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宏(營口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營口115000)
中國足球發展改革與創新思維的路徑探究
□王長宏(營口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營口115000)
對于我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足球這項體育運動一直是一塊心病,面對近鄰的韓國、日本足球事業的崛起,中國更感到惆悵。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足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各種問題,然后從四個方面探討了中國足球發展改革與創新思維路徑,希望能對中國足球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中國足球發展改革創新思維路徑
在北京奧運會上,體育舉國制度展現出中國作為大國的優勢,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我國在北京奧運會展現出一個人口大國的精神風貌。但是,足球卻始終是我國的一個通病。體育總局的態度是要堅持并不斷完善體育舉國制度,但是熱愛足球,時時刻刻關注中國足球的球迷,思考的是,這種指示和中國足球事業職業化道路是不是矛盾。在不斷堅持并完善體育舉國制度的基礎上,中國的足球能否走出一條有著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是值得每一位足球運動員和足球教練及相關人員思考的問題。
中國在社會的轉型期間,為了成功轉型,平穩過渡,體育總局改革目標定為將協會進行實體化,加之項目管理中心的成立,使得體育部門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成為了以經營性為主的部門,而不是以前的政府行政部門。但是,由于改革的進展緩慢,體制改革始終邁不開第二步,足球管理中心仍然作為一個過度單位存在著。所以,這種中國足球職業化的改革使中國足球事業面臨許多問題。首先,在政治方面,政府公信力下降,管理體制出現偏差。由于改革的不徹底,協會由之前的實體化又轉化為虛擬化的狀態被重新歸為行政管理的范疇,嚴重制約了中國足球的發展,還使得政府處在行政風險的風口浪尖上,表現在:第一,政府不得不承擔追逐功力和足球成績政治化的代價。第二,由于管理體制中“官民雙重性”,足球的社會問題就轉給了政府。
再次,在經濟上,運營成本失控和職業運作的非職業化。為了使競技體育事業良性循環地發展,將競技體育職業化后,政府進行經營與管理依靠的是體育運動自身發展的規律和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進行自我創造、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但是,縱觀中國足球幾十年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足球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有若干問題需要解決,良好的發展模式尚未形成。特別是在中超時代,很多俱樂部只是投入硬件,為的是達到中超的準入標準,但是,比賽中出現假賭黑現象和運動員失控的工資導致俱樂部的運營成本加大和俱樂部管理的混亂,所以很多俱樂部和贊助商紛紛撤資退出足球領域。雖然在外界看來,假賭黑現象的出現是由于中國足球的問題所致,但是,足球運動的職業化不規范運作投入導致社會上假賭黑現象。比如在薪酬上,為了實現對運動員的完美包裝,俱樂部將運動員身價肆意抬高,高至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借鑒發達國家的職業體育的經驗,聯賽的財政健康和合理控制聯賽的成本有利于聯賽的健康發展。我國現行的足球職業化,國營大型企業支持著大多數俱樂部的生存。如果俱樂部運營成本失控后,不僅會使俱樂部的財政出現緊張,而且國有企業也會由于其的公共性而輸入資金,以保障俱樂部資金的完整,這樣的話國有企業的財產就有一部分流失出去。
最后,在文化上,媒體態度的巨大轉變,使得整個賽事的價值被扭曲。不可否認的是,當足球取得了優異成績時,國民會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廣大球迷會形成強大的共鳴。但是,如果運動員出現道德淪喪時,或者運動員的成績不佳時,賽事就會失去民族認同的功能。缺失賽事價值的變現是賽事意義的虛無和消費主體的自我的迷失。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作為主體進行消費的足球球迷,更加關注的是比賽的美感及其娛樂性,最大的滿足就是觀賞一場美輪美奐的比賽。然而當下中國足球的比賽無論是在精彩程度上還是在水平上都停滯不前,假賭黑現象亂象頻生,球迷的精神需求不能由賽事提供的娛樂審美功能來滿足。當足球球迷的需求和比賽的精彩程度出現矛盾時,足球球迷就非常容易失去自我,而找不到那種歸屬感。
2.1、體育舉國制度下中國足球發展改革與創新思維的路徑
中國足球要想進行不斷的改革,創新就需要善于運用創新性的思維,而且要對創新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與修訂,為了創造優良的條件來發展足球事業的市場化,可以對全國的優勢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調用。首先,改革時要考慮現階段的情況。我國足球的舉國制度正向市場制度進行轉型,而且,我國的足球事業的基礎還很薄弱。一些足球發達國家采用的管理與控制模式是一種半市場半行政的模式,恰好介于兩者之間,是復合型的資源募資模式。最重要是,這種模式是我國足球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也是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的。但是,在進行足球改革的期間,必須踏踏實實走下去,不能急躁。再次,以市場化為目標來進行足球的改革與發展。足球水平發展較好的國家其足球事業的市場化水平也是較高的,像歐洲的部分國家,其足球事業開展的非常順利,良好環境的提供使得足球事業得以更好更快的發展。因此,鑒于我國足球的發展情況,我國足球可將市場化定為自身的發現目標,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最后,教育的舉國制度可以作為足球發展改革的有效途徑。日本足球的順利發展得益于與足球相關的文化教育的開展,在開展足球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既宣傳了足球特有的文化,又提高了整個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學習日本的經驗,在我國推行足球教育的舉國制度,大力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是適應我國現階段足球狀況的一種有效的途徑,它可以在足球發展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使民眾感受到足球的氛圍。
2.2、管理體制的創新與發展
合理分配社會團體和政府組織的責權利。人們當下選擇的結果收到之前選擇結果的影響。因此,如果之前的選擇正確,則進行的選擇會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但是也可能會沿著原來錯誤的發展方式繼續發展下去。社會團體和政府組織的權責利益分配不均勻,致使中國足球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限制,而且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也被迫承擔了一些政治上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足球的管理體制如果繼續沿用之前的套路而不大膽進行創新的話就會嚴重阻礙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所以,必須明確社會團體與政府組織之間的權責利益的分配,推動管理體制的創新與發展,促進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在中國足球管理體制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結合具有我國特色的國情來進行,而不是完全借鑒外國的成功經驗。中國的足球管理體制首先依托于社會而存在,各級政府部門嚴格遵循自身職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共同服務于社會。我國足球管理體制在進行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借助政府具有的宏觀調控功能,實現政府職能的成功轉換。
2.3、俱樂部運行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據調查顯示,我國足球俱樂部大多按照公司的機構設立運行,在中國職業聯賽中具有獨立法人的資格,注冊為俱樂部的股份有限公司或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然而,在俱樂部真正運行和管理中,許多外界因素會阻礙其發展進程,像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政府的介入,相關制度的不完善,俱樂部追求盈利性等會導致運營成本的增加,妨礙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必須盡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俱樂部的體制加以改革。現如今企業制度主要以公司的形式存在,承擔有限責任有限責任,各部門的職責與權限分明、實施科學的管理、政府與企業實現分離,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主要包括:確立企業法人、投資者只承擔有限責任、企業本身對經營情況負責、科學的組織管理制度與領導體制。現代企業制度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保證了俱樂部健康發展,可以解決現行俱樂部的許多問題。這是由于足球俱樂部實行現代企業制度使得產權變得更加清晰與明確,俱樂部不再存在多重隸屬問題,不僅有效實現了進行約束調節的職能,還具有產權激勵功能。
2.4、倫理與法律的協同構建
人是體育比賽的主體,以人為本是體育理論重建的核心理念,人本主義是競技體育中最核心的精神,因此,要想對職業化改革中的種種問題進行糾正,必須借助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這時就需要政府對自身職能進行轉變,摒棄掉足球事業中具有功利性的部分,不再把人看做是一種工具,擺脫人們被錢奴役的局面,增強整個足球市場上的法律性,加大立法與執法的力度。社會規范既要運用道德的力量,又要運用法律的力量,兩者相互補充,相互聯系。所以,在足球這一大的市場上既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又要受到良好道德觀念的規范。
中國的足球事業曾付出過多的代價和教訓,究其原因是中國不完善的足球職業化改革與發展制度。政府介入足球的發展,使得當足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時,人們會將一部分的的責任歸結到政府。在中國足球職業化發展的進程中,由于部分俱樂部未遵循市場發展的自然規律,運營成本大幅度的提高,嚴重妨礙了足球的發展進程。由于中國足球持續存在的惡劣現狀,民眾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賽事的價值缺失。所以,中國足球必須進行發展改革與創新。具體上我們可以在體育舉國制度下進行管理體制的創新與發展、俱樂部運行體制的改革與完善并進行倫理與法律的協同構建。在體育舉國制度下進行足球的改革與發展,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它不可能一觸而就,必須要根據現階段足球發展的情況來實施,剔除舊有的足球管理制度的弊端,學習國外先進的足球經驗,借鑒到中國自身的發展上來,逐步探索處一條適合我國足球事業本身發展的道路。
[1]洪毅,劉夫力.足球改革的成就及其在我國體育產業進程中的意義[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03).
[2]張銳,虞勇,裘姿靜.中國足球之殤——競技體育舉國體制下中國足球管理體制改革[J].遼寧體育科技,2009,(03).
[3]鄭萌.論新時期中國足球改革道路之抉擇[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4]趙曉玲.對影響中國足球發展若干因素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8).
[5]周馳,龔波,董眾鳴,顏中杰.基于制度創新理論的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03).
[6]鄭原.頂層設計——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J].理論月刊,2011(04).
[7]張帆.關于中國足球發展改革總體方案的探析——基于青少年足球視角[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5,(10).
[8]李永.中國足球發展改革與舉國體制創新思維[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04).
[9]鄭萌.中國足球發展改革與舉國體制創新思維[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09),
G812
1006-8902-(2016)-12-SY
王長宏(1970-),男,遼寧營口人,副教授,學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