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建青 毛志勇 毛俊 鄧才良 杜顏宇(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芭田創新智慧農業 致力踐行化肥零增長
華建青 毛志勇 毛俊 鄧才良 杜顏宇(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秉承“喂育植物最佳營養,守護人類健康源頭”的企業使命,以“食物鏈營養專家”為品牌文化,確立“缺啥,補啥,吃好不浪費,吃好人健康”科學施肥理念,堅持“走出去 引進來”和“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合作開發相結合” 的技術路線,目前已擁有行業領先的復合肥高效技術、灌溉施肥技術、包膜包裹緩控釋技術、農用聚磷酸銨技術、中微量元素有機螯合技術、生物包膜技術、有機碳肥技術和快速腐熟發酵等多項技術,生產出高質量、生態、環保的新型肥料,為農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讓農民種植出營養、安全、健康的農產品,贏得了廣大農民朋友的信賴。
芭田公司自1999年起,建立包括農技傳播、測土配方現場服務在內的農化服務體系,至今已有17年,公司通過為農民免費提供農化服務,積累豐富農化服務經驗;在做好農業服務的同時,不斷完善和構建完整的產品研發創新管理體系,為生產高質量、生態、環保的新型肥料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行業領先;芭田公司已從從原有的以提高農產品產量的產品研發導向,轉變為保持產量增長的基礎上,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增加農產品營養等新型肥料創新方向。最新推出的生物包膜肥、有機無機復混肥、水溶有機復混肥,具有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農產品營養功能的新型肥料;這些新型肥料通過新工藝增加了有利作物生長的有益微生物菌,增加了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作物品質的鈣、鎂、硼、鐵、銅、錳等中微量元素,同時還具有疏松板結土壤、活化土壤養分、防止土傳病害、提高作物品質等優點。實踐證明:使用新型肥料80公斤相當于原有復合肥料100公斤的效果,使用新型肥料能極大降低單位面積用肥量,這也是芭田股份貫徹農業部制定的2020年達到我國化肥零增長行動方案之一。
2015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兩會提出“互聯網+”的指引下,在“互聯網+農業”方面,芭田股份順勢而為,再度創新,率先利用IT技術進行變革,組建芭田物聯網平臺和農產品檢測平臺,搭建智慧農業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更好的為種植戶提供全方位農化服務,該平臺通過農產品檢測切入農業全產業鏈建立質量追溯系統,為優質農產品提供背書,有效推動農產品流通環節的定制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有效實現全方位覆蓋農產品的生產、運送及銷售,為農戶提供個性化的種植解決方案,通過“植物營養配置+農業機械化+種植標準化+服務產品經營+大數據經營”提供一整套農資解決方案,打造行業內領先的農業定制平臺。
芭田農業大數據應用平臺主要是通過對高品質農作物生長環境、生長階段所需的土壤、天氣等因素通過大數據建模分析形成標準化的解決方案數據庫,同時根通過天氣預報和物聯網傳感器將各地農戶種植種類、生長環境相關數據實時傳輸到芭田農業大數據平臺與數據庫標準化解決方案進行比對分析,線上通過“農財APP”為農戶提供病蟲害防治預警和防治方案及種植作物配方肥、私家定制肥等具體種植過程中的智能科學喂養種植解決方案,線下通過緊貼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的農業定制站為農戶提供相關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服務,以配肥機根據種植方案為農戶提供相應的精準化配方肥料。農業定制站及定制肥已經在廣西、海南、云南等地實踐,減量增效凸顯。
芭田公司物聯網平臺自主研發了“葉綠素測量儀”、“快速測土儀”、“便攜式小氣候儀”等設備,以及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和無人機自助巡航系統,借助于芭田物聯網平臺的互聯支持和農業大數據應用平臺的數據支持,形成多種對農民有較大幫助的農業智能化解決方案。
此葉綠素測量儀通過藍牙與公司農財APP相連,借助于此設備可對作物葉綠素的含量進行精確檢測,從而可以判斷出此作物的健康狀況,再結合作物的生長周期和公司平臺數據庫支持,最終可以給出比較合理的施肥方案。
此快速測土儀通過藍牙與公司農財APP相連,借助于此設備可以對作物生長的環境參數(環境溫度、濕度、光照、氣壓等)和土壤參數(土壤溫度、濕度、pH、EC等)進行檢測。
根據環境參數的“溫”、“光”、“濕”參數,可以判斷作物當前生長的環境是否適宜(尤其是北方溫室大棚種植作物),是否需要通風或降溫或遮陽操作等。
根據土壤的“濕度”參數可以判斷作物當前是否干旱,是否需要進行澆水操作。
根據土壤的“EC”參數可以判斷出作物是否需要追肥。
根據土壤的pH值可以判斷出土壤是需要追堿性調理肥還是酸性調理肥。
綜合以上參數,借助于公司平臺數據庫并結合作物生長周期偏好性施肥支持,最終可以給出 比較合理的施肥方案。
此小氣候儀采用3G通信,與芭田物聯網平臺直接相連。設備采用太陽能供電,可伸縮,方便安裝攜帶,可安裝在任何地域和地形,可每天24小時不間斷進行數據采集。
設備可以采集環境溫度、環境濕度、光照、氣壓、風速、風向,以及土壤溫度、濕度、EC值、pH等參數。同時,通過與物聯網平臺的氣象預報數據、預警數據進行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指導澆水、施肥、播種、采收等農業生產工作。
公司的物聯網平臺通過與小氣候儀和水肥設施結合,已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的遠程智能化管理。通過小氣候儀檢測當前地塊的土壤濕度來決定此地塊的水閥是否需要打開,通過檢測此地塊的EC值來決定此次的施肥量,通過檢測此地塊的pH值并結合當前作物種類和生長期來決定此次施肥的種類。
芭田物聯網平臺通過與無人機結合,可實現對無人機進行定時定點畫線巡航遠程操作,讓其按照設定的高度飛行,定時定點拍照并回傳,借助于后臺數據庫的支持和專家團隊的支持,就可以分析出當前作物的長勢情況、是否有病蟲害發生、是否干旱、大概畝產量等。
目前,芭田智慧大數據綜合平臺已經開始運行。2015年10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與芭田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廣州農財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構建農業大數據平臺,通過精準模擬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模型,構建科學高效的種植模式,并精準匹配農資、農技、農產品銷售、信息、金融等服務和產品,將“智造品牌農業”理念貫穿全產業鏈,從種植源頭全程指導農民生產出優質安全標準化的農產品,打造一批可追溯的優質品牌,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農民增收;目前已推出“山瑤脆柑”、“成績好桔”和“馱娘柚”等品牌農產品,在這些品牌農產品生產基地均配備了物聯網設備。
以“山瑤脆柑”基地為例,該基地通過小氣候環境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準確了解山瑤脆柑的生長狀況,并及時做出相應的措施終端采集的光照數據、土壤溫度、濕度、EC值、pH、環境溫度等數據都通過傳感器儲存到云端數據庫。
通過云端的數據分析和管理系統,最終形成可視化的移動端數據展示界面,從而對山瑤脆柑的生長情況做出判斷和預測,并指導相應的農事操作。
儀器還裝有視頻監控設備,可遠程查看農作物生長狀況,以及是否有遭受病蟲害的危害。
山瑤脆柑之所以能在去年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這背后的奧秘在于種植者巧施有機質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通過,結合農業小氣候儀采集回來的大數據,種植者可以選擇合適時機,做到科學施用有機質、中微量元素肥料等,從而讓山瑤脆柑更“脆”。
山瑤脆柑基地負責人、首位中國種植匠獲得者葉少東介紹,山瑤脆柑基地非常注重果品的品質把控,以后將通過小氣候儀,紀錄天氣、雨水變化等關鍵數據,利用大數據為柑桔生長提供參考,而基地將根據所有采集回來的數據,經過分析,制定出更科學高效的貢柑種植標準,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能夠對山瑤脆柑的生產操作和果實品質提高帶來巨大的幫助。同時,山瑤脆柑基地會將成熟的種植經驗和種植標準,加上運用大數據的種植理念,向廣大種植者分享,為科學種植貢獻一份力量。
芭田股份將繼續開拓創新,通過科技、生態、環保的新型肥料+平臺+定制讓種植者步入智慧農業時代,為實現2020年化肥零增長,推動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