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鵬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科學系
高職院校高等數學分層教學探究
彭鵬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科學系
文章就目前高職院校因擴招造成的生源數學基礎普遍薄弱的現狀,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因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而造成的尷尬局面,提出了通過分層教學來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并闡述了如何進行分層,如何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評價手段,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通過對學生的分層教學,實現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真正受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高職數學;分層教學;教學改革;數學素養
近些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但是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招收的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統招上來的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較好,而一些由中職升入的學生和單招的學生明顯數學基礎普遍較差。過去“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得數學基礎較好的同學覺得“吃不飽”,基礎差的同學覺得“吃不下”,進而影響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大多數老師采用的折中方式進行教學,并不能很好體現因材施教,不能夠充分激發基礎好的同學深入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提高基礎差的同學的學習興趣。然而高等數學課在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又十分重要,影響著學生專業課學習,因此,高等數學分層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學校招進來的生源不一樣,有的來自普通高中統招的,有的學生則來自職高,還有部分是單獨招生的。他們的基礎之間存著較大差異。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就會出現很多學生聽不懂,另外一部分學生則認為太簡單,二者難以兼顧,因此我們可以采用根據入學數學成績與自愿選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層。首先針對高中統招進來同學我們可以劃定一個分數線,例如90分以上的進入A班,90分以下的進入B班學習,針對單招考試的同學和職高升入的同學數學基礎普遍較差,考試試題難度也不一樣,則可以劃定另外一條線,篩選出部分數學基礎好的同學進入A班,其余的進入B班。因為進校成績不能夠完全反映學生的數學基礎,所以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以后的發展需要自行進行選擇。給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引入一定的競爭機制,學生所處的層級是可以變動的,如果A班的同學在期中考試中不及格,則自動回到B班,同樣的B班的同學成績優異,則可以選擇進入A班學習,通過這樣的競爭機制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各層級的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教學的目標也不一樣,因此完全采用相同的教材同樣會造成一些與學生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不能夠真正實現分層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一方面可以選用不同難度的教材。另外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原有的教材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刪減或增加一些與學生相適應的內容。有條件的學校則可以通過自編教材來實現這一目的。由于各專業對搞對高等數學的知識點需求是不一樣的,在選擇例題的時候盡量地貼近專業的實際需要,舉一些與他們專業課相關的例子,增強數學實用性與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在A班每一章節的練習題適當提高一定的難度,最后再增加一個專升本習題講解章節。以便于同學們能夠在參加專升本升學考試中能夠應對,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升學率。
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例如在B班的教學中,盡量做到內容盡量少講理論,例題精講多練,加強習題課,歸納總結知識,幫助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在A班則可以把內容可以擴展一些,然后多讓學生參與討論,讓學生多參與課堂的練習,甚至讓學生到講臺上做題并講解。針對主動參與做練習題的同學通過加平時成績的方式進行激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分層教學也應該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一方面我們可以采用課件與傳統的在黑板上演練相結合的方式,盡量讓過程能夠更加清楚,更加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教學過程,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將計算機軟件的使用引入課堂,比如采用MATLAB這樣的數學軟件,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參與編寫簡單有趣的數學實驗,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再次,收集一些來自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專業相關的問題作為教學的例題,逐步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成績是學生表現的一種表現形式。學生的評優,評獎學金,助學金等,無不與學習成績掛鉤。因此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公平、公正地體現學生成績是非常重要的。由于A班與B班的難度差異過大,可能會出現綜合成績差異較大的情況,從而失去了公平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采取分別對A、B班出題。例如A班的基礎性題型占到65%,綜合性題25%,有難度的題目占10%,另外為了鼓勵大家深入鉆研,額外再附加5%的考研難度的題。如果總分超過100分則按照100分記。B班的試題基礎性題型占到75%,綜合性題占20%,有難度的題目占5%。學校的考試綜合成績最后由兩個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占30%,卷面成績占70%,也可以通過一些激勵措施提高學生的平時成績。例如主動上講臺做練習,做對一次加一分,做錯不扣分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教學互動,讓學生有自主參與教學評價中,在提高學生平時成績的同時也增加對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達到了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目的。
分層教學是一種全新而且行之有效的教學理念,它符合高等數學教學特點,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提升教學效果。高等數學分層教學也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愿望和要求,能夠更學生自身的發展需要相適應。它給了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有利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當然高等數學分層教學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改進,以求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從而真正實現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提高數學素養的教學目標,為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復合型,實用型,技能型的高級人才而努力。
[1]張野芳,李長青,吳偉志.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
[2]趙冰,阮曉青.新形勢下高等數學分級教學模式的探索[J].高等數學研究.2010(9).
[3]宗慧敏,王月華,劉徽.高等人才培養體系中數學教學理念與方法的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