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善麗,楊紅(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401331)
?
探索護理專業實習管理模式提高護生就業質量
劉善麗,楊紅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401331)
摘要: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學生多,實習基地分散,現以示范校建設為契機,創新護理實習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整合,可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提供更多的保障。
關鍵詞:護理專業;實習管理模式;就業質量
如何加強護生畢業實習管理、保證臨床實習教學質量、解決畢業實習與就業的矛盾是醫學院校普遍關注和研究的課題[1-2],尤其在高職院校,大規模畢業生就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提高教學質量和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近年來,護理學院為促進畢業生就業,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發展變化,探索出新的實習教學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畢業實習是高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學習過程。畢業實習的質量和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畢業后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發展能力。對醫藥衛生類專業而言,一般學生畢業實習時間長達一年,實習醫院的選擇及實習期間的表現直接關系到畢業生就業。
在傳統的實習管理模式中,由教務處安排少量的管理人員進行管理,與學院輔導員的工作存在明顯的脫節現象。專職管理人員多與醫院行政管理部門聯系,而輔導員則多與學生聯系,在真正深入實習科室動態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反饋行業對人才培養質量及教學的要求等方面均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隨著全國各地醫院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大部分縣級以上醫院對于高職專科學歷畢業生采用聘用制度,且招聘的范圍擴大到全省或全國范圍,給學校實習教學及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根據省內外調查了解,大多數醫院在招聘護理、助產等專業的大專層次畢業生時,一般優先在本醫院實習生中擇優錄用。因為實習生經過一年時間的專業實習培訓,熟悉本醫院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及要求,同時醫院對實習生進行了一年的考察與考核,全面了解了畢業生的思想素質及業務能力,這樣錄用的畢業生信得過、留得住。
學校要根據醫院在人事制度和用人觀念上的變化,抓住機遇,盡可能將學生安排到更多的醫院實習,給畢業生就業增加更多的機會。此外,由于各地醫學院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其畢業生也有各自的優點或不足之處,所以很多醫院在招聘畢業生時已逐漸注意避免生源上的“近親繁殖”,希望錄用來自全國各地醫學院校的畢業生。因此,要抓住機遇,將學生安排到更合適的醫院實習。
3.1在實習管理工作上,重視實習與就業的關系
根據新形勢下護理畢業生就業的特點,充分認識到護生實習與就業之間的密切關系,加強學院實習管理部門與就業指導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建立由教務處、就業處及護理學院共同組成的實習與就業指導工作隊伍,組建護理學院實習管理工作組,由學院院長和書記統一協調,加強實習管理。
3.2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增加實習醫院
近年來,全國各地醫學院校擴招對教學實習醫院的競爭更為激烈,許多醫院原則上以接收本地醫學院校的學生為主,而外地院校的護生實習被嚴格限制。為此,我校在進一步穩定本市及本省原有實習醫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關系網絡,先后與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優質醫院簽訂了實習三方協議,建立了跨省市區域的實習基地網。這樣,畢業生被實習醫院錄用就業的機會也增加了。
3.3護生自選實習醫院,優先安排品學兼優的護生
在實習醫院安排上,我校每年都向護生公開各實習醫院擬接收護生的專業、人數、收費標準、住宿安排以及某些特定要求等,讓護生根據自身條件填報實習醫院志愿。同時明確規定,在校期間學習成績、思想品德及綜合素質好的護生將被優先安排,使品學兼優的護生被實習醫院錄取留用工作的機會增加。此外,上述做法對在校護生有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會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遵守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將來才有希望去條件好的醫院實習和就業。
3.4密切院校間的聯系,強化實習教學管理
從每年7月份開始,我校定期對各地實習醫院進行走訪和實習教學檢查,歷時10個月,由學校領導帶隊,教務處、學院及就業處共同參加。通過走訪和實習教學檢查,既加強了學校與實習醫院主管領導、帶教教師的聯系,聯絡了感情,也全面了解了護生實習期間的表現,還可以聽取實習醫院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建議和意見。此外,學校與醫院實習主管部門共同按照《畢業實習教學管理制度》《實習協議》等加強實習管理,并在醫院聘請兼職教師和班主任負責護生日常管理工作,遇到重大事情及時與學校聯系解決。
3.5激勵和表彰優秀帶教教師和實習護生
為了激勵實習醫院帶教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護生發奮學習、認真工作、努力完成實習教學任務,學校每年評選一批優秀帶教教師和優秀實習生。按實習護生人數的比例,將評優指標分配到各實習醫院,由醫院實習主管部門負責人牽頭組織評選推薦,并填寫優秀帶教教師或優秀實習生申報審批表,報學校主管領導審批。學校對評選出的優秀個人發文表彰,并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近幾年來,我校在創新護生實習教學管理模式上做了大量積極的探索工作,既保證了實習教學質量,又保證了畢業生的就業,實習生普遍受到各地實習醫院的好評,擴大了我校在全國各地的影響和知名度。據初步估計,我校大約有30%的護生被實習醫院留用,有的醫院甚至高達60%以上。此外,由于實習醫院分散在全國各地,畢業生在實習所在地就業的人數比以前明顯增多。我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逐年攀升,平均就業率達96%,對口就業率達92%。
近年來的實習管理模式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由于實習醫院數量多且分散在全國各地,給實習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增加了學校實習教學管理經費開支;二是許多優秀護生盲目追求去大城市或大醫院實習;三是實習年級管理人員多為外聘人員,工作的不穩定性是制約實習管理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四是各種因素使實習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減少。隨著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帶教教師人數又相對有限,師生比例失衡給臨床教師帶來很大壓力。《護士管理條例》的實施使我國護士執業走向法制化,但由于現行醫療機制及條例對實習生沒有明確定位,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護生的醫療活動。實習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大大減少,護生只能在科室做些簡單的重復工作,影響了護生的學習熱情,且醫患關系緊張使帶教教師不敢輕易讓護生動手。
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到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3]。要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除創新醫學實習教學管理模式外,還需要從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過硬的操作能力等多個方面入手[4],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隊伍的建設,做好實習前的崗前培訓,強化過程管理,對實習生進行“五心”培養,即“同情心、愛心、耐心、細心、精心”的培養,同時聘請行業專家講授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向畢業生宣講有關的就業政策和規定,分析就業形勢和人才需求情況,幫助護生了解擇業求職的程序和技巧,積極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就業觀。
參考文獻:
[1]王南平,肖長義,劉先哲,等.改革臨床實習模式,保證醫學人才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6):13-14.
[2]黃鵬,王蘭芳,黃銀河.從完善就業市場角度探討解決醫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的矛盾[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71-73.
[3]盧芳,曲政海,王巖青,等.教學醫院構建臨床實習保障體系的必要性及實踐[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9,45(4):397-399.
[4]練文,陳穎.關于加強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0(9):16-17.■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