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惜,張(.慶陽市人民醫院,甘肅慶陽745000;.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60)
?
糖尿病患者牙科焦慮狀況的臨床調查研究
張玉惜1,張2
(1.慶陽市人民醫院,甘肅慶陽745000;2.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21)
摘要:目的調查了解當前糖尿病患者牙科焦慮的狀況,并對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方法使用Corah’s牙科焦慮量表(DAS)以及訪談法對123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結果(1)123名研究對象DAS得分的平均值為(9.05±3.09)分,得分最高分為18分,最低為4分,牙科焦慮癥的發病率為11.4%;(2)DA發病率在性別和是否有牙科治療史方面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3)年齡、學歷不同的糖尿病患者DA發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總的牙科焦慮狀況并不嚴重,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存在對牙科治療高度焦慮的患者;牙科焦慮癥多見于女性和沒有過牙科治療史的患者。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牙科焦慮;相關因素
牙科焦慮癥(DentalAnxiety,DA)又稱牙科畏懼癥,是指患者在牙科診療過程中懷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緊張心理以及在行為上表現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逃避治療的現象[1]。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嚴重的牙科焦慮癥逃避治療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糖尿病疾病不斷惡化,甚至影響到身心健康。本研究試圖通過調查了解臨床糖尿病患者的牙科焦慮狀況,并對與焦慮程度相關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制訂牙科焦慮癥防治措施及提高糖尿病患者口腔科就診率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現介紹如下。
1.1對象
選取2014年4月至12月到我院口腔科就診的糖尿病患者。入選標準:(1)無精神病史;(2)無認知障礙,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實際感受。最后共獲取123例有效樣本,其中男性44例(占35.8%),女性79例(占64.2%);年齡30~70歲,平均(45.6± 16.8)歲。
1.2研究工具
采用牙科焦慮量表(DentalAnxietyScale,DAS)[2],主要包括4個多選問題,每個問題包括5個可選的答案,分值從1~5分,1分是冷靜的選項,5分是最焦慮的選項。當DAS得分<13分為無焦慮型,13~14分為焦慮型,15~18分為高度焦慮型,>18分為病態焦慮型,≥13分即為發病,需進行統計。
1.3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調查者發放問卷,并用統一的指導語指導被調查患者在安靜環境下認真作答,回收問卷后進行篩選整理,將有效問卷進行編號并統計數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包運用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檢驗等方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糖尿病患者DAS不同類型人數分布情況及DA發病率
123名糖尿病患者DAS得分的平均值為(9.05±3.09)分,得分最高為18分,最低為4分。14名糖尿病患者有牙科焦慮癥(11.4%),其中6名為焦慮型(4.9%),8名為高度焦慮型(6.5%),見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DAS不同類型人數分布情況及DA發病率
2.2不同變量DA發病率的比較
不同性別和不同牙科治療史的DA發病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女性比男性患者更容易產生牙科焦慮,無牙科治療史的患者DA發病率更高。不同年齡組和不同學歷組的DA發病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焦慮程度與年齡和學歷無明顯關系。
3.1DA的發病率
國外于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關于牙科焦慮癥對人們口腔健康、心理和行為的研究,并制訂出日臻完善的檢測工具“Corah’s牙科焦慮量表(DAS)”。從本研究DAS不同類型的人數分布情況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總的牙科焦慮的狀態并不嚴重,得到的DA發病率略低于錢明波等[3]的調查結果,這可能與樣本來源不同和樣本數量受限有關。雖然本次調查的糖尿病患者的DA發病率相對較低,但也存在高度焦慮的患者,臨床醫師應對這類患者予以重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患者對牙科治療的畏懼和焦慮。
3.2DA與性別、年齡、學歷、系統性疾病和牙科治療史的關系
國內外研究表明,牙科焦慮癥與性別有關,女性患者在焦慮表達方面比男性患者更為敏感,女性患者更容易產生牙科焦慮[4]。本研究顯示,不同性別的患者在DA發病率上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女性DA發病率高于男性,這與上述結論相符。一些研究顯示,牙科焦慮癥隨著年齡的降低而降低,而有些研究則未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焦慮程度存在差別[5]。本研究顯示,DAS的得分與年齡不存在相關性(P>0.05)。一般認為,牙科焦慮的狀態與文化程度有關,但本研究結果顯示DA與文化程度高低無關(P>0.05),這與張輝[6]的研究結果一致。調查顯示,沒有牙科治療史的糖尿病患者的DA發病率明顯高于有牙科治療史的患者(P<0.05),提示先前的就診經驗能夠緩解患者再次就診時的緊張度。
參考文獻:
[1]ScottD S,Hirschman R.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dental anxiety inadults [J].JAM DentAssoc,1982,104(1):27-31.
[2]Corah N L,GaleE N,Illing S J.Assessmentof a dentalanxiety scale[J].JAM DentAssoc,1978,97(5):816-819.
[3]錢明波,袁正林,李曦慧.牙科畏懼癥的現狀調查及相關心理因素分析[J].廣東牙病防治,2005,13(1):30-32.
[4]FiratD,Tunc E P,SarV.Dendal anxiety among adults in Turkey[J].JContempDentPract,2006,7(3):75-82.
[5]Bedi R,M cgrath C.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ntal anxiety amongolder people in Britain[J].Gerodontology,2000,17(2):97-103.
[6]張輝,張大華,朱偉.成人牙科畏懼癥的臨床調查[J].廣東牙病防治,2002,10(4):280-281.■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