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宇 姜喜平(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羅定527200)
基于社會體育學視角下的體育教育研究
□黎 宇 姜喜平(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羅定527200)
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性開展,體育教育也開始逐漸向素質教育方向發展,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所開展的教學活動與傳統體育教學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個人發展及體育精神開始越加關注,并不是傳統僅僅通過體育水平及指標對于學生的體育素質進行判斷。在這個角度上面,體育教育與社會體育學的觀點正好吻合,所以將社會體育學與體育教學相結合,對于我國體育素質教育改革工作深入性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體育學體育教育
體育教學作為教育結構中的主要內容,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推動我國體育教學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社會體育學主要目的就是讓社會大眾能夠自愿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進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該目的與我國體育教育的目的相吻合,所以以社會體育學視角對于體育教育進行研究分析,對于提高我國體育教學質量,改變教學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1.1、打破嚴格的競技標準,突出人性化發展
社會體育學是讓社會大眾全部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一種學習方式,屬于大眾化教學,社會大眾都是社會體育學的教學對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社會體育學對于體育精神功能及社會功能十分關注,突破了傳統體育教學上面所存在的局限性,體育教學在也沒有明確的標準,整個體育教學圍繞學生體育素質所開展,并不是傳統意義上提升學生體育能力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育技能及體育意識,培養學生體育素質。將社會體育學與體育教育相連接,能夠真正意義上改變體育教學所具有的局限性,轉變教學觀念,拓寬教學內容,讓體育教學真正落實到素質教學上面,推動體育教學的發展。
1.2、更加強調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
社會體育學的價值觀點不斷融合到體育教育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精神水平,改變傳統體育教學在競技上面所制定的嚴苛標準,積極倡導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態態度,關注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身體及情感的變化,在提高學生身體體質的同時,促進學生個人情感的健康發展。社會體育學在與教育教學真正連接之后,體育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借鑒社會體育學所具有的優勢,為學生構建起全面的體魄及精神結構,提高學生體魄的同時,保證學生精神的健康,對于學生今后成長具有無可踢打的作用?;谏鐣w育學視角下的體育教學,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體育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并不需要在遵循嚴格的競技標準,在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夠推動學生身心發展,對于學生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2.1、于政治有利
大部分人都認為,體育與政治之間并沒有任何關聯,就好像天和地一樣,怎么連接一連接不到一起。但是并不是這樣的,在現如今社會內,政治與體育之間還是具有十分緊密的關聯,并且二者之間也有著很深的淵源。科研人員在長時間的研究之后發現,體育實際上就是國家政治的一種服務方式,能夠充分表現出一個國家的意志,并且國家對于體育運動所具有的作用是充分認可的,并且對于體育運動的發展十分關注及支持,所以,體育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都會將政治因素考慮在內。
2.2、于經濟有利
我國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建設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及思想狀態都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體育現在已經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門。我國一直提出全民運動的口號之后,社會大眾對于體育運動關注程度也顯著提高,所以對于體育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高,進而體育運動所擁有的資金成本也就顯著提高。體育運動做所擁有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分別是政府及商界。體育界在商界加入之后,生機及活力顯著提高。研究人員在研究之后認為,體育界想要可持續性發展建設,必須擁有專業商界人員的介入,這樣才能夠保證體育界一直充滿活力。主要原因是由于商界在進入到體育界之后,不僅僅能夠獲得上級,還能夠推動體育經濟的發展。
3.1、一味的以競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
現階段,我國體育教學內出現最為顯著并且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僅僅按照競技的標準對于學生進行要求,對于學生個性化發展較為忽視。競技僅僅是體育教學成果的主要判斷標準之一,并不能夠代表體育教學的全部內容,但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經常對于這個問題較為忽視,常常認為以競技判斷體育教學的質量,并且認為競技考核是體育教學的真正含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及技能的訓練過于忽視,對于考試及測試的結果過于關注,這種教學模式對與學生個性化發展十分不利,同時對于我國素質教育的推廣造成了嚴重的限制。所以,想要真正在體育教育內融入社會體育學,首先就需要對于我國體育教學的現狀及觀念進行轉變。
3.2、從觀念上忽視社會體育學的價值
我國現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另一個較為嚴重的認識,就是對于社會體育學認識程度較低。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及學生經常將體育能力與競技與考核的成果化成等號,對于體育素質及體育能力訓練較為忽視。從某種層面而言,體育教育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社會體育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對于體現出體育的精神功能及社會功能,并不是通過學生體育成績對于學生體育水平進行判斷。在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中,增加對于體育精神及體育素質的提升,讓體育與學生價值觀念相融合,這才是體育教育在進行素質改革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是體育教育的關鍵環節。
4.1、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實現重心由競技向精神層面的轉化
想要真正讓社會體育學與體育教育相結合,首先就需要將體育教育的中心進行轉化,由原有的競技為核心轉變為精神層面上,也就是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應該提高學生的精神,逐漸讓學生這體育精神形成一種習慣,在今后的生活內應用,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推動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讓學生在各種體育技能訓練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體育教育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夠真正將社會體育學融入到體育教育內,逐漸推動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簡而言之,體育教育并不是競技,而是個人競技精神的提高,這是一種理念,并且還需要將其體現到生活及工作的每一個方面上。
4.2、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體育能力發展
體育教學的關鍵環節就是對于學生個人體育能力的發展給與充分的尊重。體育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對于學生體育精神及體育能力上面,通過制定針對性的體育鍛煉,真正將這一教學目標落實,并不是僅僅重視訓練的過程。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體育能力的過程中,首先就需要對于學生個體上所存在的差異充分尊重,不在使用生硬的體育競技標準及指標對于學生體育水平進行衡量。個體上的差異決定著學生體育水平,同時也是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現在專業運動員所擅長的體育運動也僅僅為一項或者是兩項。所以,體育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盡量開展針對性的教育。
4.3、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要增強體育的社會功能及價值
社會體育學在融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積極表現出社會體育學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及價值。體育教學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體育訓練,更多的是需要與社會相連接,也就是讓體育具有實用性,進而對于社會發展建設具有推動性作用,這樣也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性開展。社會體育學能夠讓學生明白體育訓練的真正含義,對于學生抗壓能力及調整生活狀態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體育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應該充分將社會體育學所具有的實用精神發揮出現,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手段及宗旨都應該體現出該店,進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同時對于學生今后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體育教育內融入社會體育學,不斷將社會體育學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及精神功能融入到體育教學內,能夠有效突破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指,真正實現人性化的教育。對于學生在體育能力上面的發展給與充分尊重,真正體現出體育教學所具有的價值,也就是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并不在僅僅提高體育競技成績。
[1]邱亞君,梁名洋,許嬌.中國女性休閑體育行為限制因素的質性研究——基于社會性別理論的視角[J].體育科學,2012,08.
[2]凌占一,董愛霞.教育心理學視角下的體育教育人格塑造功能[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
[3]劉淑彬.基于全民體育視角分析休閑體育與大眾體育教育的改革思路分析[J/OL].體育科技.
[4]覃英.社會文化學視角下湘西地區民俗體育的發展研究[J].現代交際,2016,05.
[5]趙文昌,張麗艷,邵金龍,李琳.基于心理學視角下的體育教育人格塑造功能[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6]梁利民.休閑體育學的學科形成與發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01.
[7]譚小春.社會性別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對男女大學生體育參與的影響研究——以貴州省高校大學生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2.
G80
1006-8902-(2016)-12-SY
黎宇(1983-),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廣東羅定市,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學校體育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