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曉麗(江蘇省南京市江蘇國恒安全評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00)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存在問題及對策
冷曉麗(江蘇省南京市江蘇國恒安全評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00)
現在,我們經濟發展迅速,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嚴這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本文針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問題,提出了一些加強的對策。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處理處置
現在,我國的社會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隨著不斷趨于城市化,人口越來越集中,社會活動強度也明顯變大,這導致了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越來越多,污染危害程度也不斷上升。因為這種事故發生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而且發生的都很突,污染物在擴散上也是十分快的,后果一般都比較嚴重,這就導致了環境監測和處理處置都不簡單。對此,一定要對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設加強,從而在關鍵的時候,環境應急監測可以提供很好的科學技術支持。
在目前的環境污染事故中,環境應急監測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根據現在國家環境保護部的相關規定,每一個級別的監測站都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工作開展了起來,而且不斷加強之,然而因為存在資金和技術力量和人員等的限制,實際工作出現的問題還是很多的,需要及時得到解決。
1.1沒有全國統一的應急監測規范
現在,我們在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有根據以前的工作經驗,結合目前存在的監測規范,從而做出應急監測的布點、采樣及分析等工作,但是,目前這些監測規范很多都是應對環境質量的常規監測,還有對工業污染源的監測等,而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是十分特殊的,把這種監測規范和現在的應急監測適應起來,肯定是不科學的,也不規范和準確。
1.2缺乏完備的應急監測運轉體系
現在,在做這項工作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是靠著臨場的發揮,在人力、財力、物力還有技術力量等方面,都很難得到完全滿足,導致了行動進行起來比較困難,也缺乏協調性,最終應急監測的快速性和準確性也就不存在了。
1.3應急監測經費嚴重不足
在應急監測上,其要求就是要“快”和“準”,一定要配備足夠強大的交通工具、通訊設備和快速監測儀器,經費開支肯定比較大。但是現在我國的各級監測站在監測經費上,都是比較不足的,特別是在應急監測經費方面更不足。
1.4應急監測人員的能力有待提高
現在,在應急監測方面,其工作人員很多為兼職,他們在一般時候,皆是從事環境質量的常規監測和工業污染源監測,于是出現了應急監測時,沒有什么經驗,同時系統培訓和鍛煉也很少,這就使應急監測的快速響應能力很差。
1.5應急監測的技術儲備嚴重缺乏
這些年來,我們才開始慢慢重視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工作,所以在這方面的監測方法、處置技術手段和綜合評價分析等都十分不足,等待開展和應用。
1.6應急監測的儀器設備先進性有待加強
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上,監測人員要在事故現場通過小型、便攜、簡易、快速檢測儀器或裝置,要在很短的時間里,對污染物質的種類、濃度、理化特性、污染的范圍和可能的危害程度進行準確判斷,從而在事故處理和制定恢復措施上,可以有十分科學的決策依據。但是,對我們現在的很多監測站尤其是區級監測站,要想實現上面的要求還比較難,特別是檢測時間都沒有那么快。
2.1制定應急監測預案
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出現后,就要迅速準確制定出應急監測預案,從而達到迅速、有效和有序地開展工作行動,在這里面,要對事前、事發和事后的每一個進程進行明確,要明確什么人來做,如何去做,什么時候去做,對相應的資源和策略也要進行明確指導,這里面就含有各個部門的組織分工、應急監測作業指導書、現場情況報告表等,同時,要求對應的監測人員和一線人員必須對相關的應急作業文件能夠熟練的掌握。
2.2補充完備應急監測裝備和儀器
便攜式應急監測儀器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優點,就是能夠直接讀數,響應是十分迅速的,操作方法也很簡單,很快就可以對污染區域和濃度分布進行確定。在應急監測能力的建設上,除了便攜式應急監測儀器的配備,同時也應當有相應的防護裝備、應急通訊設備、工具和監測方法的技術儲備等。
2.3標記重點源
可以具體標記那些可能會發生污染事故的地方,還有存在安全隱患的重點事故源,這個標記內容,可以有企業概況和存儲物質狀況等,主要包括物料在裝置內的狀態、容量,化學品名稱,中間和最終產物,地理環境等;還可以有總圖布置、周圍敏感點人口分布等情況。對數據源的信息掌握好了,監測儀器的準備工作就有了依據,監測布點的預方案也能形成。
2.4積極開展應急監測培訓和演練
要經常開展專業培訓和演練操作,使工作人員能夠對應急監測技術很好的掌握,同時,對突發性應急監測的工作流程也要十分熟悉,要能熟練操作儀器設備,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率,要對工作中的可能錯誤及其不良影響進行預判,增強應急污染事故處理的能力,不斷積累應急監測處置的相關經驗。
[1]趙文喜,陳素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環境風險評價與應急監測[J].安全與環境工程,2009,04:14~17.
[2]傅曉欽,胡迪峰,翁燕波,徐能斌,陳奕揚,許丹丹.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研究進展[J].中國環境監測,2012,01:107~109.
[3]饒清華,曾雨,張江山,許麗忠.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預警應急系統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0,10: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