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湖北華電襄陽發電有限公司, 湖北 襄陽 441000)
火電企業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統的構建
劉威(湖北華電襄陽發電有限公司, 湖北 襄陽 441000)
火電廠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統對于火電廠的燃料使用起到了極好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作用,有效的提升了火電廠對于燃料管理的能效。
火電廠;燃料;智能化;管理
我國大部分地區仍采用的火電發電形式進行供電,但隨著供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火電企業想要得到更長足的發展,必須要進一步的提升供電質量,并且降低供電成本。伴隨著我國電力企業改革不斷深入,將信息技術與自動化技術與發電廠的燃料管理結合起來,已經成為了現代電力企業的改革方向,并在近年來的發展建設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使用成效,對于火電廠的燃料使用起到了極好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作用,有效的提升了火電廠對于燃料管理的能效。
智能化燃料管理系統對傳統火電廠燃料管理方式帶來了極大的變革,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燃料管理各個過程、環節管理的智能化、可視化、自動化。確保各項操作滿足各級技術要求,能夠在火電生產過程中實時的反映出燃料的信息情況,實現對燃料資源的集約管理,提升生產效率。
(1)全自動制樣 全自動制樣可以分為在線制樣和離線制樣兩種形式。其中在線制樣的流程為:采樣機——初級破碎——全自動采樣機——破碎、縮分、烘干——全水分煤樣、存查煤樣、化驗樣——封裝——芯片寫碼。離線制樣主要是針對全自動制樣機與采樣機相對位置較遠的電廠,其主要的制樣方式可以分為氣動傳輸和汽車送樣兩種方式。氣動傳輸主要利用氣動管道傳輸系統實現對煤樣瓶從采樣機到制氧機的傳輸過程。而汽車送樣則是采用電能驅動車輛與次級煤樣收集單元進行接口對接,實現對不同編碼的自動分選和運送。
全自動制樣機主要可以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其一是煤樣稱重與定質量縮分,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煤樣的智能化縮分調控,實現對同等質量的煤樣進行通精度的縮分留樣,確保煤樣的標準性。其二是在線烘干技術,主要采用空氣鼓風以及紅外式干燥,對不同煤種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夠確保不破壞煤樣的各種性質其三是在線研磨技術,0.2mm 煤樣研磨裝置采用研缽式、切割式和震動式3種研磨方式,通過真空抽取或濾網式吹送等方式收集0.2mm 分析煤樣,過篩率均達100%。
(2)智能化管控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統引進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以及數字控制技術,實現了對自動識別系統、煤樣輸送、煤樣管理、燃料信息、視頻門禁、化驗室網路等系統進行集成,并將相關數據上傳處理,能夠對燃料設備運行進行遠程在線狀態管控,數據分析及跟蹤。智能化管控主要體現在設備管控、可視化監控以及實時數據分析三個方面。
設備管控主要利用到數字傳感器與信息采集處理平臺的集成,管理系統能夠將運煤車、采樣、制樣等各種環節的運行設備及時反饋,操作人員能夠及時的辨別出異常狀態,并且能夠通過數控技術對相關設備進行遠程控制。
可視化監控則是建設覆蓋燃料管理重要環節,其監控設備通常選用的是具有一定圖像捕捉、采集的網絡攝像機,通過智能化管理中心進行直接調控。
數據信息分析功能主要是依賴于整個系統的計算機數據技術,主要應用在火電廠車輛調度過程中。通過植入設定的計算模型,當采集到的各項信息以數據形式輸入到模型或者是程序之中,系統能夠進行自動的分析計算,繼而形成一種優化調度決策。
(3)燃料管理信息系統 燃料管理信息系統可謂是火電廠燃料資源的信息庫,也是整個智能化管理的中心。信息系統不僅作為一種存儲空間,將所有涉及到火電廠生產的燃料信息存儲其中,包括有燃料計劃、合同、調運與驗收、接卸、存儲、耗用、結算、燃料成本核算等全過程。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生活即將步入智能時代。燃料智能化建設將會改變傳統火電企業對燃料管理的單一性,提升對燃料的綜合應用,繼而推動火電生產的智能化發展。燃料智能化建設為火電企業帶來的機遇并不僅僅局限于對于燃料的管理方式方法,同時體現在其他的方面:
一方面,燃料智能化建設有效的提升了燃料管理的可靠性,傳統的燃料管理對象是針對采制化人員,而智能化管理的主要控制對象為相關設備,其管理的可靠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燃料智能化建設促進了火電廠對燃料精細化管理的發展,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以及網絡技術使得火電廠燃料管理中的各個環節能夠得以數字化的表現,管理人員能夠通過數據分析,了解到燃料的實時管理情況,從而能夠實現對管理各個階段的精準化管理,提升管理的準確性。
隨著我國電力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統將會被普及應用。并且伴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精進,其智能化管理的效率將會進一步的提升,并促使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應用產生并投入使用,形成對火電廠燃料管理更有效的助力。
[1]賀小明,張順林.火電企業燃料智能化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
[2]成剛,祝起龍,王濤濤.火電廠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統構建及自動識別技術的應用[J].煤質技術,2013,(S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