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幼玲
摘 要: 初中體育教學在不斷進步和革新,每一次進步都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選擇更能讓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方法。實際上,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不僅是活躍課堂氣氛,掌握多種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擁有責任心,對學生負責,真正從心底關注他們的成長,這是走向教育現代化的根本道路。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
初中體育課除了鍛煉身體外,還要有新知識的傳授。如果不能掌握訓練要領,只是大量運動,是不能很好地達到訓練效果的。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老師在上面枯燥地講解,這樣的課堂氛圍即使“活躍”,也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淺談自己對體育教學的體會。
一、提高中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促進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提高
運用初中學校體育促進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提高的第一步是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中學生體育興趣主要受學校、朋友、家庭三個因素的影響。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對中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應重視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體驗體育的魅力。中學體育課在保證體育的質量前提下,應以靈活多變的形式進行,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參與興趣,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在學校體育中,學生從小就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運動技能,掌握運動技能,學習體育理論與體育文化等,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術、技能對以后參加體育活動積極與否具有一定的聯系。只有這樣做,才有利于中學生體育興趣的提高,才有利于促進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提高。
二、重視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要提高體育教學課效率,從分析教學現狀入手,關注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在營造輕松積極的教學氛圍的同時,鍛煉學生的體魄,開闊學生的視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得體育教育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1.掌握學生學習特點。任何一門課程,只有掌握學生信息才是完成教學設計、實踐教學計劃的關鍵,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習者對體育學習的認知程度,通過掌握學生的信息,開展體育活動,設計創新化的體育測驗和體育活動,觀察學生的體育水平,平時多和學生交流,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要符合中職學生所處階段的發展規律,達到必需的娛樂性和競爭性,切忌選擇難度過高并且鍛煉價值不高的體育游戲。而教學活動要建立在掌握適當的體育技能的基礎之上,難度過高的體育游戲不僅不能使學生得到體育鍛煉,反而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產生抵觸心理,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2.增強體育教學的實踐應用。體育科目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教學學科,實踐活動可以利用靈活的教學手段。例如,利用體育游戲的開展就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但愛玩是天性,靈活的體育游戲可以迎合學生的興趣特征,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多種體育項目,例如籃球、跑步接力、跨欄等大型運動。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縮簡版的運動游戲,讓學生投入運動游戲中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但體育游戲的應用重點是適當選擇而不能濫用,在教學過程中的游戲內容安排仍然需要符合教學大綱的教學設置。
三、將美育貫穿于體育教學之中
在體育教學中,要把身體美當做一個整體,有層次地貫穿身體的各種活動過程中。身體美要求身體線條美、勻稱美、姿勢美、強壯美、膚色美等骨骼肌肉在內的軀體美和包括協調與勻稱的美。在教學內容與鍛煉方法中,注意形態美、活躍美、韻律美、和諧美、敏捷美、強健美、柔韌美、張弛美、力量美、節奏美是對技術動作中變化穩定的正確美,同時是形成技巧美的要素。節奏美和韻律美在幾乎一切項目中都能給人以無窮的快感美,對于運動系統的審美意識是不可忽視的。教學中一方面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塑造自身的形態美。教學應舉止大方,衣著整潔,面帶微笑,和藹可親,精神抖擻,富有朝氣。另一方面教師的講解示范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簡單扼要的講解,深入淺出的提示,清晰動聽的語言,形象化的描述和生動的比喻,無疑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教材的興趣,促使他們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而輕松、優美、干凈利落引人注目的示范動作,是學生正確領會技術動作關鍵用力的訣竅。最后,健美操中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可以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美,也可以更快地掌握技術動作,達到促進心身健康、增強體質的目的。
四、注重體育理論知識、鍛煉方法的傳授
通過體育教學,應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努力掌握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和鍛煉方法,把教師的指導作用貫穿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了解:(1)運動與生命的關系;(2)運動和增強人體器官系統功能作用;(3)運動能提高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4)提高身體素質,提高活動能力;(5)掌握一般的體育衛生知識。通過一套自編的韻律體操教學,在每節課的間隙時測得脈搏如下:全套操總共24分左右,平均心率142次/分,最高的學生脈搏高達180次/分,測得課的密度為40%以上。從脈搏指數上看,韻律體操持續時間較長運動負荷比較大,而且基本上是有氧代謝活動。從觀察學生對運動負荷的反映看,大多數學生動作準確,呼吸自如,注意力集中,排除一定量的汗液。課后學生反應,食欲、睡眠、精神狀態都比以前好,而且樂于上健美操課,請假現象明顯減少,出勤率增高。合理安排運動量,逐漸消除學生的顧慮,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每個學生身體素質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總的來說,中學體育訓練對于中學生的發展有巨大的好處,甚至能夠影響中學生未來的發展。只有根據學生、體育訓練的實際情況制訂相對應的訓練計劃,中學體育訓練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發揮以上提到的強健體魄、培養心理素質、培養交際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以志.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中學課程輔導,2015/1.
[2]李小平基于素質教育的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和探討.體育博覽,2011,07.
[3]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