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蘭鳳
吉林省梨樹縣勝利鄉(xiāng)中心校
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
姜蘭鳳
吉林省梨樹縣勝利鄉(xiāng)中心校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音樂課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革,在音樂課程的改革過程中,最大的變革就是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如何讓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過程更為的科學、有效、合理的展開,更好的以學生為主體,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則是涌現出來的很好的一種教學方式,筆者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探究。
小學音樂;互動教學模式
在音樂教學的改革過程中,音樂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改革傳統的音樂的課程,去靈活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音樂教材,將課本上的內容變?yōu)橛幸馑迹鷦拥恼n堂實踐,在課堂教授的過程中,努力由知識的灌輸者、教授者轉變?yōu)榻M織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或促進者,這樣首先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音樂課堂更多只是走形式的處境或者只是老師帶領學生枯燥的學習的情況,使教學過程真正符合了音樂課堂的本質。教師了解到了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魅力,從而為接下來開展音樂課堂的互動開展打下了基礎。
例如,筆者在實際開展互動教學之前首先對于學生真正需要什么,學生從心里更喜歡什么樣的音樂課堂模式進行了一定的調查。在調查之后對于學生的喜好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為此設計了趣味性、活動性、游戲性都很強的并能讓學生參與評判的音樂課內課外的教學活動。如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愛跳、愛唱、愛表演,喜歡與人爭高低;喜歡聽故事、講故事,樂意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渲染;喜歡比比劃劃、敲敲打打;喜歡聽表揚,期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獎品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的天性,這樣在實際的課堂設計的過程中,筆者就針對其天性為和其互動的開展而設置了“唱歌小舞臺”,“本周音樂之星”等唱歌和評比活動,這樣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這能夠讓學生展開自己的內心,為接下來的互動打下伏筆。
音樂課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我們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訓練其在聽唱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新課改以來,我們的教學越來越以我們的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需求,讓其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真正的主動權。在尊重學生主體需求的基礎上去和學生進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更多的讓學生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魅力,享受音樂課堂的樂趣,這種互動才能更加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從而使其更好的去學習音樂知識。
例如,在教授小學音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這一部分知識的過程,筆者在進行一定課堂設計的前提下,在課堂上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由表達與其家鄉(xiāng)有關的歌曲,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學生年級都比較低,因此,在課堂上難免會出現一些混亂,這個時候,教師不應該搞“一言堂”,讓學生都聽自己講課,而應該采取適當的辦法去引導學生更好的說出或者唱出來,充分尊重學生的表達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更好的增進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學習過程。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所取得的教學成果一定需要一定的教學評價來總結。因此,我們在音樂課堂的互動教學中也應該注意到這一點。良好科學的評價標準對于我們的教學與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的有利的,這樣能夠在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引導學生去把握前進的方向,讓學生在實際的互動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明白努力的方向,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得到音樂水平的不斷提升,能夠真正的學習到知識。
例如,筆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針對每一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都設置了一定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將人性的課堂也給與一定的量化,這樣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互動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去以完成任務的形式去完成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這樣在實際互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互幫互助去掌握音樂課程的基礎知識,并且能夠逐步體會到音樂的魅力,讓學生能夠獲得扎實的進步,這對于學生音樂學習的長期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
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互動教學能夠使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過程更為的科學、有效、合理的展開,更好的以學生為主體,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尊重學生的需求,這樣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去進行教學課堂教學的規(guī)劃與實施,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享受音樂課堂的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設立一定的教學標準,為學生的互動學習設立一定的教學目標,給予一定學習的方向,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發(fā)展,能夠更好的享受音樂學習帶來的樂趣,最終培養(yǎng)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為其日后音樂方面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1]張鏹.分析“四個片面”,為音樂課堂把脈[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3(Z6)
[2]狄會玲.談給音樂課堂插上舞蹈的翅膀[J].課程教育研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