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琴
(江蘇省射陽縣人民醫院,224300)
舒適護理在腦外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
劉蘭琴
(江蘇省射陽縣人民醫院,224300)
目的 分析舒適護理在腦外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腦外科病房收治的70例患者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5例,對照組接受腦外科常規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開展舒適護理。觀察兩組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護理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更優,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3%,二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腦外科病房管理中開展舒適護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和科室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腦外科病房;舒適護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滿意度
舒適護理具有個性化以及整體性的特點,是一種富有創造性和人文性的護理方式,其關注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各種感受,強調從生理、心理和社會角度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使之達到最佳狀態[1]。本文主要探討分析舒適護理在腦外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腦外科病房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35例)與實驗組(35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68歲,平均年齡(51.9±4.4)歲;其中9例硬膜下血腫,10例硬膜外血腫,10例顱內血腫,4例腦挫傷,2例原發腦干損傷。實驗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67歲,平均年齡(51.4±4.1)歲;其中10例硬膜下血腫,11例硬膜外血腫,8例顱內血腫,5例腦挫傷,1例原發腦干損傷。兩組病例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分布均衡,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1.1 病例納入標準[2]
(1)首診患者,年齡不低于18歲;(2)均符合手術治療指征;(3)均有明確的顱腦受傷病史,無聽覺和意識障礙;(4)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能配合或自主完成問卷調查。
1.1.2 病例排除標準[3]
(1)腦卒中病史;(2)GCS評分不超過8分;(3)合并精神疾患以及其他嚴重基礎疾病。
1.2 方法
兩組術后均開展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指導(流質、半流質與普食之間的過渡)、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管道護理(吸氧、導尿、腦部引流以及氣管插管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開展舒適護理模式:(1)評估。結合馬洛斯基本需要和Cordon中的11個健康功能狀態[4~5]評估患者個人情況,根據評估分析發現的健康問題制訂護理行為指南。通過授課形式組織護理人員參加培訓。(2)實施。①環境護理。從患者性格特點和個人喜好出發,采用美觀、實用、舒適的設計,營造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重視個人言談舉止,幫助患者保持舒適、愉悅心情。②心理指導。密切觀察患者行為舉止和思想狀態,及時察覺失望、焦慮、悲觀和抑郁等負性情緒,根據患者家庭狀況、文化水平以及心理狀態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③生理舒適護理。腦外科術后患者容易產生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存在活動不便、飲食不佳以及睡眠質量較差等問題。護理人員應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給予富含熱量、纖維和蛋白質的食物,無法進食的患者可通過鼻飼方式補充營養。堅持少食多餐原則,逐步從流質、半流質飲食轉為正常飲食。在術后臥床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可協助翻身,防止壓瘡;用輪椅時間較久的患者要定時用上肢撐起軀干,緩解臀部受壓情況。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6]
對比兩組護理評估量表評分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兩組護理滿意率,滿分100分,80~100分為滿意, 60~79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分)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時判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

表1 兩組護理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例(%)]
與護理干預前相比,護理干預后兩組護理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有顯著改善(P<0.05),實驗組護理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更優,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3%,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交通運輸業也有了大規模的發展和進步,隨之而來的是逐年升高的交通事故率,腦外科患者明顯增多[7]。由于腦外科患者致殘致死率較高,所以臨床應積極開展護理干預,促進病情康復,改善患者預后[8]。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更優,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3%,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護理模式下患者神經功能有明顯改善,護理工作質量得到提升,患者對腦外科護理工作更為滿意。分析其原因如下:腦外科護理工作中患者滿意度始終是首要的考量因素,舒適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利用專業、全面、高效的護理行為給患者提供必要的護理服務。同時要強化??婆嘤柟ぷ鳎o理工作人員的知識體系要得到豐富和完善,專業素質以及專業知識水平要不斷提升,為腦外科護理工作質量的改善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在舒適護理模式下可針對患者癥狀表現和術后并發癥開展個體化護理,從病房環境、心理護理、生理護理等不同方面為患者提供舒適護理服務。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改善患者心境和情緒狀態,也有利于鞏固手術療效,降低術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促進患者病情康復。
綜上所述,在腦外科病房管理中開展舒適護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和科室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1]徐小飛,趙毅,張嵐,等.績效考核法在神經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實效[J].護理管理雜志,2015,(10):727-729.
[2]秋楓.腦外科護理風險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6):54-55.
[3]邸玉娜,白光,李鳳彬,等.自制沖洗通路系統在腦外科鉆孔沖洗引流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4):32-33.
[4]吳爽.神經外科危重患者外出檢查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z2):84.
[5]張海燕,洪曉青.改良去大骨瓣減壓術治療惡性大腦中動脈腦梗死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18):1658-1659.[6] 祁德翠,張海娟,夏詠本,等.雙額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外傷性顱內高壓17例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55-56.
[7] 周玉華,朱蔚儀,許燕杏,等.呼吸機集束化護理在顱腦外科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4):405-407.
[8]文雪娥,湯亞梅.認知行為干預對腦外科手術患者及照顧者的護理研究[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34(5):176-178.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在普外科患者中運用圍術期舒適護理的服務核心在于以患者需求為中心,而不僅僅局限在以疾病治療為中心。更多層面的關注到患者內心訴求,提升消除手術帶來的不適感,提升患者身心舒適度來達到整個流程治療的順暢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手術開展與治療效果的發揮。因此,在本研究中,觀察組運用舒適護理有效的達到更高的護理滿意度,同時減少了焦慮不良情緒的影響,護患配合更為和諧。該方式在臨床上呈現逐步推廣趨勢,有較高的實際推廣價值。具體的操作中需要關注到兩點,首先充分關注患者內心訴求,做好針對性舒適度滿足,其次要充分調動家屬的輔助作用,避免家屬的不良情緒傳導給患者。同時降低護理服務的工作壓力,提升患者舒適度。在護理中,護患溝通非常重要,要使用合理且通俗易懂的語言,表現出對患者的充分尊重,及時回復患者提問,讓患者感受到自身是被尊重與關愛的,從而達到心理層面的舒適度,減少溝通不暢導致的護患矛盾與不良事件發生。
參考文獻
[1]曾玲.舒適護理在普外科患者圍術期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3,(25):5277-5278.
[2]周曉嬌.淺談舒適護理在普外科圍術期的臨床應用[J].甘肅醫藥,2014,(5):396-399.
[3]弓美蘭.舒適護理在普外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2013,(7):123-126.
[4]何雪英,魏萍,梁雪萍,等.舒適護理在普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9):390-391.
[5]曹瓊芳.舒適護理對普外科患者圍術期舒適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678-680.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Liu Lanqin
(People's Hospital of Sheyang County,Yancheng,Jiangsu,2243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Methods70 cases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from Nov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comfort care on this basis.The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scores of nursing scale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3%),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war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department nursing,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ward;comfort care;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satisfaction
劉蘭琴,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