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江蘇嘉隆化工有限公司, 江蘇 連云港 223500)
我國有機化工中間體現狀及發展趨勢
葉飛(江蘇嘉隆化工有限公司, 江蘇 連云港 223500)
精細化工是化工行業中新興的產業,而有機化工中間體是精細化工的重要原料。有機化工中間體種類繁多,在化工生產中有著重要作用,當下我國化工生產中存在著一些不足,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對化工中間體日后的發展方向和重點進行探討。
有機化工中間體;現狀;發展趨勢
有機化工中間體是化工生產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但是基礎原料的產品同時也是精細化工的原料,在化工生產以及發展上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有機化工中間體對于精細化工的發展有著重要推動作用,使得化工中間體要向價格低廉,質量好的方向發展,從而對化工中間體品種、質量以及技術有著促進作用。
化工中間體是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將精細化工分為染料、催化劑、添加劑等11大類,將生產這些精細化學品的中間體或原料統稱為化工中間體[1]。中間體的種類眾多,通常將其劃分為通用型與專用型。通用型是多數精細化工產品均使用且產量較大的有機產品,比如,苯胺、氯乙酸、乙醇胺等。專用型中間體只用于生產單一品種,用途不多,產量低,且生產有難度,技術含量大,常常是精細化工企業自行生產與使用,極少數進行專門生產并出售。
當前,我國的精細化工產業除需要大量通用中間體,醫藥、染料和農藥還需要使用許多的專用中間體。大多數是脂肪族、芳香族、含氟、含磷、雜環、以及手性化合物等。我國中間體由于物美價廉,大量化工中間體出口至歐美國家,最近幾年中間體的出口量顯著增加。
我國中間體產量與種類都有所發展,但是依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第一,我國生產的中間體中有部分無法達到歐美等國的質量標準,特別是質量與可用性存在的差距較為明顯。第二,中間體因種類眾多,況且大部分產品的生產量小,制造工藝困難,往往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廢渣。目前中間體生產廠較多且過于分散,除一部分大型生產廠進行三廢處理外,多數中間體生產廠不具備這些設施,導致對環境污染嚴重,中間體生產毒性以及污染已經成為阻礙發展的重要因素。第三,我國生產通用型中間體的企業規模較大,許多專用型生產廠規模小,未能形成系列,在市場競爭中競爭力不足,對市場的適應性不高。第四,多數生產企業沿用以往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水平不足,工藝落后,對于硝化、磺化、縮合等主要的反應單元依舊使用傳統的工藝,對于新技術的應用情況尚少。生產操作過程大多是人工或半人工進行,自動化尚未普遍應用,致使產品質量無法達到國外市場對其的要求。第五,我國對于一些重要的中間體尚未取得技術突破,尚需要進行進口,這將對我國的醫藥、農藥的重要行業的發展造成影響。國家為發展這些行業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進行購買這類中間體[2]。
此外我國的中間體出口額占有的貿易額極小的一部分,由于我國勞動力低廉,而中間體的原料以及設備國內均有,化工企業可以進行聯合生產,使中間體的質量與環保滿足標準,我國的中間體就可以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1)技術改革 對規模較大、技術較強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革,研發推廣新技術,例如,連續硝化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三廢處理技術等,達到節能減排,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同時提高工藝與市場競爭力。對于國家要大力發展的產品或企業要加快對其技術革新,實現大規模的生產。對于規模較小,專一性強的的企業,建立起以化工單元操作或單元反應為主的車間,使產品可以系列化、多樣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應變力。
(2)堅持科技創新 在企業生產的的同時,也要注重技術的創新,使企業成為一個科技創新之地,加強與大專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等進行技術交流,利用他們已有設施加強對產學研一體化的建設,加大對這方面的科研投資,將科技成果轉變為生產力。此外進行國內缺少的、高值的中間體進行研發,特別對于醫藥、農藥等精細化工使用的中間體。加強與國外企業進行合作建設,開發難度大的產品,引進國內急需的生產技術與設備[3]。
(3)重視環保 中間體的生產由于原料復雜,三廢多且具有毒性,任意排放對于環境危害較大。況且國家現在大力進行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生產三廢要達到排放標準,否則對企業進行關停,對毒性大的中間體要嚴禁生產。
(4)加強管理 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行業發展的管理,不能使生產企業出現生產過剩的狀況。合理進行產業結構規劃,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加強對重點產品的生產建設,可以達到全行業的生產需求。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中間體生產和出口基地,從而提升我國中間體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
精細化工是我國在新時期下要重點發展的一個化工方向,精細化工的發展在醫藥、染料、顏料等方面將會大力發展,這將對化工中間體的需求更大,對于中間體的質量、價格的要求也就會更高。所以精細化工的快速發展對于有機化工中間體的技術、種類和質量的發展有著促進效果。
[1]梅瑩,李歡,秦葉軍,等.二氟氨基類物質的合成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新技術新工藝,2016,02(02):103-108.
[2]崔小明.醋酸酐供需現狀及發展前景[J].化學工業,2014,10(10):39-43.
[3]齊海燕.含氟有機中間體合成及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5,06(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