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業貴
遼寧省沈陽市虹橋中學
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解析
孫業貴
遼寧省沈陽市虹橋中學
案例教學早就滲透在基礎教育的日常教學中,尤其在初中的自然知識教學中更是普遍存在,當前,在眾多的教學模式開發中,案例教學為充分挖掘出來,并發揚光大,在各科實際教學中發揮作用,初中生物學科,因其學科的知識的廣泛性和生活化,更加適合案例教學,并在不同層面取得不同效果。本文從不同價值的四個方面入手進行論證,分析案例教學的應用。
科學態度;基礎知識;懸疑;觀念形成
素質教育的本質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才,不是教給學生什么樣的學習方法,而是科學的認知態度。只有有了科學的認知和學習態度,才能學習目標明確,興趣濃厚,提高學習效果,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廣泛的存在課本教學中,如在七年級生物《探索生命的方法》一節中,有關于蚯蚓爬行方式的案例設計,在整個教學環節中,一直體現了縝密的邏輯思維方式,問題的提出,假設、實驗和得出結論。蚯蚓是怎么爬行的?不同環境效果如何?這是很多人存在的疑問,帶著這樣的問題上課,會讓學生興趣大增。我們都是知道蚯蚓是生活在土壤里,粗糙、濕潤是基本特點,那么如果在平滑環境是不是也能照樣爬行?比如玻璃平面。有了這個假設,不能不去實驗,所以,要通過實際實驗來驗證假設是不是成立。通過實驗得出結論:蚯蚓是通過身體肌肉的伸縮和剛毛的配合運動的,在粗糙的紙上剛毛能固定支撐身體,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這樣的邏輯思維方式有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打牢基礎和優化知識結構是初中教學的重點,打好基礎也是很多教師想得到的教學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法,練習法,合作學習等都是探討的主要學習方式,但案例法是效果最明顯,而且是隱藏性比較強的方式。因為案例本身就是知識的集合體,通過實際的內容和生動的例子來體現知識點,知識點是隱含其中的,對初中生來講,灌輸法教學已經失去活力和市場,容易造成情緒對立,相反,生動的案例會讓學生增強興趣,主動參與。如在《植物種子的萌發》一節中,本節的知識點主要有三個,一是種子的結構,二是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三是種子萌發的過程。要想達到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過案例來進行。比如老師布置一個實驗,分別用大豆、玉米,芒果的種子進行萌芽,并在課堂上展示實驗成果,通過這樣的展示,學生就可以完全掌握種子的基本結構和不同種子的結構區別,并將種子的萌發過程和需要的條件,通過教師的實驗的布置,學生的實驗操作和師生的討論,生動的顯現。
生物學既是一個基礎學科,又是當前的前沿學科,還有很多未知等到人類不斷解答,也有很多科學家對生物學探秘感興趣。初中教學除了完成基本知識的傳授外,還要擔當學生生物興趣的培養,為選拔專業人才打基礎。案例教學就能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如在學習《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一章時,這個內容本身就具有探索性,也是很多學生感興趣的。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通過播放科技片,撰寫小論文等形式來完成這一節的學習,也可以通過一個小的實驗來進行,比如以討論蝗蟲的顏色和環境的關系這個案例來推進課程。在水稻田中的蝗蟲一般是綠色的,而在山上干旱地帶的蝗蟲是土黃色的,是環境的顏色改變了蝗蟲的顏色,還是蝗蟲為適應環境而改變了自己,還是其他別的原因?這些疑問可以讓學生思考,給他們留下提升空間,促使他們刻苦鉆研,對生命起源、生物進化產生興趣,從而能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為人類服務。
生物學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將來怎么認識生物,認識環境能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所以通過正確的生物學習可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環境觀。如在學習《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一課時,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膳食知識,健康知識,建立正確的食品安全觀。在上課時就可以穿插兩個案例,如我國肥胖率的大幅增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營養加強的正面因素,更多的則是很多人的膳食不科學,大量攝入高脂肪食品造成的,這樣的案例很快將課題引出,在學生中產生共鳴。另一個案例就是轉基因食品的案例,這是世界食品安全的代表問題,這個案例既有實際意義,也有討論一樣,結論的不確定性更讓課堂具有生動性和開放度,增加課堂效率。同理關于環境保護的話題和案例應該是非常多的,都可以利用在生物教學中,如《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這樣的章節都是很好的素材,案例教學法都可以有效推廣。
案例教學是基礎教育的延續,但近來才得到開發和提升的一直教學模式,應該將傳統的經驗保留下來,并與現代教學完美結合,尤其與現實中案例結合才具有教學推廣的價值。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應用具有更好的可行性,能提高教學興趣度和教學效果,只要潛心研究,精心實踐,就能將案例教學應用的更科學,更有效。
[1]李鳳偉.初中生物課堂模式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
[2]吳建軍.生物教學與探索,科學出版社,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