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磊
吉林省汪清縣第三小學
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策略創新
閆磊
吉林省汪清縣第三小學
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關系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和諧發展,還影響到孩子認知能力的不斷建構和長遠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孩子道德品質的發展等各種能力發展水平。因此,本文將對如何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策略;創新;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凡人生所需要之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時期?!蔽覀兊淖孑呉渤Uf“三歲定八十?!?/p>
綜合、全面地了解幼兒的生活能力,為制定生活活動的重點內容提供依據。在了解了幼兒的生活能力狀況基礎上,開始逐步規劃一學期的生活活動內容。保育員可以按周逐步開展,也可以根據幼兒達成情況按月來開展實施,每周或每月確立一個生活環節的開展,通過富有小班幼兒特點的兒歌、故事等載體,幫助幼兒了解生活習慣養成的好處和方法,并通過環境的暗示,比如:地板上的小腳印,步驟圖等,不斷地提醒幼兒養成和鞏固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能力。
剛開始,可能由于不同家庭的教養方式,會有一部分幼兒無法很好地貫徹和實施老師要求的生活習慣和能力,若總是批評和責備或者聽之任之都不利于其養成好習慣,相反,會越來越與老師的要求背道而馳,我行我素,因此在要求建立初期,教師就應該重視通過不同的活動來激勵幼兒參與其中。榜樣示范法,爭星活動,及時地鼓勵等傳統方法都是非常有效和實用的,通過環境來展示一些進步很大的孩子照片和行為,也可以促進幼兒相互學習,努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能力的積極性。
任何內容的學習其實都有一定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地開展和落實才能真正產生效果,生活習慣和能力的養成也不其然。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而對于3-6歲幼兒來說,正處于身心發展和各方面技能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其養成良好習慣所需的時間可能更短。保育員教師應該在開學初期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制定每月生活教育的工作重點,有規劃地落實和開展生活活動,幫助幼兒循序漸進地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鼓勵家長參與到學校工作中來,協助學校一起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能力。
盡管我園在家園互動方面采取了很多方式,但是通過研究發現,幼兒園對幼兒生活習慣與能力的評價上還是和家庭有很大差異。首先,在于互動內容上,更多涉及的內容以幼兒園的游戲、學習等為主,在和一些青年教師的溝通中,我們還發現,有的教師說:家長們其實很關注幼兒的生活能力,有的時候放一些集體照,家長會從背景里看到自己的孩子衣服沒穿好等。這就提醒我們教師,與家長互動的內容可以更多樣。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庇袝r候,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場持久戰,很多時候幼兒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能力就是因為學校教育方式與家庭教養方式處于抗衡而非互補的模式。因此,要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還是需要知己知彼。教師需要積極地詢問幼兒回家后的習慣養成情況,了解幼兒的家庭氛圍,并及時分析并委婉告之家庭哪些屬于不良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幼兒的生活習慣與能力培養。
與家長溝通的形式除了通過論壇、家長約談等呈現方式,開放日活動和家長老師等活動也是很好地家園互動的契機。開放日活動讓家長們有機會看到孩子在園的半日活動表現,其中涉及到眾多生活環節,家長在半日活動中可以看到班級孩子生活能力的整體水平也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生活能力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對家長進行溝通更具有指導性和操作性。同時,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除了匯報式的互動方式,老師們也可以嘗試提問式的方式主動出擊,通過提問,引導家長將幼兒家中的表現反饋給老師,幫助老師了解幼兒在家中生活習慣與能力的保持情況,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生活能力發展的現狀。在群聊的過程中,還可能幫助老師們吸收一些來自家長們的教育妙招,激發家長們對于生活習慣和能力的關注,更可以使得一些本來不重視生活能力養成的家長逐步關注到孩子在這方面的發展上來。
早在20世紀40年代,許多心理學家從親子關系的角度,探討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社會生活能力發展的影響,他們的研究都證實了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很多幼兒在家長生活習慣與能力得不到鞏固多數由祖輩代養的溺愛和縱容有關。據聯合國婦女兒童基金會的一份調查顯示,我國大中城市中家庭中有68%的嬰幼兒(0-3歲)由老人養育,某些類似北京、上海等城市由祖輩養育為主的家庭高達90%。盡管現在的年輕家長對于幼兒能力培養的觀念越來越科學了,但是由于自身時間和精力的關系,只能由祖輩代養,因此,通過家園論壇、家長會、家長講座等方式與爸爸媽媽溝通看似達成了一致,可是由于主要帶養人并不是年輕的父母,因此實際操作中不能很好的貫徹和實施。
因此,教師更應注意與祖輩的溝通。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溝通的藝術,真正改變主要帶養人的教養觀念,才能真正幫助幼兒提升生活習慣與能力。首先教師應先放下對祖輩的偏見,更耐心地幫助祖輩家長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摸準祖輩家長的心理,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引導祖輩家長進一步協助學校培養幼兒的生活能力。另外,從祖輩的出發點考慮,在理解和體諒祖輩對孫子孫女的寵愛的基礎上,引導祖輩了解幼兒園的生活教育對幼兒長遠能力發展的價值和幫助,并不斷地和祖輩交流幼兒在該方面的發展,給予祖輩家長在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與能力方面的信心。此外,也建議學??梢試L試開展“祖輩家長課堂”的活動,幫助祖輩提升育兒的觀念;另外可以結合一些主題活動開展“爺爺奶奶老師”的活動,通過祖輩當老師教孩子們養成一些生活習慣和能力的活動,幫助祖輩了解到在幼兒園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與能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過祖輩的親身實踐參與到幼兒園的生活教育中來。
總之,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能力,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乃至一生的健康發展都有深遠而重要的幫助,因此需要加以重視。
[1]史美艷.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年25期
[2]杜長娥,張紅麗.“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研究”綜述[J].《山東教育》.2013年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