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頒“一證一碼”社會組織法人證

有關本版更多詳細內容請掃二維碼下載《深改檔案》
6月1日起,深圳將向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發放記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法人登記證書,上萬家社會組織可享政府部門“一家辦理,多家互認”的便利。這是繼全國率先實現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改革后,在此領域再次“大膽破冰”。5月31日,深圳召開發布會,頒出首批“多證合一、一證一碼”社會組織法人登記證書。
既是“身份證”又是“信用證”。社會組織“多證合一、一證一碼”登記制度通過五個部門網絡互通和工作流程整合,達到“一表申請、一門受理、一次審核、信息互認、五證同發、檔案共享”。實現一個部門受理審核,多個部門信息互認,一個窗口只發一證,社會組織一次領取完畢。既避免申請人往返各部門辦理證照之苦,節省了社會組織辦事成本,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也避免了審批部門重復勞動,節省了行政成本,大幅提升行政審批效率。
打破“信息孤島”問題。新登記模式加強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的數字化管理,打破“信息孤島”問題,促進了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的交換共享。社會公眾可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索引,查詢獲取社會組織的信用信息,從而實現信用監督的信息化和便利化。在社會組織違法違規和失信懲戒機制的逐漸健全完善后,可真正意義上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促進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目前,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數已突破萬家,并且連續三年平均增長20%以上。隨著社會組織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深圳將為國家在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等方面繼續探路。
一次搞定可使用“一輩子” 。以后申請人只需向市民政局提交“多證合一、一證一碼”登記申請表,就可一次性完成包括社會組織法人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刻章許可證和社保登記證等“五證”辦理;而且可以獲得一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以后不論名稱變更還是業務變更,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均終身不變。記載代碼的登記證書將成為該社會組織唯一身份標識。
市社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改革實施后分兩類情況:一是社會組織設立,社團、民非和基金會等直接向民政部門申請,在信息采集階段只需提供以前分別到各部門辦理所需相關信息即可,無需再跑稅務、社保和公安等部門;二是社會組織變更,涉及社會組織法人登記證書證面記載的登記事項變更統一到民政部門辦理,無需再跑其他部門變更,其他事項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