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盈蒴(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湖北 武漢 434023)
關于油藏地質特征及開發的對策探究
呂盈蒴(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湖北 武漢 434023)
油藏開發過程難度大、成本高,如開發方案不合理,可導致生產成本與維護成本不斷升高,還會增加開發風險??茖W開發油藏的前提條件為充分了解地質特征,準確把握油藏數量、剩余油的分布情況、石油品質分布特點,合理評估油田生產現狀及開發效果,并在此基礎上準確預測油田的生產趨勢。本文探究了油藏地質特征與油藏開發對策,以供參考。
地質特征;開發;油藏;對策
地質特質是決定油藏開發狀態的重要因素,在開發油藏時應注意利用巖心資料、測井資料、鉆井資料、地震資料及生產測試資料分析油藏的地質特征,解決遇到的地質問題,有效動用油田儲量,降低復雜油藏的開發難度。同時要運用技術手段研究油藏地質情況,建立地質模型,合理劃分及對比儲層結構,精細描述與解釋地震構造、油氣分布、非均質性情況,優化比選敏感性開發參數,以便在明確地質條件的基礎上綜合調整開發方案,運用針對性的穩油控水措施,實現持續穩產。
1.1 地質特征
油藏的地質要素包括圈閉、蓋層、儲集層及充注系統,上述地質要素決定了油藏的地質特征。在評價油藏成藏組合形式時應將圈閉地質要素作為依據,劃分圈閉的標準為盆地形成機制,常見的圈閉類型包括水動力型、混合型、地層型及構造型。蓋層具有封隔油氣的作用,可避免儲集層中的油氣向上逸散,油藏蓋層多為不滲透或滲透性較差的巖石,蓋層的分布規律及封隔特點決定了油藏的地質特征。儲集層指的是具有流體儲集以及滲濾作用的巖層,了解儲集層特征有利于分析石油聚集賦存情況。儲集層的滲透性特征、孔隙性特征是決定石油儲集層儲集空間、滲流能力的主要因素。油藏儲集層主要為碳酸鹽巖層、碎屑巖層,兩種巖類中的石油儲量占90%以上。除碳酸鹽巖儲集層與碎屑巖儲集層之外,還有少量泥質鹽、變質巖、巖漿及火山巖儲集層。充注系統是保證源巖、圈閉之間形成正常充注通道及油氣運移路徑的基礎,同時是決定石油聚集特點的主要因素。充注系統的形成過程受到盆地結構、氧化作用、色層效應及差異聚集的影響,因此油藏中可出現多種充注系統。
1.2 開發對策
在開發油藏時,可以運用以下對策。首先,應精細描述油藏地質情況及油藏剩余儲量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開發對策,以便為鉆井工藝選擇、鉆井生產及油田穩產提供科學的指導。對于斷距小、延伸短的低級序油藏斷層,在開發時可以應用動靜綜合識別、三維邊緣檢測、精細相干、井間地震及三維解釋等技術精確描述斷層情況,利用描述結果控制水驅開發及保證在高含水期中實現有效挖潛。在描述儲層微觀、平面、層間及層內的非均質性時,可采用模式擬合技術或層次分析技術解剖儲層內部結構,準確識別垂向層序特點、砂體厚度與沉積情況。識別井間夾點時可采用小波分析技術或沃爾什反演法處理測井曲線,預測井間夾層時,可運用疊置對比、相變對比及等厚對比技術。描述油藏中的剩余油情況時,可以從富集規律及控制因素方面入手,采用三維定量分析軟件錄入儲層參數,并在建立地質特征模型的基礎上統一分析及計算定量指標,明確剩余油的富集特點,根據富集規律合理調整井網及注采方式。此外,在開發油藏時應注意保護好儲層,有效控制油壓,避免油壓波動過大,處理好油水關系,根據滲透特征與產能大小控制閉井時間,防止地層受到污染。
某油藏位于斷裂帶的中段,屬于三級構造形態,斷裂形態包括同生斷裂、弧形斷裂及逆掩斷裂,斷塊呈北西走向,斷裂原因為壓扭剪切。該區塊開始沉積的時間為中三疊世,受到燕山運動及印支運動的推動,地層處于局部殘存狀態,該區塊北面的山脈受到風化剝蝕,在山口處形成沖積扇,油藏埋深為1529m~1958m,沉積厚度為12m~154m,主力油層位于砂層下。儲層巖性以細砂巖為主,同時含有中粒砂巖及粉砂巖,砂巖的成分包括長石、石英,顆粒接觸以點線接觸關系為主,填隙物包括泥質、綠泥石,膠結致密,孔隙度為6%~10%,滲透率為0.16×10-3um2~8.79×10-3um2,油藏中分布有大量小孔隙、中孔隙與細喉道,非均質性強。針對該區塊的地質特征,在開發時運用了陣列聲波、FMI測井及三維地震技術深入研究儲層裂縫分布情況與具體方位。在儲層壓力為4027psi時開始注水,以控制巖石形變及泡點壓力,充分利用地層天然能量補充儲層能量;同時運用了空氣助排技術及氮氣助排技術增大油藏壓力,以縮短鉆井吞吐周期。此外,需要根據地質特征優化組合多個層系進行選注開發,以提高出油量,并注意適時停井大修,在完善開發井網后及時復產。運用上述開發對策后,能夠盡快恢復地層能量,穩定開采油藏。
綜上,在油藏開發持續深入的情況下,精確描述地質特征有助于了解剩余儲量情況、明確油藏類型,為進一步開采油藏提供技術支撐。在開發油藏時應綜合利用動態地質資料與靜態地質資料,把握油藏物性變化特點,準確計算油藏地質儲量情況。另一方面,在開發油藏時應根據地質特征運用挖潛措施,減少復雜化油水關系對油田穩產帶來的影響,合理控制油藏流體,在必要的情況下可適當改造儲層,避免儲層遭到破壞,保證合理開發油藏。
[1]李剛,王智朋,鮑郃.油藏地質合理開發的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