總結職業危害因素目錄,分析職業危害因素的來源,是職業危害因素防控工作的第一步。那么,職業危害因素主要來源于哪里呢,筆者對此進行了探討、分析。
(1)生產過程和環境中產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國家安監總局將職業危害因素分為4大類共141種,4大類職業危害因素分別是生產性粉塵、化學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和生物性危害因素。其中,生產性粉塵共14種,化學毒物的種類共113種,生物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分別為9種和5種。在采礦、冶金等工作中,即便是在正常的生產過程中,伴隨著生產技術使用、機器設備操作和工藝流程變化,也有可能產生許多有害物質,如工業毒物、粉塵、傳染性因素等。再則,在不同的作業環境中,受通風、照明、安全設施、作業空間影響,職業人群可能會接觸到廢水、廢氣、有毒化學物品,進而給其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總之,許多有毒有害物質都是在生產過程種產生和出現的,并且,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根本不可能被完全控制,一旦勞動者忽視勞動衛生防護,就有可能受到危害因素的侵害。
(2)法制體系不完善 建立健全法制體系是防控職業危害因素的重要舉措,對于企業來說,要想有效預防職業危害的發展,健全的職業衛生法規,職業衛生服務管理法制化、系統化,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政府經濟立法工作也不斷深入,立法機關關于職業危害因素、勞動衛生防護方面的認識也不斷提高,我國勞動衛生防護法也不斷健全,但是,整體來看,國家關于職業危害、職業病方面的立法還不夠完善,有關勞動者權益保護、生產衛生防護方面的法律條文都比較片面,特殊職業的衛生管理制度有待健全;職業危害因素防控仍以前期預防和后期行政處罰為主,生產過程中的監督工作做的不到位。受此影響,許多企業也對職業危害認識不夠重視,也不會根據企業生產實際建立衛生管理條例,導致企業職業危害因素防控非常落后,職業性有害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
(3)對危害認識不足 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許多廠礦企業的領導,都將主要精力放在生產建設上,對職業危害防護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經常壓縮、挪用企業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設備購買資金,導致企業生產場所設計不合理、防護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長期存在。部分企業管理人員也缺少職業危害預防方面的知識,在企業安全生產中針對一些職業危害因素,他們根本無力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這些,都會加大企業職業危害因素防控難度,給職業危害因素控制和治理帶來直接影響。
(1)衛生管理措施做得不到位 企業職業危害因素防控,應該從生產一線、從源頭抓起。在特定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下,職業危害因素是無法根治的,做好勞動衛生防護,就成為預防職業危害的主要措施。企業只有加強作業環境檢測,做好職工健康監護工作,要求一線員工做好衛生防護措施,才能降低職業危害因素的危害。但是,許多企業在衛生安全防護上做得遠遠不夠,既沒有給員工配置必須的安全生產設備,也沒有開展相應的勞動衛生防護教育,在作業環境檢測上也是粗心大意,這必然會造成一定的后果。
(2)執法不力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明確指出,各級勞動保障廳、地方勞動保障機關要依法對石材加工、礦山開采、化工、箱包、家具制造等具有高度物品危害的行業加強監管,監管內容包括企業職業健康管理機構、制度設置情況,職業健康教育狀況,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防護設施設置情況等。但是, 長期以來,由于各級衛生執法隊伍建設不健全、執法主體不明確,所以,職業衛生執法力度遠遠不夠,一些聘任的監督員在執法時根本做不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從業人員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質低 提高從業者的安全意識和生產技能,可以減少生產事故的發展,使從業者遠離職業病危害。但是,結合實際來看,許多采礦、化工企業的一線員工,整體素質都較低,一些人既認識不到職業危害的嚴重后果,對自身健康要求較低,在日常工作中也不會根據企業衛生防護要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鑒于此,職業安全健康監管部門應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不斷強化企業職業健康教育,提高企業應急救援水平和勞動者的安全防護意識。
企業職業危害因素是危害職業群體健康的“職業殺手”,職業危害因素的來源非常廣。結合職業危害因素的性質和特點可知,職業病防護已經成為企業治理中的重點和難點,企業只有按照政府職業病防治管理要求,加強職業危險因素防治制度建設,完善職業危害因素防護措施,同時提高職業病危害因素人群的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將職業危害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圍,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健康。
[1]宋絢麗.消毒供應中心職業危害因素與防護對策[J].職業與健康,2010,(5).
[2]劉志慧.企業職業危害因素的直接和間接來源分析[J].職業衛生與病傷,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