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經濟學中的系統概念

2016-03-15 11:58:33
關東學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馬克思經濟系統

李 節

馬克思經濟學中的系統概念

李 節

本文通過考察馬克思經濟學經典文本,提出了馬克思吸收了當時生物學中醞釀的系統思想,從內涵到外延實質性地使用了“系統”作為馬克思經濟學術語。

馬克思經濟學;經濟制度;分工;系統

一般認為,系統科學發端于20世紀40年代貝塔朗菲創立的理論生物學,而系統科學的出現標志著人類系統思想進入到了成熟的現代系統思想階段。馬克思時代的生物學雖然遠未象后來那樣成熟,但考察馬克思經濟學經典文本,我們可以發現,不是別人,正是馬克思遠遠走在了時代的前面,通過批判當時的政治經濟學,吸收了當時生物學中醞釀的系統思想,在自己的經濟學中從外延到內涵實質性地使用了“系統”作為術語。由于理解和翻譯等原因,國內學界對此重視不夠。*魯克儉:《〈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與歷史目的論》,《河北學刊》2009年第6期。對于翻譯的問題,魯克儉說:“中央編譯局自成立之日起,其主要工作職責是對馬恩著作的‘'翻譯’而非‘研究’,這是中央編譯局與前蘇聯和東德馬列主義研究院的最大不同之處。顯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的翻譯不可能不受到國內理論界對馬克思思想的闡釋和研究深度的影響和制約,而建國以后中國學者對馬克思文本的解讀又是受蘇聯哲學教科書直接影響的,因此任何倒因為果、隨意指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翻譯‘錯誤’導致中國學者對馬克思思想‘集體誤讀’的做法,都是沒有道理的。在21世紀的今天,馬恩著作翻譯質量上的改進有賴于中國馬克思文本研究整體水平的提高,而從事馬克思文本研究的學者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讀者,不能抱怨中譯文質量影響到自己對馬克思思想的理解,因為對照馬克思原文進行文本研究,是研究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我們固然不該把翻譯與研究、專業學者與一般讀者對立起來,但這里確也提出了從原版入手、從源頭入手進行研究的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有學者探索構建現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范式和馬克思主義廣義政治經濟學,其中一個方向就是在用現代系統思想的視角解讀馬克思經濟學,例如,近來有學者應用系統科學第二時期即自組織理論時期的廣義系統論,去解析資本主義經濟系統的經濟危機“比例失調論”,提出:利潤率是資本主義經濟系統中支配各子系統行為的“序參量”,“在一定情況下,資本主義經濟系統是可以自發地達到有序狀態的”。同有的學者把物質資料生產勞動、科學技術看成社會經濟系統的序參量相比,觀點有明顯差異,僅此一點,問題就很有必要深究。

近來有的學者從更大范圍內探討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問題。由于馬克思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到馬克思經濟學系統內部,去揭示現代系統思想與馬克思經濟學及其范式的內在關聯性,是一條重要的進路。為此,我們對近40年來國內外部分相關文獻作了一定的梳理,*李節、肖磊:《馬克思經濟學范式中的現代系統思想——基于文獻史的考察》,《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7期。提出:目前有關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構不成完整的體系。當然這是雙向的過程,既有對馬克思經濟學的系統思想理解,又試圖在新的解讀基礎上解析現實問題,也就是說,用經過現代系統思想轉型的馬克思經濟學去理解歷史和現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們按照形式邏輯對概念的要求,從源頭考證馬克思從外延和內涵都直接使用了系統概念,那么,馬克思經濟學向系統科學的創造性轉化就邁出了重要一步。

二、馬克思經濟制度理論中的系統概念

《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是馬克思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經濟學著作,由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明確提出唯物史觀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均沒有出版,而恩格斯追述唯物史觀的《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出版于1886年,因此,一般認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序言第一次完整而簡明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由此,《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不僅具有重要的馬克思經濟學意義,也具有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由于《政治經濟學批判》與《資本論》是初篇與續篇的關系,*[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頁。因此,有關的內容需要對照和聯系起來看。

《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序言首句中文譯作:“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順序: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在前三項下,我研究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分成的三大階級的經濟生活條件;其它三項的相互聯系是一目了然的”。*[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1頁。黑體字系原文所有。而《資本論》說:“我要在本書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頁。“資產階級經濟制度”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關系、交換關系”兩者內涵是有所區別的?!百Y產階級”是一個社會主體概念,而“資本主義”不是一個社會主體概念,外延較寬泛。“資產階級經濟制度”一詞馬克思以后使用得比較少,容易為人忽略。“資產階級經濟制度”的德文原文是“das System der bürgerlichen ?konomie”,*http://www.mlwerke.de/me/me13/me13_007.htm。英文譯作“the system of bourgeois economy”,*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59/critique-pol-economy/preface.htm。德文和英文字面是一致的。在德文和英文里,“system”有系統、制度、體系、學派等幾個含義,而體系一般指思想體系,在中文里體系指若干互相關聯的事物或思想構成的整體,如:工業體系、哲學體系。因此,中文把“das System”翻譯成制度,應當說有其合理性。

但在對照所有制一詞的中文、德文并參照英文后,疑問就產生了。中文的《資本論》第二版跋“資本主義制度”,*[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16頁。其德文原文是die kapitalistische Ordnung(包含秩序的意思),*http://www.mlwerke.de/me/me23/me23_018.htm。在《原始積累》這章里所提到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72頁。、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74頁。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的德文分別是“privateigentums”、“das kapitalistische privateigentum”、“individuelle eigentum”,*http://www.mlwerke.de/me/me23/me23_741.htm。英文分別是“private property”、“capitalist private property”、“individual property”,*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67-c1/ch32.htm。“土地所有制”的德文是“Grundeigentum”,英文是“landed property”。德文和英文這里的字面基本一致,但都不是“system”。緊接《原始積累》之后的《現代殖民理論》這一章在比較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時說:“在那里,資本主義制度(德文原文為Das kapitalistische Regiment)到處都碰到這樣一種生產者的阻礙,在這里,這兩種完全對立的經濟制度(德文原文為?konomischen Systeme,英文是economic systems)之間的矛盾,在它們的斗爭中實際地得到證實”。*[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77頁。德文引自:http://www.mlwerke.de/me/me23/me23_792.htm,英文引自: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67-c1/ch33.htm。Regiment和Systeme德文相近的兩處,中文不加區別地均譯成了“制度”。而馬克思緊接著所引用的一位經濟學者的話:“韋克菲爾德把這稱為‘systematic colonization’(系統的殖民)”,*[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77頁。這里的英文為馬克思原著所有。中文又把它理解和譯成了“系統的”殖民,而非“制度性的”殖民。同一章短短三頁,同一語境下同一詞的中文翻譯就出現不同。

中文中的一個詞“制度”,卻對應著德文兩個以上不同的詞system和eigentum,那么,是馬克思使用這兩個詞原本就沒有實質性區別,還是中文的理解和翻譯沒有做出更加精準的區別呢?

單從字面形式看,馬克思使用“system”一詞很可能來自李斯特。馬克思對德國經濟學家引用較少,恩格斯曾指出:“為什么馬克思只是在極例外的場合才引證德國經濟學家的言論”。*[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30頁。由于這個原因,人們對馬克思經濟思想與德國經濟學家思想之間的關系重視不夠。李斯特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這部著作的德文名稱是“Das nationale system der politischen ?konomie”。*[德]弗里德里?!だ钏固兀骸墩谓洕鷮W的國民體系》,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扉頁。但該中譯本轉譯自1928年的英譯本,不是直接譯自德文原文。眾所周知,李斯特是德國歷史學派的奠基人,他的觀點與亞當·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世界主義相對立。出于當時德國的資產階級國家利益需要,李斯特把政治經濟學歸結為一門研究特定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科學,這實際上就把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即“國民體系”作為經濟學的對象。可見,不論是英文的“national system”,還是德文的“nationale system”,中文把李斯特的這部著作理解并翻譯為“國民體系”,要比理解并譯成“國民制度”或“國家制度”恰當。

1845年,馬克思在寫完《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后不久就讀到了李斯特的這部著作,并做了筆記,*[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39頁。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中批判性地引述了李斯特。*[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29頁。比較《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和《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兩者的理論形式結構,我們可以看到兩者有相似的地方?!墩谓洕鷮W的國民體系》把理論部分與經濟思想史分開來分別作為第二編和第三編,*[德]弗里德里?!だ钏固兀骸墩谓洕鷮W的國民體系》,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而《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結構是先敘述理論部分,然后再敘述相關的經濟思想史部分,理論部分與經濟思想史部分是間錯開交替敘述的。在每個理論部分結束后,相關的經濟思想史都單獨寫成一節,分別標注為A、B、C,放在每章相應的理論部分之后,以此表明用字母系列聯系在一起的內容是有關經濟思想史的論述。*[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445頁。這是馬克思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方法在理論形式上的一種體現。

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相比,《資本論》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研究方法上沒有變化,而理論形式結構發生了變化。經濟思想史的絕大部分內容不再在正文中間與理論部分交錯敘述、交替出現,而是被放在了腳注里。還有的部分經濟思想史內容后來以《剩余價值理論》的形式出版。我們有理由認為,在沒有找到更好的理論結構形式前,1859年馬克思借鑒了李斯特的理論結構形式,這種借鑒也使我們猜想,馬克思很可能也仿照李斯特“國家系統”一詞,來提出“資產階級經濟系統”一詞。

而從內容看,德文的system與eigentum也是有區別的。我們知道,經濟制度在中文里指生產關系,不包括生產方式。而私有制、所有制等的內涵反映的正是生產關系,目前的中譯本把eigentum理解并譯為制度是貼切的。但上文提及的馬克思所列舉的前四個方面即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與生產關系屬性有關,可以屬于經濟制度范疇,而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顯然不屬于生產關系范疇,它們屬于交換關系范疇,因此,不應屬于經濟制度范疇。中文把system理解并譯為制度,不僅德、英文里所有制與“系統”字面上的區別不明顯了,而且內涵上一個比較大的差異也消失了??梢?,這里的問題不僅僅是翻譯的問題,它反映了內涵理解上的問題。

考慮到馬克思大學所學的專業是法律,并且“我寫的第一部著作是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的分析”,“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找”,*[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412頁。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使用eigentum往往側重于財產關系的角度,而使用system往往側重于中性和科學的角度,從財產關系的法權占有到經濟關系的轉換,經濟學所有制概念有著財產關系的影子,反映生產資料的占有關系,反映的是生產關系。因此,與中文“經濟制度”相對應的德文應該是eigentum,而不應該是system。

學界一般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來表達作為經濟總和或經濟整體的資本主義經濟??墒?,如果把《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system”理解并翻譯為“資產階級經濟系統”,把《資本論》中《現代殖民理論》一章內所說的?konomischen Systeme理解并翻譯為“經濟系統”,我們就可以看到,馬克思已經使用了更具概括性的“系統”。《現代殖民理論》整章的內容一方面在強調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國家兩種類型國家之間生產關系即所有制的對立,另一方面也意在同時說明兩個國家之間兩種生產方式的對立。應該把一個國家的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聯系起來作為一個經濟整體從而作為一個經濟系統來看待,兩個國家之間的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對立關系就是兩個經濟整體從而是兩個經濟系統之間的對立關系,具體地說,馬克思這里想論述的是由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組成的資本主義經濟系統與殖民經濟系統兩個經濟系統之間的對立,這樣的理解或許更符合馬克思的原意,上下文的意思也更貫通。因此,馬克思幽默地舉了一個殖民失敗的資本家的例子,“不幸的皮爾先生,他什么都預見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國的生產關系輸出到斯旺河去!”*[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78頁。從英國這個資本主義經濟系統出去的皮爾,沒有把經濟系統內的生產關系也同時搬到殖民地經濟系統中去,只搬去了經濟系統內的部分要素,結果他不能在新的土地上重新生成資本主義經濟系統。可見,馬克思所說的經濟系統(system)的外延大于所有制(regiment、eigentum)的外延,經濟系統不僅包含所有制,還包括生產力等其它要素。

三、馬克思社會分工理論中的系統概念和系統分類概念

如果說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和馬克思經濟制度理論里的系統概念還不那么突出的話,那么《資本論》和馬克思社會分工理論里的系統概念就變得相當突出了。馬克思吸收了當時生物學的最新成果,明確使用了系統概念。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最早對生命形式做出了分類,他根據運動方式(空中、陸上或水中)將動物做了分類。而馬克思是熟讀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的。

1735年,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出版《自然系統》,對已知的生物進行分類。林奈收集了大量動植物標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把植物由高至低分為綱、目、屬、種,一共分成了24綱、116目、1000多個屬和10000多個種。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生物分類方法和分類概念由此產生并沿用至今。林奈系統分類法對動植物涵蓋之廣可以說無所不包,被稱為萬有分類法。精確、嚴謹、方便、實用的分類系統,奠定了科學的生物分類學基礎,對生物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后來的學者在門、綱、目、科、屬、種之外加了很多附屬級別,使分類更為細致。在正常級別之下設立了“亞”,如“亞綱”、“亞科”等等,在正常級別之上設立了“總”,如“總目”;在“亞”之下設立了更小的“下”或“次”。此外,對于植物,在科和屬之間還有“族”,在屬之下還有“節”,再往下還有“系”。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分類單元:域(總界)—界—門—亞門—總綱—綱—亞綱—下綱—總目—目—亞目—下目—總科—科—亞科—族—亞族—屬—亞屬—節—亞節—系—亞系—種。在種之下,動植物還能分成“亞種”和“變種”。

林奈的認識對當時的知識界產生了很大影響。盧梭在一封信中說:“告訴他,就我所知,地球上沒人比他更偉大”。*“Tell him I know no greater man on earth.”來自:http://www.linnaeus.uu.se/online/life/8_3.html,何家慶:《經典分類學的時代契合——紀念林奈誕辰300周年》,《科學》2007年5期。歌德也說:“除了莎士比亞和斯賓諾莎而外,在世之人沒人如此強烈地影響了我”。*With the exception of Shakespeare and Spinoza, I know no one among the no longer living who has influenced me more strongly. 來源同上。博學的馬克思對亞里士多德、盧梭、歌德很熟悉,對林奈的生物分類法想來也不陌生。由于林奈不相信物種演化,沒有把不同生物之間的聯系還原成動態進化、生成的過程,因此,他的生物分類法只是對生物界的靜態劃分,人為特征還比較明顯,有的物種之間的聯系顯得比較牽強。因此,馬克思即使知道林奈的認識成果,并如上所述可能受到李斯特系統概念的啟發,出于嚴謹,遵循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也不大可能將林奈的認識成果與系統概念結合起來加以經濟學的應用。

不過,林奈的生物分類法對生命進化思想做了有益提示,客觀上推動了包括達爾文進化論在內的生命進化思想的成長。達爾文與華萊士于1858年7月1日在倫敦林奈學會上宣讀了關于物種起源的論文,提出進化論,揭示生物界不同物種之間的起源和演化過程,說明了它們的自然和歷史聯系,生物的系統分類具有科學性,取代了林奈的分類法,更加科學地揭示了生物自然系統分類的屬性。

有了達爾文理論的有力支持,生物的自然系統分類思想就有了比較堅實的科學基礎,那么,馬克思注意到自然系統分類思想并在了解了達爾文理論之后加以引用就是可能的事了。不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達爾文對馬克思的影響很大”的見解長期以來頗為流行,不久前仍有學者認為:“19世紀初葉,法國生物學家馬可……19世紀中葉,英國哲學家斯賓塞……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藸枴@些生態學理論對馬克思恩格斯勞動概念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溫蓮香:《馬克思恩格斯勞動概念的生態維度解讀》,《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5期。只是這個見解有些籠統。事實上,《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1859年6月出版,馬克思已經提出了勞動及勞動二重性的理論,而《物種起源》晚了近半年,于1859年11月24日出版。雖然《物種起源》出版后僅過了不到一個月,恩格斯就認真研讀了這部書,并在1859年12月12日給馬克思的信中對達爾文的這部著作給予高度評價,*[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3頁。但并沒有立即引起馬克思的重視。馬克思過了近一年于1860年11月底至12月19日開始閱讀《物種起源》。他在給恩格斯的信中將此書描述為他的世界觀的“自然歷史的基礎”。*[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56頁。

從馬克思、恩格斯上述往來信中推測,馬克思與達爾文當時雖同處倫敦,但不大可能參加達爾文宣讀論文的那次會議,也就不大可能在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之前了解到達爾文進化論所揭示的生命進化思想,也就不能把基于進化論的自然分類法與林奈的系統分類法聯系起來,并及時應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

而到了1867年《資本論》時,情況就不同了。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馬克思吸收了生物學的系統分類和自然分類的思想成果。勞動演化出社會分工,勞動產品因交換而成為商品,他對商品交換這個階段的勞動與社會分工是這樣論述的:“各種使用價值或商品體的總和,表現了同樣多種的、按照屬、種、科、亞種、變種分類的有用勞動的總和,即表現了社會分工”。*[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55頁。這里的屬、種、科、亞種、變種明顯借用了生物系統分類法的概念。馬克思在這里是用系統分類來比喻社會分工。他緊接著說:“在產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會里,也就是在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里,作為獨立生產者的私事而各自獨立進行的各種有用勞動的這種質的區別,發展成一個多支的體系,發展成社會分工”,*[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56頁。“一方面,生產者的私人勞動必須作為一定的有用勞動來滿足一定的社會需要,從而證明它們是總勞動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會分工體系的一部分”。*[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90頁。以上兩處所提到的“體系”德文分別是“system”、“systems”,英文版里“多支的體系”為“complex system”,這與今天復雜性科學所使用的復雜系統這一概念是一致的??梢?,馬克思實際上吸納了生物學的系統分類思想,把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把人類內部的社會分工看成是一個有層次的整體性的,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復雜系統。馬克思進一步用有機體概念做了明確的闡述。他指出:“分工是自然形成的生產有機體”,*[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127頁。“把自己的‘分散的肢體’表現為分工體系(system)的社會生產有機體,它的量的構成,也像它的質的構成一樣,是自發地偶然地形成的”。*[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129頁。

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階段,社會分工也相應地演變、發展到機器和大工業,馬克思更加明確而突出地使用了系統一詞來論述社會分工?!氨仨毎言S多同種機器的協作和機器體系這兩件事區別開來”,*[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35頁?!罢嬲臋C器體系才代替了各個獨立的機器”,“工場手工業本身大體上為機器體系對生產過程的劃分和組織提供了一個自然基礎”,*[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36頁。“現在是各種單個工作機和各組工作機的一個有組織的體系”,*[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37頁?!耙粋€機器體系,無論是像織布業那樣……”,*[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37頁。“通過傳動機由一個中央自動機推動的工作機的有組織的體系,是機器生產的最發達的形態”,*[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38頁。“在工場手工業中,社會勞動過程的組織純粹是主觀的,是局部工人的結合;在機器體系中,大工業具有完全客觀的生產有機體”,*[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43頁。“機器和發達的機器體系這種大工業特有的勞動資料”。*[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44頁。以上所有中文的“體系”在德文里都是“system”。“大工業的原則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樣,把每一個生產過程本身分解成各個構成要素,從而創立了工藝學這門完全現代的科學。社會生產過程的五光十色的、似無聯系的和已經固定化的形態,分解成為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和為取得預期有用效果而系統分類的應用”。*[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559頁。這里明確地使用了“系統分類”一詞。借助系統概念,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要闡述的是機器與工具有著質的差別。雖然機器與工具同樣是主體客體化了的物,是現實的生產力,是社會分工發展的新標志,但機器是一個系統,因而是一個整體,具有大于工具之和的整體性,它再現了社會的系統分工,主體形式的社會分工而形成的系統,經一系列的演化生成和轉換為機器的系統,轉化為物的系統。《資本論》用大量篇幅論述機器和大工業,把它作為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方式,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典型方式,不是偶然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除了學界已經指出的那樣,馬克思使用了系統科學中的“有機體”概念以外,他還直接借用系統科學出現以前的生物學“系統”概念作為經濟學概念,從形式到內容,實質性地直接建立了“資產階級經濟系統”概念。因此,應把“系統”認作馬克思經濟學的重要術語,本文所提及的system中文均應理解和翻譯為“系統”,例如,可以參照英文版把前述“多支的體系”翻譯為“復雜的系統”,而《資本論》中其它地方出現的system一詞,中文翻譯應結合上下文語境理解和翻譯成系統。

事實上,如果在此基礎上深入馬克思經典文本,進一步揭示馬克思經濟學對象的系統屬性即整體性,那么,就能揭示馬克思經濟學對象的系統存在特征,馬克思經濟學的系統本體論屬性將得到初步的顯現,這將為全面而完整地揭示馬克思經濟學及其范式與現代系統思想的內在關聯性,從而實現馬克思經濟學的現代轉型,奠定一塊堅實的基石。

李節(1969-),男,經濟學博士,成都體育學院講師(成都 610041)

猜你喜歡
馬克思經濟系統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工業設計(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WJ-700無人機系統
ZC系列無人機遙感系統
北京測繪(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連通與提升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九色91在线视频|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18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免费高清a毛片| 亚洲欧美极品|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欧美综合成人| 69av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综合色天天|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国产精品主播|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五月天|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91免费片|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久草网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青青草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在线播放国产99re| 欧美中文一区|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色天堂无毒不卡| 就去色综合| 精品久久蜜桃| 免费亚洲成人|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亚洲第一色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久久免费视频6| 六月婷婷综合|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不卡在线看| 综合久久五月天| 99这里精品|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第一区| 国产精品.com| 亚洲h视频在线|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日韩美毛片|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