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杭生(巢湖學院體育學院安徽巢湖238000)
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江杭生(巢湖學院體育學院安徽巢湖238000)
本文通過對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社會服務現狀、教師參與體育社會服務活動的內容、形式、頻次、體育信息資源社會化服務情況的描述,來了解安徽省社會體育資源配置的總體狀況,分析安徽省社會體育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關建議,以期為安徽省未來的社會體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持續發展等工作提供一些參考依據,并希望通過對安徽省社會體育資源配置問題的研究,能引起社會對社會體育配置問題的廣泛關注,從而促進我國的社會體育發展。?
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
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是有組織、有計劃地將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人力資源等進行優化配置和合理管理,在保證普通高校正常體育課堂教學、業余運動訓練、業余競賽和課外體育活動等的前提下,在適當的時間向社會公眾開放,同時可以收取適當的費用以實現自身的維持和發展壯大,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普通高校體育設施資源的使用效率,其性質屬非贏利公益性經營活動。
2.1、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社會服務現狀
在所調查的35所院校中,有7所院校完全開放,所占比例20%,有23所選擇性開放,所占比例65.71%,有5所拒絕開放,所占比例14.29%。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安徽省普通高校相對豐富、優質的體育資源并沒有充分與社會化服務,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體育健身需求方面并沒有發揮其全部作用。
2.2、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參與體育社會服務活動的內容、形式、頻次
體育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學校體育資源,服務于社會能夠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從調查中發現體育教師參與社會體育活動的主要方式是擔任裁判、擔任教練、競賽組織管理等工作。另外群眾體育調研、指導咨詢、外出授課、健身場所工作、開辦培訓班、體育經營策劃等也是體育教師參與社會體育活動的內容。與他人合作、學校派出、校內辦班是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參與社會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安徽省普通高校擁有比較強大的體育專業教育人員隊伍,這支隊伍參與社會體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安徽省體育指導員不足的缺陷,是改善社會體育活動開展中缺乏專業指導人員的重要途徑。調查顯示,近3年內,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經常外出擔任裁判的只有12%,偶爾外出擔任裁判的占35%,還有53%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從沒有外出執裁經歷。裁判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大球”和“羽毛球、乒乓球”等群眾參與多,開展較好的比賽項目,而參與其他社會時興項目的裁判工作相對較少。在擔任教練工作方面,有3%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經常參與,24%的教師偶爾參加,另有73%的教師從沒有參加過。外出擔任教練的主要場所是民間俱樂部、業余訓練隊、培訓班、企事業單位體育訓練等等。從整體上看,大部分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都有參與社會體育活動的實踐和經歷,但參與的頻次不高。
2.3、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信息資源社會化服務情況
體育信息的充裕程度也是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我國傳統的教育教學組織管理模式致使普通高校體育長期以來被封閉在“高墻之中”,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里獨自發揮自身的作用。社會化服務使得普通高校的體育資源由封閉轉向開放,這勢必對普通高校原有的體制產生沖擊,因而,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開放變得步履維艱。通過調查,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信息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形式主要以體育信息網絡傳播與體育運動和體育知識宣傳專欄為主,圖書館、體育資料室、體育學術講座對社會開放相對較少。
3.1、缺乏健全的服務引導機制
促進普通高校體育資源與社會化服務需要政府出臺科學的引導機制。促進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要讓普通高校在政府的引導下向社會民眾提供基本的公共體育產品和體育公共服務,以推動民眾體育權利的實現。目前安徽省尚沒有系統、成熟的政策和市場引導、激勵機制指導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工作。由于缺乏明確、有效的引導和激勵機制,整個社會,從政府,到普通高校和社區,對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的定位不清,對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的社會屬性認識不足,導致對資源主動開放的動力欠缺,個別普通高校甚至理直氣壯地明文規定,禁止校外人員使用本校體育場館設施等相關體育資源。由于安徽省普通高校的體育資源開發利用缺乏科學、系統的政策和市場機制引導和激勵機制,普通高校領導者對體育資源的管控比較嚴格,對體育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與意義認識不足,對利用普通高校體育資源進行社會服務的主動性意識不強,難以讓體育資源得到高效率的運轉,使其發揮應有的社會服務作用。并且在我國沒有涉及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的法律法規出臺。由于缺乏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的相關法規政策文件和監督機制,造成普通高校體育資源開放的責任機制不健全,最終影響社會化服務有效達成。
3.2、缺乏合理的經營方式
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經營方式比較單一,主要表現形式是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不同程度的對社會進行有償或無償的開放服務。對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普通高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實行多種服務模式,可以實行部分場館自主管理、自主經營與走出校園,同社會聯動,實行承包經營聯合模式?,F階段,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還僅僅出于原始的起步階段。普通高校體育資源對社會開放服務的動機更多在于如何利用手中的資源為學校、為本部門創造經濟收入,普通高校體育管理者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提高體育資源對社會開放的經濟效益,很少或者無從顧及如何提高對社會的服務質量,如何提高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服務的社會效應。現階段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的供給渠道太過單一,體育資源全部依靠學校的專項事業經費完成供給,依靠學校的維持經費保證資源的維修和持續。而在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的前提下,作為資源新增占有者的普通高校周邊的社區居民,他們對于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的建設和維護缺乏必要的責任意識,沒有系統、可持續的物質支持。導致其對現有體育資源的管理比較松散,利用不充分,不能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不能有效地、全方位為社會服務。同時缺乏社會反饋意見和市場調整,例如場館對社會開放價格的制定。
3.3、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責任機制不健全
普通高校體育資源向社會開放的責任機制不健全,普通高校領導和教師服務社會意識不強,政策法規不完善以及監督機制缺失等造成資源開放的責任機制不健全,這也是制約普通高校體育資源對社會開放的重要因素。在教學期間,普通高校體育資源對社會開放勢必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秩序和學生及校園環境的安全;另外,體育專業的發達程度,體育科研的水平及成果轉化效率、普通高校的辦學效益、社會影響力以及普通高校體育服務社會的組織協調機構設置、人員配置、服務質量等都是制約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主要要因素。此外,資金投入不足、開放項目不全、管理機制不健全、體育設施不完善也是不容忽視的。
4.1、建立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引導機制
在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普通高校的體育資源開發利用由于缺乏科學、系統的政策和引導機制。因此大力加強體育法制建設,積極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和體育資源對社會開放的長效機制。政府牽頭建立安全保障機制及安全處置應急機制,對體育場館實施社會化服務的學校,政府應給以適當的成本補償。完善相關地方立法,為學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保駕護航。切實落實學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形成科學的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將現有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落到實處,常抓不懈,廣開言路,接受群眾監督。在資金保障方面,普通高校應加強與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公益組織及個人等市場主體的溝通聯系,多方籌措體育資源的建設維護資金。同時,普通高校對體育場館的開放可以適當采取有償的形式,將運營收入投入到場館的建設維護上來。學校體育資源管理部門應當配置專門的資源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做好財務收支管理工作。在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應積極引入市場機制進行經營管理,已經面向社會開發利用體育資源的普通高校應該協調各個環節,科學管理,實現自身資源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沒有面向社會開發利用體育資源的普通高校要立足自身建設,提高資源配置水平,維護現有資源,創造資源開發利用的有利條件。
4.2、完善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經營方式
在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過程中經營方式單一,堅持教學性、公益性、市場性相結合,體育專業的社會適應性和體育運動的健康性與公益性目標效益相結合。在保證教學的前提下,積極鼓勵一些有條件的企業、組織和個人投資普通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實行政府、普通高校與社會利益互動的普通高校體育設施建設模式。經營堅持公共資源公益性的特點,積極引入市場機制進行經營管理,采用學校管理與自主管理相結合,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形式。對學生教學和公益活動進行無償服務,對社會進行有償服務。
4.3、健全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責任機制
深化普通高校職能、提高社會服務意識。在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服務社會的過程中,針對普通高校的體育資源對社會開放的安全性如何保障的問題,應該建立合理科學的風險防范機制和責任分配機制。建立、健全體育資源服務的評估機制和風險控制機制的原則,一是要對現有體育資源及時進行科學評估,對于那些利用率不高或存在安全隱患的場地設施應當盡快改建、改造或淘汰;對突發性事件及時有效妥善的處置,并明確事件責任的歸屬者,原則上是要對普通高校體育人力資源的服務行為和服務效果進行系統有效的績效評估。
我國現階段社會體育資源匱乏,而擁有相對豐富體育資源的普通高校,其體育資源的利用往往比較封閉,不僅在校內使用效率有限,而且對校外的開放程度也是相當的有限。因此,普通高校應在滿足學校體育工作需要的基礎上,最大化、最合理化發揮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的使用效益,發揮其最大的社會價值,為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以求最合理、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普通高校體育資源,使安徽省普通高校體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服務社會,體現出普通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服務的最優價值。
[1]胡南,沈會武.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共享的運行機制與發展模式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13.
[2]介春陽.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共享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6,10.
[3]田云平,李春月.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論析[J].高教學刊,2015,15.
G812
1006-8902-(2016)-12-SY
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人才項目(2011SQRW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