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蘭娟 駱海江
摘 要: 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是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關鍵問題。黔東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現狀令人擔憂,非常不利于其專業發展,給學前教育水平帶來了不利影響。在具體分析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策略的基礎上,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建立以骨干學前教育工作者為核心的培訓網,有效開展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與學前教育教研活動,鼓勵學前教育工作者參加學前教育專業學歷教育,這是促進黔東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 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 培訓策略 黔東農村地區
目前,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日益受到重視,為加強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素質,教育部、財政部實施了“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培訓是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方式,其培訓質量與效果不僅是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個人發展問題,更是農村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課題。黔東農村地區在開展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以教育工作者的主體性發展為核心的多元課程模式,探索有意義的培訓方式,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
1.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的理念
1.1提高學前教育工作者實踐水平。
學前教育工作者專業能力的發展,最終表現在真實的教育實踐情境中。因此,在提高學前教育工作者師德修養、更新教育方式等基礎上,應當把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的落腳點放在教學新技巧與新技能上,把學前教育工作者教育實踐智慧作為培訓的重點。在培訓中注重學前教育工作者教育實踐智慧的提升,應當將學前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作為課程主體,將學前教育工作者自身實踐能力增長需求作為依據開展培訓[1]。
1.2注重專業水平的提升,注重終身學習理念。
在學前教育工作者專業化發展的新形勢下,怎樣規范學前教育工作者的保教行為,是保障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在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中,應當把學前教育工作者專業化標準作為各類課程選擇與實施的根據,把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知、應會的知識與技能用不同的內容與方式對其展開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技能與專業素養。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及觀念的更新,而且應當注重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后能否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自我反思、不斷進步。怎樣培養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使其在培訓的氛圍過后主動學習、自我提升,則需要在培訓過程中融入提升學前教育工作者自我學習能力的有關內容。比如,怎樣查閱資料獲取最新的教育信息,怎樣以自身教學情況為案例開展教研活動等,從而使其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理念[2]。
2.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的策略
2012-2013年黔東農村地區對800名學前教育工作者進行培訓,這800名學前教育工作者中大部分參加培訓人員為非學前教育專業背景,參加培訓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文化層次比較高,大專以上占84%,教學經驗豐富,學習能力強。然而,他們的教育方式普遍比較落后,缺乏幼兒心理學知識,保育意識比較差,缺乏與幼兒溝通的技巧,等等。針對這些情況,黔東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工作者培訓策略有以下幾點。
2.1建立靈活的模塊化課程。
(1)建立專業普修模塊。調查顯示,黔東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認為培訓中應當涉及的課程包括:第一,怎樣備課、在上課過程中怎樣與幼兒互動、課后評價與反思;第二,體育、美術、音樂等專項技能知識模塊;第三,幼兒心理與學前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知識。在培訓過程中,每期培訓集中一個專題,對專題中的知識進行分解、細化,并且依據參訓學前教育工作者實際情況調整課程的深度與呈現形式。(2)增加時間課程。選擇優質、有特色的幼兒園作為實踐基地,選擇具有先進教學理念、學科技能頂尖的骨干學前教育工作者擔任指導老師,參訓學前教育工作者參加幼兒園內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撰寫聽課記錄,并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上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高效培訓。(3)建立選修課程。把技能普修與選修課程相融合,依據參訓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個性需求,把教學方式與老師個人素質培養相融合。通過課件制作、書法、禮儀等課程,提高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拓展其自身素質,增強培訓效果[3]。
2.2建立系統的師資團隊。
對師資團隊進行系統、有層次的劃分,高校專家及各地教研員為第一層次,為學前教育工作者展開政策解讀與專業知識引領;一線幼兒園園長與老師為第二層次,把專業理念與本幼兒園實際情況相結合,使得有特色的教學實踐始終貫穿于培訓之中。高校專家、各地教研員與幼兒園園長、老師組成雙導師團隊,合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專業水平。
2.3建立行動學習小組。
充分利用參訓學前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力量,把教學反思作為核心內容,以合作學習為主要方法,鼓勵與支持受訓學前教育工作者組成行動學習小組,開展基于學前教育工作者個人教學實踐的反思性活動,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實踐智慧。(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組織教學主題研討,依據不同的培訓目標,設置不同的研討主題,例如,班級創意管理、留守兒童家長工作開展等。對研討成果進行整理匯總,選擇代表進行匯報。(2)學習小組內成員相互配合,形成小型互助團體。在對小學成員選擇方面,可以把層次較高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與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學前教育工作者相搭配,充分發揮學前教育工作者個人反思及主動學習能力,達到顯著的培訓效果。
3.結語
培養出優秀的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是培訓的最終目標,各級培訓機構應當通過高效、針對性強的培訓,切實提高黔東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與業務能力,促進黔東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工作者專業成長,培養出一批具有扎實的教學技能、現代化教育方式的骨干前教育工作者,為我國農村幼兒教育發展提供強大后盾。
參考文獻:
[1]魏曼紅.有效培訓:改變農村幼兒教師生命的職場——提升農村幼兒教師職業素質的對策初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09):103-10.
[2]拓春曄.新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及改善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3(23):177-179.
[3]陳姝娟,李暉.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需求及提升策略[J].教育評論,2013(0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