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菁,徐敬敬,章靈均,何思穎,莫 清
(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浙江杭州310053)
輔助式層次化教學在醫檢專業化學課程中的應用
趙小菁,徐敬敬,章靈均,何思穎,莫清
(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浙江杭州310053)
化學是高職高專院校醫檢專業極為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由于高職高專生源組成比較復雜,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整體差異較為明顯。為解決此類問題,針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特點,采取輔助式層次化教學模式。在正常課程之外,開設校內專業素質拓展型選修課,為沒有化學基礎的醫檢專業學生進行基礎化學知識的補充教學,為化學基礎扎實的學生提供能力提升、繼續深造的機會,充分體現面向全體、分層優化、因材施教的教學特點。
醫檢專業;輔助式層次化教學;化學課程
大專院校教育的本質特征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術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是大專院校的教育目標。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培養的學生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外,更要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走上工作崗位后還應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2]。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應當以學生職業素養的生成與人生發展為核心來展示課程的價值,建構課程的要素[3]。我校的化學課程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及分析化學,是藥學、衛生監督、醫學檢驗與檢疫技術及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因此,化學課程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4]。
由于高職高專生源組成比較復雜,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整體差異較為明顯。同一班級中的學生,在學習方法、行為方式、思維習慣和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現在學習需求和能力發展上也不盡一致。教學依然遵循傳統[5],實施“齊步走”的教學模式、“一刀切”的教學要求、“大一統”的教學進度和“同一標準”的教學評價,無視學生個性差異對教學的不同需要,“吃不飽”和“吃不消”的矛盾一直存在。
要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采取輔助式層次化教學模式。層次化教學就是針對學生的特點、文化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在教授主要課程的同時,開展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采用開展校內專業素質拓展型選修課模式,為沒有化學基礎的醫檢專業學生進行基礎化學知識的補充教學,為化學基礎扎實的學生提供能力提升、繼續深造的機會,充分體現面向全體、分層優化、因材施教的教學特點。以使每位學生都獲得最佳的教育方案,得到最好的發展。
學生分層是層次化教學的基礎和關鍵,它將直接影響到層次化教學目標的實現。可根據學生的來源、入學成績、摸底考試成績以及學生自身意愿,將學生分為A層次(成績優異、接受能力強)和B層次(成績普通、接受能力一般)。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使全體學生均得到提高。
對B層次學生的要求是:掌握分析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對A層次學生的要求是:在B層次要求的基礎上,能適時地進行階段性歸納總結,完成綜合性較強的習題,滿足繼續深造的需求,能力上進步明顯,不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為什么。
3.1教學節奏快慢不同
A層次學生的課堂教學節奏正常;B層次稍慢,在某些重點和難點內容的教學中,多給學生提供思考和練習時間,以使其及時消化、理解所學內容,并注重中學化學知識與大學化學知識的銜接。
3.2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同
對B層次學生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由淺入深,逐步推進。在學生打好基礎之后,再進行提高。
3.3教學反饋和輔導要有針對性
要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授課進度,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輔導的次數和形式不同,要靈活把握。對于普遍問題,采用集體輔導的方式,個別問題,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針對B層次學生還要增加一對一的輔導教學。
教學評價以客觀要求為標準,注重過程性評價。
對兩個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A層次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現在出勤率、課堂紀律、期末考試成績方面;對B層次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現在作業、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參與教學積極性及期末考試成績方面。
目前,輔助式層次化教學已經在我校15級醫檢專業126名學生中展開,在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開設了兩門專業素質拓展課:無機化學基礎和有機化學基礎;在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開設了分析化學基礎,供15級醫檢專業及全校其他各專業學生選修。3門選修課作為主課基礎化學的輔助課程,主要補充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適當增加一些化學前沿知識,并做好與大學化學知識的銜接。
在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的無機化學基礎課程,共有42名學生選修。經過學習,選修的42名學生期末考試通過率達到了90%。在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的有機化學基礎課程,共有48名學生選修,這些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均較以往提高明顯。
從教學實踐的初步成果來看,根據學生化學基礎不同的實際情況,分成不同層次組織教學,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學生均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而對兩個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能適當減小B層次學生的學習壓力。對生源差別比較大的醫檢專業學生來說,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1]劉曉東.高職高專院校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大眾,2010(6):111-112.
[2]余德潤,陽東青.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4):224-225.
[3]程毓,張明.關于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思考[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3):72-74.
[4]曾平莉,李燕.淺談新形勢下的藥學類高職高專基礎化學教學改革[J].現代企業教育,2010(16):59-60.
[5]朱俊芳,楊嶸晟.職業院校基礎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研究,2011(2):27-28.
G420
B
1671-1246(2016)22-0058-02
2015年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學改革資助項目“輔助式層次化教學在化學課程中的應用”(201518);2015年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課堂創新行動計劃項目“以競賽促教學、強化實踐技能的實驗教學模式設計及教學效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