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杰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廣東 廣州 510600)
我國電梯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潘偉杰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廣東 廣州 510600)
我國電梯行業經過了60多年的發展,呈現行業集中點高、增速加快、發展趨勢好的態勢。產業的發展格局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形成了約400多家企業、20多家外資品牌企業和約50家零部件企業的市場現狀。
電梯行業;現狀;發展趨勢;互聯網+
我國電梯行業經過了60多年的發展,呈現行業集中點高、增速加快、發展趨勢好的態勢。產業的發展格局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形成了約400多家企業、20多家外資品牌企業和約50家零部件企業的市場現狀。而且,我國從小規模的試驗生產,逐步成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電梯生產國和電梯使用國。2015年,中國電梯行業預計采購規模將超過80億元,銷售規模處于連續上升狀態。結合宏觀經濟,我國電梯行業的發展與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趨勢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保障房和政府機關是中國電梯行業的主要銷售對象。盡管我國成為世界電梯第一產銷大國,但是由國人自主研發的電梯一直以供應國內低端電梯市場為主。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六大電梯生產品牌在我國通過合資企業生產電梯并銷售至國內市場,其占國內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而同時,國產的其它五六百家企業占據著剩下的一半市場。相對于21世紀初國外品牌占據中國電梯銷售額90%,近年來國內電梯企業在獨立自主創新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為自己贏得了大額銷售單。
目前,我國電梯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與變革,逐漸形成了穩定的市場競爭格局。其中,以奧的斯、上海三菱、廣州日立三家外資品牌主導的第一梯隊,合計占領45%的市場份額。另外以通力、迅達、蒂森克虜伯、東芝等的外資品牌形成了第二梯隊,合計占領35%的市場份額。剩下的20%的市場份額由內資電梯企業進行競爭。我國作為電梯產銷第一的國家,其最大的市場還是房地產市場。據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電梯產量達到70.8萬臺,相比2013年的63.3萬臺增長了11.8%。住宅電梯占據了中國電梯市場的主要份額。根據國家規定,20m以上的大樓都應該安裝電梯。舊樓加裝、升級改造等的發展,將對電梯的需求越來越大。經測算,未來50年中國的新增住房面積達到200億㎡。而且,國家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機場、地鐵等大型交通設施的建設對電梯的發展奠定基礎。預計未來10年期間,中國電梯行業市場仍將保持每年20%的遞增速度,平均每年實現500億美元的收入。
隨著行業整體企業數目急劇增多,電梯公司開展了多項技術的開發以及推廣。
(1)電梯公司研發了無機房電梯技術。無機房電梯技術對于住宅而言,電梯的增設增加了公攤面積,如果使用傳統的大機房,將會給業主和開發商增加公攤面積和減少公共活動區域。無機房住宅電梯的出現,既節省了機房的搭建成本,又節省了空間,從而也提高了房地產開發商的利益。
(2)超高速電梯和電梯智能群控系統繼續成為接下來的研究方向。隨著中國建筑高度的不斷提升,多用途、全功能的塔式建筑成為潮流。引式超高速電梯,將向采用超大容量電動機、高性能的微處理器、減振技術、新式滾輪導靴和安全鉗、永磁同步電動機、轎廂氣壓緩解和噪聲抑制系統等方面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推出,電梯企業開始關注智能化電梯系統的搭建。智能化電梯系統將基于強大的計算機軟硬件設施,如基于專家系統的群控、基于模糊邏輯的群控、基于計算機圖像監控的群控、基于神經網絡控制的群控、基于遺傳基因法則的群控等,可以滿足電梯交通的不確定性、控制目標的多樣化、非線性表現等動態特性,使傳統制造受惠于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政府采購一直是電梯市場中的重要細分市場。相對于過去外資企業壟斷中國電梯行業,從最近的中標結果來看,中標品牌呈現多元化,一批優秀的自主品牌多次中標。外資品牌在政府采購市場的壟斷局面逐漸被打破。近幾年中國電梯采購呈現出三大特點,分別是:
(1)采購規模增長速度快。電梯采購額從2011年的35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80億元,復合增長23%。
(2)華東地區電梯采購領跑全國。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華東區域電梯采購規模接近32億元,采購規模約占全國電梯采購規模的一半。而在2015年上半年,華東區域以15億占據全國電梯采購規模的一半。
(3)保障房電梯采購唱主角。大量保障房的建設直接帶動了電梯采購的需求。統計數據顯示,約一半電梯采購訂單來自于保障房項目建設,各月電梯采購排行榜中位居榜首位置的基本都是保障房電梯項目。
電梯行業是制造業和服務業并重的行業,電梯產品發展比較早的國家里面,服務業占到60%~70%,而制造業30%~40%,而中國則是恰恰相反,制造業占據電梯行業的主要受益。由于國家沒有規定指導價格,工程隊為了讓自己的價格更有競爭力,在惡意壓價競價的情況下,往往提出非常低的維修價格,或者在維護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嚴重的電梯安全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去的電梯生產許可證的中外企業合計560多家,呈現多方割據的狀態,市場整體缺乏有效可行的管理。而且,較多企業缺乏長期的發展規劃,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經常忽略自身產品的獨特性或技術先進性,而著力于單純的價格競爭,這使得低端產品很快將被市場所淘汰,最終實現行業優勝劣汰的結果。另一方面,價格戰不僅擾亂了市場的競爭秩序,同時使企業的生存面臨窘境,導致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用于自有產品的研發工作。從細分行業看,很多電梯企業缺乏上游電梯零部件生產的技術和條件,使得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同時,對上游大型電梯零部件供應商等的議價能力也較弱,從而更加減弱了這些電梯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除此之外,住宅電梯占據國內電梯市場的大部分,2015年中國市場經濟環境低迷和房地產市場嚴峻的大環境給電梯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壓力。2015年中國房地產進入理性時代,是導致電梯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突如其來的電梯安全事故集中爆發,也讓2015年中國電梯業雪上加霜。2015年上半年,中國電梯行業的訂單總量與2014年同期相比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2015年下半年中國電梯市場也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2015年成為中國電梯發展史上第二個負增長年,而2015年的負增長狀況很有可能會持續到2016年。
5 市場發展和展望
國內第三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帶動中國辦公樓及商業營業用房需求持續增長。中國辦公樓及商業營業用房新開工房屋面積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24.56%和20.18%。與此同時,國家更加重視公共設施的建設,當前多個城市掀起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熱潮。根據國家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顯示,到2020年中國軌道交通要達到近6000km的規模,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投資將達4萬億元,也就是說未來幾年城市軌道交通的投資將保持大幅增長。無論是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還是公共設施的建設,都給電梯行業帶來很大的商機。
除了新建設施可以帶動電梯行業的發展,舊設施和售后服務同樣可以給電梯行業帶來很多機遇。一般而言,三菱、日立等日本電梯的報廢年限約在15年,奧的斯、迅達、通力等歐美電梯的報廢年限在25年。目前國內采用日本系列產品或技術的數量大概占60%以上。原因是中國的商品房從90年代才開始迅速發展,所以新裝需求仍將是電梯的需求來源,而短期看,電梯需求主要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開工面積所影響。
除了銷售產品之外,在產品愈發趨于同質化的時代,品牌服務是十分重要的。缺乏有效的營銷體系,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服務效率,還影響客戶對公司的印象。就國內電梯市場來看,高端電梯在服務方面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但對于住宅電梯,由于成本的制約,服務水平仍處在魚龍混雜的狀態之中,提高住宅電梯的服務質量是今后電梯公司獲利的關鍵。
互聯網的發展同樣給電梯業帶來很大的機遇。當前,“互聯網+”不僅全面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推廣力度,同時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工業互聯網正在從消費品工業向裝備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業領域滲透,全面推動傳統工業生產方式的轉變,“互聯網+”給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盎ヂ摼W+”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降本增效,在整個社會中營造了一種創新的良好氛圍。
TU229
A
1671-3818(2016)04-0093-02
潘偉杰(1988-),男,廣東廣州人,研究方向:電梯市場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