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伴今年71歲,去年9月出現腹部不適,經胃鏡檢查為胃竇炎、食管復鱗上皮增生。請問食管復鱗上皮增生是怎么回事?
重慶 徐先生
徐先生:
食管的上皮稱為復層鱗狀上皮,因為在顯微鏡下看,它好像魚鱗一樣層層重疊排列。鱗狀上皮沒有很強的分泌功能,卻比較耐摩擦,正與食管“二傳手”的功能相適應。
正常情況下上皮細胞是不斷更新的,這種新老交替十分規矩,既不過度,也無不足。然而一旦有不良刺激,就會出現過度的新生上皮細胞,這就是增生。
增生是一種接近正常的補救措施,根據程度不同,可分為輕、中、重度。如果沒有去掉有害原因,增生失去控制地惡性發展,細胞內部與外部都出現異常,稱為不典型增生,這就要引起注意了。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能就是早期癌變。這種界定,只能在顯微鏡下由病理醫生作出。
可見,增生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因素引起的一種反應,其重要性要視增生程度與相關因素而定。
由此可見:(1)您老伴目前的增生,并非不典型增生,這種改變并非重要病變,可以放心;(2)既然有增生,就要找找原因何在,從提供的不多材料推測,似乎還是胃酸反流引起的;(3)上面說過,增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反流不控制,增生有可能向不良方向發展,所以當地醫生要求復查是很正確的,一般每1~2年復查1次胃鏡并活檢就可以了,不要過于頻繁檢查。如果有新癥狀出現,如疼痛、出血、吞咽不利等,要及時檢查。
陜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科
主任醫師 李增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