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
在四川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四川省人民政府提交了《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將保持高于全國的增長速度,地區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7%以上,為了維持中高速增長目標,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四川將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增長動力轉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創新驅動先行省。
從《綱要》中可以看出,四川將以創新驅動作保障,以高端成長型產業和新興先導性服務業為引領,推動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未來5年,全面創新改革是四川的“一號工程”。從今年起,將著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和重大政策。
具體來看,要加快推動成德綿協同創新,打破行政區域壁壘,促進創新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政策共用。推進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德陽國家重大裝備研制基地、綿陽科技城、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等創新發展載體建設,探索設立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和創意項目交易平臺。
在軍民深度融合方面,加大“軍轉民”“民參軍”推進力度,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啟動200項軍工技術成果再研發轉民用,推動150項重點軍民融合技改項目,力爭培育50戶軍民融合型大企業大集團,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進入軍工領域。
在協調創新方面,支持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和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深化科研院所分類改革,推進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
同時,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創業四川行動,支持建設一批“孵化+創投”“互聯網+”等新型孵化器、加速器,爭取全省各類孵化器達600家,辦好首屆川商返鄉發展大會。
為了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形成產業發展新引擎,四川將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集中力量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與燃機、高效發電和核技術應用、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設備、油氣鉆采與海洋工程裝備等先進制造業,率先建成西部制造強省和中國制造西部高地。
“十三五“期間,四川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實施高新技術倍增計劃,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達到1.5萬億元。
《綱要》顯示,四川作為科技大省,在“十三五“期間將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科技開放合作平臺、軍民融合載體,推動國家實驗室建設,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學、高端裝備、核技術等重點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搶抓四川列入全國全面創新改革實驗區的歷史機遇,依托成德綿開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試,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與此同時,四川還將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實施信息安全與集成電路、云計算與大數據、航空及燃氣輪機、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新型功能材料、中醫藥關鍵技術及大品種、現代生物技術、農林畜新品種創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等創新重大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