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雪
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鎮沃皮中心小學
小學數學統計教學的五個策略
董雪
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鎮沃皮中心小學
隨著時代不斷地進步,統計與概率的思想方法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重要性越來越高。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統計知識的傳授,有助于學生統計思想的初步形成,有利于搜集、分析數據能力培養,總之,對于其日后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對小學熟悉統計教法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促進統計教學效果的提高,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統計思想,并培養初步的統計能力。
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教法;策略
2001版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在四個課程領域中加入了統計這一新的知識內容。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統計思想,并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統計能力。要想使學生掌握好統計思想,形成統計能力,會用統計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要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體會統計思想,在過程中掌握統計知識,感知統計方法;還要在統計教學中精心設計統計教學情境,多設計活動,多動手操作,多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分析數據,形成選擇統計圖的能力,使學生在活動和實際問題中感知事件發送的隨機性[1]。
統計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是和生活相聯系的,很適合設計教學情境。符合學生實際、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統計教學情境,可以很快使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中,可以激發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心,可以使學生一下子進入統計的知識世界。在設計統計教學情境時,一定要注意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不能設計一些學生不熟悉的情境,這樣會引不起學生學習興趣,也會使得學生不理解學習內容,進而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設計教學情境時,可以設計“學生最喜愛的電視節目”、“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全班學生的體重”、“全班學生的身高”等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內容做為教學情境。
在設計教學情境時,還要注意情境要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學情境不只是為了引入新課、不只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生的興趣,而是要始終以教學情境為主線,把教學情境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和各個教學環節,這樣不僅可以給人一種前后連貫的感覺,而且可以最大限度挖掘教學情境的教學資源潛力,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始終被教學情境所牽引,學習內容也比較完整[2]。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弱,比較善于形象思維。教師如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是憑嘴光說教統計知識,而不讓學生動手操作來深刻體會統計的方法和過程,那么學生肯定會不能夠深刻掌握統計方法,統計思想也就不可能形成。因此,在教學統計知識時,還要多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操作中親自體會統計的作用和方法。統計的教學內容也需要學生動手操作才能夠完成。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調查組內同學的生日,并完成生日調查的統計表。在練習階段,也可以讓學生玩一些諸如:剪刀石頭布、拋六個面上寫有1-6數字的正方體等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在都是操作中體驗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作用,使學生形成統計思想。
統計的應用范圍很廣,用處也很大,在生活中處處有統計,統計可以幫助人們解決許多實際的問題。在小學數學統計知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方位展示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要通過各種教學設計使學生感受到統計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所產生的作用,使學生感受到統計的巨大作用,進而引起學生對統計的重視,能夠更好地學習統計知識[3]。比如:在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可以設計一個舉辦班級聯歡會購買食品的活動。在購買食品前,為了能讓所有學生吃到喜愛的食物,做到不浪費食物,要做一個喜愛食品的調查,再根據調查的情況來購買食品,學生喜好吃某種食品多的就多買,喜歡吃的食品少的就少買,使學生感受到統計在決定購買食品時的巨大作用,進而對統計產生更深的認識。
收集和整理數據,制成統計表或統計圖,不是統計的主要目的,統計的主要目的是要對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從中得出某種結論,便于做出某種決定。也就是說,分析數據是統計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收集整理好數據之后,就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全面、徹底、深入地分析,進而從中得出一些重要的結論,幫助人們做出一些重要的決定。因此,在小學數學統計的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教授學生學會收集和整理數據,會制作統計表、統計圖,還要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從中找出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數學信息得出一定的結論。
比如:在教學統計表時,要讓學生從數據中找出最大的數據是多少,最少的數據是多少,由此得出哪種數據最多,哪種數據最少;要讓學生根據統計表的數據算出平均數,進而得出數據的整體情況是怎樣的;要讓學生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情況,數據的整體情況,數據的差別情況,給出自己的建議,說出自己根據數據的個人想法。在教學統計圖的時候,要讓學生根據統計圖的情況,分析出數據之間的關系,要根據統計圖的變化情況,說出數據的整體變化情況是從高到低的,還是從低到高的,進而給出一定建議;還要根據統計圖找出極端數據,并對這些極端數據進行分析,思考出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極端數據,這些極端數據會對數據的整體情況產生什么影響,怎樣消除這種影響。
在小學的統計圖的教學內容中,主要有三種統計圖,它們分別是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4]。這三種統計圖是統計中經常用到,都能夠對數據進行一定的反映,但是各自反映的側重點不一樣,各自的統計作用不一樣。條形統計圖的作用是能夠清楚地看出數據的多少,能夠清楚看出哪個數據最大,哪個數據最少,方便數據之間進行比較;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是不但能夠看出數據的多少,還能夠看出數據整體的增減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的主要作用是反映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反映的是部分數量和總體數量之間的關系。這三種統計圖作用不同,用途也不一樣,要根據統計的目的和數據的特點酌情選用。
[1]蔣秋,陳朝東.小學數學教科書中“統計”與“概率”內容的融合探析[J].教育導刊,2013,10:67-70.
[2]李卓,于波.小學數學教科書螺旋式結構編排比較研究——以北師版和西師版“統計與概率”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2:106-108.
[3]李卓.小學數學教材螺旋上升編排方式探析——以統計與概率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