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畫眉
剛在朋友圈發出我和孩子們在寧夏通湖草原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的搞笑照片,便迎來驚嘆艷羨一大片:哇,你好厲害,寶寶這么小,就跑這么遠!
其實5歲的大寶自11個月大就跟著我們出發了,迄今已去過中國內地的十幾個省市及港澳臺地區,以及泰國、柬埔寨、越南、韓國、美國等。剛滿1歲的二寶更是“變本加厲”,才28天就跟著改簽了機票的媽媽從美國飛回來,還是先飛上海,從上海又飛回北京。她人生中的第一個春節兼“3個月生日”是在泰國度過的,“9個月生日”在盛夏的柬埔寨。其間更曾被“運至”杭州、南京、銀川、淄博等貌似與她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我們接下來的目的地是澳洲和非洲。
前段日子朋友圈有個熱帖,大意是:所謂帶著寶寶旅行,其實是大人想去旅行??蓱z寶寶生活規律被打亂,被迫一路顛簸,究竟能記住什么也很難說。結論是:這樣的大人實在是自私又裝逼啊。
旅行帶給我的裨益之一,就是知道這世界上有很多種花,它們在迥異的環境下活得各自安好。必須承認,我們長期不懈地帶著寶寶去旅行的緣起,是我非常、非常喜歡旅行。我一直堅信:想要寶寶幸福,首先得自己快樂。所以,毫無疑問,我必須旅行。
寶寶還小,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需要媽媽,所以,我必須帶著寶寶去旅行。至于寶寶是否快樂——寶寶只要有媽媽陪就快樂。何況一路還有好吃好喝好看好玩兒的。
我知道你想問:“漫漫旅途中,她們快樂嗎?你呢,是不是累瘋啦?”
忽然想起生娃前,動輒一個人穿著文藝花裙子,拎著復古小箱子,飄飄然趕飛機,且動不動被通關員認成半熟臉小明星的好日子……
俱往矣?,F時的我,左手抱個娃,右手牽個娃,有時候身后還背個盛滿嬰幼兒用品的媽咪包。就算賊心不死地穿了花裙子(還須是上下分身式的,因為得哺乳),?著新款美國KATE SPADE(好吧,這個牌子意喻滿滿少女心)卡通包,放心,也絕不會有人以為我跟明星有一厘錢瓜葛。
感謝上天,也感謝我本人調教有方,彼時娃她爸多半是在的。起碼也有阿姨在。否則那裝滿我們娘兒仨的妝奩行頭,洗護用品,大寶的玩具、畫具、故事書以及小寶的紙尿褲們的大箱子誰來扛?乘高鐵的話,可沒有行李托運這一說。
何況還得拿寶寶的座駕——旅行用小推車。好在大多數航空公司還算有人情味,允許把車推到登機口交給空乘人員;等下飛機時一出機艙,會發現小推車已經乖乖躺在地上等著了。但也有航空公司下機時會把小推車放到行李轉臺,可是又比行李晚出來許久許久(這種狀況基本出在國內)……怎么辦呢?
親愛的,除了接受——或者說忍受,沒有辦法。旅途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意外,勝在久經考驗的我們已經學會用“想辦法”代替“抱怨”。
對了,說寶寶在旅行中“根本什么也記不住”的那位朋友,你出來一下好嗎?我只是想問一下,你聽說過“潛意識”這個詞嗎?知道人的行為90%由潛意識決定嗎?了解寶寶們雖然不會用語言表達,但其實什么都明白、都記得嗎?曉得寶寶的見識越豐富,大腦發育就越迅速深入嗎?
不知道也沒關系。有人愛好朝九晚五,有人認為那太刻板。嗯,就讓你家寶寶規規矩矩、妥妥帖帖地在家待著,讓我家寶寶飛馳顛簸在路上,只要醒著,就一雙小眼睛滴溜溜四處亂踅摸吧。
那么,我家寶寶成天跟著我們“四處亂竄”,結果有什么與眾不同嗎?這個我沒有經過科學考據,但是可以說點兒片羽吉光:大寶因故上過4所幼兒園,即使在美國初上幼兒園時一句英語都不會說,她也從未怯場過,而且總能很快交到好朋友。我堅信她們長大后,都將是心中有愛、周身有光的女人,無論在世界上哪個角落,只要能呼吸,就能活下去。就像她們的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