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報業集團 彭繼峰
云計算背景下企業信息化建設策略研究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 彭繼峰
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而云計算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其使得以IT技術為中心的企業信息化現狀正在轉向以業務為中心。由于企業現有信息化系統存在一些問題不足,通過云計算這一途徑可以一定程度解決問題。本文通過不斷實踐摸索,提供了了一些實踐策略及方法。
云計算;企業信息化;信息化建設策略;IT架構
隨著云計算應用的普及,以及相關領域的理論不斷完善,在近幾年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正逐步取代傳統方式[1]。一定程度促進了各行各業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這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將云計算納入到自身信息化建設的規劃中,以的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2]。
近幾年的及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應用的迅速發展,許多企業在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實踐產生了一些積極的效果,但同時也遇到了不少問題。這是由于云計算的普及所引發的一系列產業、技術、服務、應用的改變,逐步對傳統IT產業的轉變,從而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3]。因此,企業將如何把建企業信息化平臺融合到云計算環境中,以及選擇何種策略來逐步推進信息化的建設步伐,逐步成為了當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命題。
1.1云計算機概述
云計算的本質就是利用發達的互聯網寬帶業務將原有的信息化投資逐步遷移到互聯網絡上的服務器集群中,從而使企業的應用不再受IT硬件的限制,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從關注IT硬件投入,轉變到對信息服務的重點上。網絡上的服務器集群由大型數據中心管理,其可以是在互聯網上的公有服務,也可以是私有服務。這個數據中心管理者包括,虛擬化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的網絡帶寬資源以及各種虛擬化的服務資源。這些虛擬化資源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分配各種處理資源從而達到與計算能力的無限擴展,按需計算的目的。
1.2云計算下的企業信息化定位
不同層次的服務給了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同形式的選擇,只有在確立企業信息化需求的基礎之上,才能推動云計算機環境下的信息化建設。云計算環境下信息化模式設計由三個方面構成,分別是服務提供方式選擇、轉移服務策略及運維規劃。
其中服務提供方式選擇的問題上,主要是對上述三種云計算服務的選擇,首先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特點,提煉出關鍵需求包括硬件計算能力、軟件構架特點、系統及其他系統的關系、企業已有IT投資狀況等關鍵需求。然后,根據需求設計出一個可執行的方案,以此方案與服務供應商充分溝通,了解服務供應商的綜合能力,結合方案加以論證,選擇適合自身的服務方案。最后,落實方案,可以采用逐步試用,與供應商逐步融合的策略小范圍不斷推進工作。
轉移服務策略,就是企業如何在云計算環境下將原有的信息化投資與云計算相融合。即通過云計算將原有的信息化延伸、合并,其目的是改進現有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設的效用。目前,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按職能劃分都可以分為通用輔助系統和核心業務系統,其中就通用輔助系統而言,借助云計算供應商所提供的通用服務系統,因此,企業可以將這部分系統逐步轉移給SaaS供應商,如:通用軟件、網站系統以及后勤系統等。而企業的核心業務其特殊性要求很多,這些需要定制開發但是可以將處理交給云計算供應商,自己根據需求在平臺上開發,就可以利用云計算的強大的計算能力,提升現有業務。比如,將海量的數據挖掘任務交給IaaS或者PaaS,從而提高企業的IT服務。
傳統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運維規劃一直是建設重點。在云計算環境下,這部分信息化投資在云上,企業可以根據上述服務提供方式選擇和轉移服務策略的結果,分析那部分繼續由企業自身維護,那部分交給云供應商維護。同時,企業應該結合自身企業發展階段,結合生產、經營周期等因素合理的調配云服務、提高IT投資利用率。
2.1當前企業信息化的問題
近年來,企業信息化雖然不斷建設,不斷投入并且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尤其是在云計算出現后,不少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還存在一些問題。
(1)企業信息化建設缺乏總體規劃。不少企業信息規劃以部門為單位,往往不同部門的信息化各自為政,信息系統之間缺乏互聯互通。
(2) 連拱段中隔墻上方巖體所受壓應力最大,考慮到現場爆破開挖對該部分巖體的多次擾動,可以確定中隔墻上方巖體為整個連拱隧道的薄弱部位,所以中導洞開挖時應重視超前小導管施作的及時性,以加固中隔墻上方巖體。
(2)IT基礎設施制約了信息化建設的速度。如計算能力的限制,存儲能力的限制,網絡能力的限制,內存的限制,服務器架構的限制等,這些都限制企業系統的能力。
(3)企業內部的專業人員不足,無法更好及時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能夠與之匹配的信息化能力。
(4)企業投入的資金不足,由于信息化建設和生產經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無法及時將信息化成果轉化為經營效果,所以企業對于信息化的投入也很難量化。
(5)信息化實施的效果難以評估。由于信息化投入周期長,成本大,很難進行量化和評估。
2.2云計算環境下的建設保障策略
上述問題從根本上限制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從而對于企業的發展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而云計算就是要打破信息系統之間的壁壘,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況下提高信息服務能力,降低了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
但是,企業依然應該充分認識云計算與傳統信息系統的差異,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改善。一方面,將云計算相關的理論分層次逐步灌輸到企業內部的信息技術人員。另一方面,需要從上至下對各個部門收集信息化需求,如業務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網絡需求等;統一規劃打破信息壁壘;以解決現有信息系統建設的問題為出發點,逐一列舉服務接口明細,做好與云計算接軌的準備和技術支撐。
一般而言企業信息化架構,也就是收集和利用企業內部及外部的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各類信息資源,從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設計、事務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營銷管理等多個方面全面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從而實現企業各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起到提高設計、生產、供應、管理和銷售等業務水平的目的。其信息化架構和企業的業務架構是神行合一的,企業的正常運轉與信息的運轉息息相關,信息也是驅動企業發展的隱形的翅膀。
其一般架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是信息化管理系統,第二是產品設計信息平臺,第三是電子商務平臺,這三個部分構成了企業信息化的主體。
3.2云環境中的企業信息化實現策略
構建云環境下的企業信息化模式,也就是將上述信息化管理系統、產品信息化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合理的遷移到云環境的過程。
其實現策略是,針對云環境下的企業信息化系統按職能劃分都可以分為通用輔助系統和核心業務系統,對不同的企業信息化系統采用不同的解決方案。
針對企業在過去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通過云計算作為技術手段能夠更好的實現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目標,在實踐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模式和策略。
(1)深入企業自身需求,充分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經營管理的決策思路。做好系統分析和需求分析,設計出企業信息化項目的架構、開發方式、實施方式和步驟。
(2)根據企業信息的現有架構,找出不足詳細分析進行選型。根據IaaS、PaaS和Saas的特點結合到企業現有的系統架構中,擴充和延伸其應用解決現有架構的問題。
(3)以減少企業在產品設計和自主軟件開發方面的重復投資,將可以通用化得產品遷移到云計算環境中。
(4)在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方面,進一步探索運用將傳統模式遷移到云上,利用新的技術開展商務活動,充分利用云計算無地域限制的特點。最終,利用云計算系統實現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全程電子商務模式。
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而云計算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其使得傳統的以業務為中心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正在轉向以業務為中心的建設。這種思維上的轉變已經改變了現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格局。因此通過云計算來破解企業信息化現狀的謎題,逐步成為了現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新思路,但也對現代企業信息架構的構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選擇云服務,如何遷移決策,如何運維規劃,這些都是當前企業信息化面臨的決策問題,這也正是本文試圖通過實踐總結出的一些參考建議。
[1]喬瑞華.云計算環境下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模式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
[2]孫香花.云計算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19(5):998-1001.
[3]張建珍.云計算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電腦學習,2011(2):19-20.
彭繼峰(1976—),男,安徽人,工程師,現就職于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從事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研究方面:企業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