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碩陽 韓雨健
(防空兵學院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
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特征及其轉變分析
夏碩陽 韓雨健
(防空兵學院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
軍事訓練是保障部隊戰士的戰斗力的保障,信息化技術的不斷優化和改進,為軍事訓練的轉變和革新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借由信息技術的有效的應用,積極構建符合現代部隊軍事訓練需求的信息化訓練體系,并完成相關仿真訓練,有效的提升戰士的軍事素養和信息素養,提升部隊的戰斗力。以下本文就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展開探討,詳細的對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的特征和具體的轉變進行闡述,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提高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水平,提高部隊的軍事實踐水平,提升部隊的戰斗力和信息化水平,為國家的和諧安定提供基礎。
信息化;軍事訓練;特征;轉變
軍事訓練是現階段部隊的工作重心,是保障部隊戰斗力的有效途徑。隨著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有效的轉變了傳統軍事訓練的方式,使得各類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切實應用到的軍事訓練中,對提升軍隊戰斗力和作戰指揮水平等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結合軍事訓練的基本科目和對象等內容,可以有效的完成對軍事訓練的強度、科目和階段等進行安排,保障軍事訓練的合理性,降低軍事訓練傷的發生,保障軍隊的戰斗力,提升軍人的職業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并生成以信息化技術為主的新型戰斗力生成模式,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
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化和完善,信息化技術逐漸成為軍事訓練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轉變了傳統的軍事訓練方式和途徑,有效的提升了訓練的效率,降低訓練的風險,增加了訓練的手段。其中具體的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特征如下。
1.1 軍事訓練手段智能化
信息化條件下,更多信息技術應用到軍事訓練中,訓練手段逐漸智能化。傳統軍事訓練在教學中主要采用掛圖、黑板等方式完成教學內容,訓練內容不夠豐富,戰士接受的效果不夠理想。模擬作戰也經常采用實戰的方式。這些傳統的訓練方式,效果不夠理想。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有效的對智能化的手段進行應用。以信息化辦公室的建設,有效的完成對戰士個人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并分類管理。促使訓練內容和訓練科目能夠根據戰士的特點,完成對戰士的訓練,提高軍事訓練的針對性。另外仿真模擬技術應用,可以有效的完成對作戰環境的模擬,使戰士在貼近真實作戰壞境中進行軍事訓練,保障戰士和作戰指揮人員的實踐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仿真模擬還可以應用到模擬駕駛中,使得飛行器、車輛等駕駛人員能夠按照模擬的基本情況,對各類不同環境進行模擬,提升戰士的環境適應能力。而且,軍事訓練智能化訓練手段的應用,可以有效節省訓練的成本,提高訓練的效率,并有效的降低訓練傷的發生頻率。
1.2 訓練內容的信息化
軍事訓練的訓練內容復雜多樣,涵蓋面積廣。傳統軍事訓練中,信息覆蓋量和效率性等都存在一定不足,導致軍事訓練的效果不夠理想。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內容信息化作為其主要特征之一,有效的對互聯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應用,對訓練內容進行豐富。使得訓練內容發生本質變化,重視聯合訓練和對抗演練等,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內容,信息戰將成為戰爭的前哨戰,信息對抗將成為引導戰爭的走向的主要因素。借由訓練內容信息化,可以盡可能的增加戰士的信息對抗能力,結合有效的模擬訓練,提高戰士的信息能力。
1.3 軍事訓練及考核科學化特征
軍事訓練是保持部隊戰斗力的有效途徑,訓練和考核的科學性,是對戰士訓練效果和訓練科目的主要影響因素。傳統軍事訓練中,訓練方式具有較高的訓練傷發生幾率,影響戰士的發展。信息化條件下的訓練可以結合相關傳感器技術,對戰士的身體機能、具體位置等信息進行監控,如果發生意外,能夠及時完成對戰士的救援。并根據采集的戰士身體數據,科學的軍事訓練的項目和具體內容進行妥善安排,做到梯度式和階段式的訓練,進而有效的保障訓練的有效性和效率性,盡可能的提高軍事訓練效果。
軍事訓練考核是完成對戰士的軍事訓練內容掌握的有效途徑,傳統的考核方式存在的全面性不夠強和針對性不夠不強的特點。信息化條件軍事訓練的考核更加貼近戰士的真是情況。通過對監控系統和評估系統的構建,完成對戰士軍事訓練的全程監控,并對其具體的訓練內容和完成度等進行動態記錄,作為考核全面、合理和有效化。并有效的完成激勵和反思作用,推動戰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結合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特征,制定有效轉變軍事訓練措施,積極推動軍事化訓練的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并減少軍事訓練傷的發生,保障部隊的戰斗力。
2.1 創新訓練模式
結合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基本內容和具體的特征,積極改進軍事訓練模式,完成的軍事訓練的轉變,提升軍事訓練的效果。創新訓練模式過程中,需要將未來戰爭環境作為主要訓練的標準和訓練的內容,明確訓練目標。結合裝備更新的具體內容與信息技術的具體類型,完成對軍事訓練模式的創新。切實將仿真訓練和拓展訓練作為訓練的主要內容。重視對信息化訓練環境的構建,借由仿真模擬對各類惡劣環境和復雜環境進行模擬,使得戰士的訓練場所更加符合未來戰爭的需求。
2.2 轉變思想
①需要強化對軍事訓練的重新認識,并將信息技術和軍事訓練的具體進行重新思考,將軍事訓練的轉變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容的主要工作內容。強化軍事訓練的信息時間,充分認識到推動軍事訓練是建立信息化軍隊這一途徑。并切實認識到信息戰的重要性。②切實將軍事訓練的轉變與信息化條件相結合,并將信息化相關的物資、材料和技術等進行充足準備,并保障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2.3 推動人才生成
通過強化人才培養,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轉變效率。站在長遠的目標,重視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使科學的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并結合不同的用人標準,選擇高質量、高效率的技術性人才。借由人才的推動作用,完成對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的快速轉變,達到科技強軍、強國的目的。
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和進步,為軍事訓練的變革和改進提供了基礎,是推動軍隊保持戰斗力的有效途徑。結合未來戰爭預測,切實將軍事訓練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提高軍事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分析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的特征和轉變的有效策略,明確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需要轉變的具體內容和策略,進而有效的推動軍事訓練的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完善對戰士和人才的全面培養,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基礎。
[1]陳鵬,于志軍,馬興華.信息化條件下部隊軍事訓練改革研究[J].教育界,2014(30):5.
[2]胡惠軍,周偉.創新科研試驗部隊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方法手段的總體思考[J].裝備學院學報,2010,21(3):17~21.
[3]姬峰.信息化條件下教育技術在軍事訓練領域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0,20(9):134~136.
[4]陳楊,彭志偉.信息化條件下軍事院校軍事訓練的創新[J].中國電子商務,2011(3):310.
E073
A
1004-7344(2016)35-0277-02
2016-12-4
夏碩陽(1994-),男,漢族,河北保定人,本科。
韓雨健(1993-),男,漢族,山東煙臺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