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琨
(秦皇島市環境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化工環境污染特點及防治策略探析
單 琨
(秦皇島市環境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在社會發展中,化工產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現代的化工產業,給人類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產品,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而言,環境保護,屬于正向的環境管理行為,站在廣義的角度來講,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需求,就需要開展自然環境安全的保護工作,做好可持續的發展管理,其中主要包含了對已經破壞的環境進行修復,并且對于可能出現的環境破壞加以預防。化工產業的發展,必定會帶來相應的環境問題。文章就化工環境污染的特點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化工環境;污染;特點;防治
環境的污染源、污染性質及具體的污染物,和污染對象之間都有著極大的關系。化工環境污染的范圍非常廣泛,對于大氣、水體以及土壤都會造成或多或少的污染,并且還會存在多種形態,其中又以噪音、固體廢棄物以及光熱污染為最。化工環境污染特點在于:
(1)其構成相對復雜,很難進行有效處理,同時還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危害。如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的沸水,因為廢水當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廢物,并且本身的濃度高、毒性強,常規的方法很難做到降解和分解處理。一般需要利用生化處理、預處理,在配合深度處理的方式來能夠形成組合處理工藝。而且采取以上措施,在排放之后,依舊會對水源和土壤造成一定的危害,使得人類牲畜都無法正常飲用,土地無法耕種。
(2)在復雜成分形成的同時,還會存在多種形態。除開常見的工業廢水之外,還包含了氣體污染和廢物污染等。一般化工固體廢物包含了重金屬、放射性以及毒性等方面的危害。嚴重時,會引發癌癥,而大氣污染更是難以防范。
(3)化工污染物本身的濃度較高。化工行業原材料應用,主要涉及到煤炭、石油等能源物質,其中包含的雜質較多,如懸浮固體、有機污染物以及氨氮等含量都非常高,相比日常生活污水要高出數百倍。僅僅依靠自然環境的稀釋作用,是無法滿足自我凈化的要求。
(4)化工污染物的氣味存在極強的刺激性,并且排放量大。對于擁有較高色度的工業廢水,當排入河流之后,就會污染整個水系[1]。
現有的環境管理制度,一般都會忽視對于污染源頭的控制,對于整個生產過程的監管,都喜歡從事“末端治理”路線。這樣不但會提高化工環境管理的運行成本,同時也無法督促化工企業建立內容相對應的環保機制,化工企業環境得到良好的運行化管理。所以,從政府部門的角度入手,就應該先讓環境保護部門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能夠不斷地提升環境的管理能力,從而對化工行業的污染進行有效地防范與治理。
針對化工污染,提出的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1)按照化工污染的現狀條件,需要采取相對應的治理措施,遏制化工污染繼續的勢頭,做到特事特辦。同時,配合上重獎舉報和增大處罰力度的手段,確保企業寧可停產,也不敢排污,這是工業環境治理的必然趨勢。
(2)政府部門應該敢于承擔重任,創造各種有利的條件來引導企業走上集約化生產以及清潔化生產之路。同時,做好對企業管理人員的教育工作,這樣才可以將環境問題同化工企業的生產、規模以及可持續發展相互合并。化工企業的生產廢氣廢水或者是其它的固體廢物物直接排放到環境中,不僅是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是對自然能源和自然資源的浪費。
(3)化工企業應該做好科技創新,能夠在“三廢”的再利用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并且在企業中推廣或者是強行的執行。在這一基礎上,再配合上環保職能部門的監管,就能夠將化工企業的環境管理逐漸深化,確保污染不會進一步擴大[2]。
實現清潔生產主要是體現在清潔工藝和清潔產品兩個方面。清潔工藝指的是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清潔產品主要是針對具備可回收性的產品,進行重新地加工,也就是進行二次加工,讓其擁有二次利用價值。或者是一次利用銷毀時,不對環境造成污染。清潔生產技術的開發,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性的、具備一定復雜性的問題,因為生產工序本身的復雜性。所以,要基于這一基礎,才能夠讓清潔生產達到既定的標準,成為一項將宏觀與微觀相互兼具的工作,這需要較大的技術基礎的支持。同時,對于技術人員以及創新性都有著極大的要求,其實現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清潔生產并非是“一事”或者是“一時”的問題,它屬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實現步驟繁瑣,并且其追求也沒有止境。只有在今后的生產中注意清潔化,才能逐漸遏制化工環境污染的問題。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的化工企業生產之中,是主要的污染還是水和大氣的污染。當然,固體廢棄物、電磁輻射、噪聲以及放射性物質等物理性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化工企業環境管理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項,需要政府部門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再配合化工企業本身的污染防范管理,這樣才能夠提高整體的環境管理能力。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漸將化工環境污染問題遏制。
[1]王常婕.淺談煤化工環境污染分析與防治[J].生物化工,2016,(2):59-60+66.
[2]曹舟艷.如何降低化工行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J].能源與節能,2014,(10):95-96+136.
X5
A
1671-3818(2016)04-00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