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本云
草根金融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董本云
中小型企業的資金需求量大,融資問題往往是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目前我國草根金融的發展形勢發生了重要變化,出現了大量的村鎮銀行、小額擔保公司,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強勁。草根金融具有信息優勢、交易成本優勢和運轉周期優勢,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對實現我國金融業的對內開放和金融體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草根金融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為中小企業創業提供資金支持、為中小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融資服務、加速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三個方面。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需要建立健全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加強民間資金融通平臺與商業銀行的合作,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中小型企業;融資;互聯網金融;民營資本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金融改革。從2010年起,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金融行業對于民間資本的開放力度不斷加大,草根金融逐漸從地下轉為地上。這些政策的出臺對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我國金融政策對草根金融不斷放寬的情況下,草根金融如何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效果,如何促進或加速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動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有效供給不足一直制約著中國農村特別是一些貧困山村的發展。為解決這一難題,中國政府近年來大力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進一步活躍了農村經濟。因為植根于社會基層,也直接服務于農村、廣大中小企業等基層對象,這類新型金融組織在中國被形象地稱為“草根金融”,也被稱為民間金融。迄今為止,學術界對于這一概念尚未形成公認的定義。
(一)民資中小型銀行市場份額逐年遞增
到2012年底,我國有1490家銀行,其中包括5家大型商業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144家城市商業銀行、337家農村商業銀行、147家農村合作銀行、1家郵政儲蓄銀行、800家村鎮銀行、38家外商獨資銀行和3家中外合資銀行,尚不包括1927家農村信用社、150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和14家貸款公司、49家農村資金互助社。2015年,我國首批5家民營銀行全部開業。至2015年11月底,民營銀行的資產總規模已經超過500億元。
隨著國家逐步放寬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限制,一些民營企業甚至上市公司紛紛開始申辦民營銀行。蘇寧云商、凱樂科技等機構明確表示要設立民營銀行,民營銀行申請意向已達20多家,蘇南銀行、蘇寧銀行、華瑞銀行、中聯銀行、錫商銀行等企業名稱獲國家工商總局核準。
草根群體的金融需求日趨旺盛。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特別是從城鄉二元經濟模式轉向城鄉統籌發展的大趨勢,使得農村及偏遠地區人群的收入實現顯著增長,草根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也逐漸旺盛,但與之相對應的草根金融服務卻未能實現有效銜接。*陳旭浩:《非正規金融規范化下中小企業融資規制研究》,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013年10月13日,甘肅永登新華村鎮銀行正式掛牌成立,我國村鎮銀行達到1000家。銀監會數據顯示,這1000家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中,民間資本直接和間接持股占比達到70%,村鎮銀行已成為民間資本投資銀行業的重要渠道。根據銀監會披露的數據,工農中建交五家大型銀行總資產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比例由2003年的58.03%降至2012年的44.93%。盡管國有大型銀行的市場份額在不斷下降,但它們在我國銀行體系中的主體或主導地位還沒有動搖。
中國的農村金融長期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境。由于農業本身受自然條件影響程度較大、貸款風險較高和收益不穩定的特點,很多商業銀行紛紛弱化農村市場,減少分支機構,而不良資產率偏高的農村信用社對農民信貸支持也非常有限。*李想:《民間金融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問題研究》,長春: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為此,2006年底政府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開始推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費淑靜:《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研究》,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在這方面,寧夏走在全國前列。從2006年底,寧夏通過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的方式率先大力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吸引、聚集各類企業法人資金和自然人資金入股,組成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通過這一平臺向農民提供小額貸款。截至2013年底,寧夏已成立了42家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金達到15億元,累計為全民創業人員、中小企業和農民發放貸款37億元。同時還成立了2家村鎮銀行、108個村級互助資金組織。
與國有商業銀行和地方性金融機構相比,這些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具有貸款方式靈活、放款周期短、利率靈活機動三大特點。*楊旸:《溫州民間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對外經貿》2012年第11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小額貸款公司執行的最高貸款月利率嚴格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要求,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政策較為靈活,根據貸款用途的不同和客戶的不同等級實行差別利率,能夠有效地滿足農民的資金需求。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
從阿里巴巴的小微金融到移動支付,從P2P網貸到自媒體的微金融系統,金融電商、股權眾籌、產品眾籌、互聯網保險、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新模式紛紛涌現,互聯網金融行業繼續爆發式增長。阿里巴巴的小微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其旗下的擔保公司、阿里小貸、余額寶、保理公司等多個業態,客戶規模較大。2013年開始的“普惠金融”加速了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發展;2014年以手機銀行、移動支付為代表的“移動金融”業務量激增,開辟了互聯網金融新的增長點和增長空間;2015年P2P平臺進入到規范發展階段。P2P平臺已從草根創業階段進入到背景競爭階段,P2P行業創業門檻不斷提高。具有銀行背景、國資背景、證券背景、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臺紛紛涌現,注冊資本居高不下,高達數千萬甚至上億元,部分金融機構及傳統企業巨頭也看好這一金融市場。目前P2P平臺呈現細分化、垂直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P2P平臺類型也不斷擴展,網貸平臺類型也從P2P向O2O、P2N、N2P、N2N等多種平臺擴展,網貸平臺類型不斷創新。
(三)地方性融資平臺日趨規范
為加速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各地方政府不斷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除中國證監會下設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之外,地方政府又設立了地方的股權交易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為寬松的融資渠道。地方股權交易中心作為區域性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投資、融資的重要平臺。
截至2014年,全國共有28家股權交易中心。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簡稱上海股交中心)為例,上海股交中心是成立較早的地方股權交易部門,下設六個業務部門,金融產品種類較多,服務范圍廣泛,實現了金融中介、金融市場、金融產品基本服務等多項職能,接受中國證監會的監管,為一、二級市場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對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起到了培育、輔導和促進作用。
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也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地方股權交易部門。第一次掛牌就有13家企業參與交易,實現了4600萬元的融資。藍海股權交易中心與銀行、證券公司、創投機構等金融機構展開全方位的廣泛合作。一方面通過為中心的掛牌企業提供銀行授信額度,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私募債務交易平臺,實現了股權交易、債權轉讓、交易托管、等綜合服務。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天津股權交易所、武漢股權托管中心等省級股權交易中心逐漸成為當地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陣地。
盡管國家在中小企業資金擔保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國有商業銀行也專門開發了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經營能力不足,資金信用不高等缺陷導致在商業銀行信貸過程中環節多,周期長,貸款額度受限。與正規金融機構相比,草根金融的貸款相對環節簡單,周期短,盡管融資成本略高,但仍成為中小企業的最佳融資來源。草根金融機構有著信息優勢、交易成本優勢和運轉周期優勢。
(一)信息優勢
草根金融機構的信息優勢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借貸機構對于中小企業的信息較為了解。商業銀行在對中小企業放款之前,往往有著一系列復雜的驗證程序,調查周期長,中小企業貸款額度受限。而民間借貸機構與借款的中小企業處于同一區域,借貸機構對于經營能力和資金信用情況較為了解,因為彼此間的信息較對稱,借貸機構的貸款條件相對寬松。另一方面,在民間金融機構中,由于多為同鄉、宗親,彼此間存在一定的血緣關系和地緣聯系,一旦借款企業有欠款不還、賴賬等違約行為,在其交際圈內將產生不良影響,較高的違約成本導致其不敢輕易違約。*苗繪、李海申:《金融危機背景下引導拉動民間金融發展問題研究》,《改革與開放》2010年第2期。
(二)融資成本優勢
盡管中小企業從民間金融機構獲取資金的利率水平會高于商業銀行的利率水平,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不僅包括利息成本,還包括手續費、擔保費和代理費。商業銀行在商業信貸中有著嚴格的程序,如中小企業這樣規模較小的組織機構申請貸款,商業銀行往往要求借款人有著足夠的抵押品,或者有較高信用的大企業或機構提供擔保。*易菲、龍朝陽:《我國民間金融的利弊分析及治理對策》,《特區經濟》2007年第2期。中小企業還需承擔抵押物品的評估費用。草根金融機構這方面的要求就較低,相對于資金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來說,提供大量的抵押和擔保也需要耗費一定的成本。而且對于抵押擔保品的評估,中小企業還需要支付資產評估部門一定的費用。此外,中小企業還需承擔一定的公關費用。而相比之下,民間金融機構的貸款相對環節簡單,周期短,綜合比較,民間融資的綜合成本相對略低,因此中小企業還是更愿意從民間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民間融資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三)時間成本優勢
與大型國有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本身實力弱,資信水平不高,貸款程序相對復雜。商業銀行機構為了降低風險,加強控制,在向中小企業貸款時審批環節相對復雜,審批周期相對較長,導致中小企業的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相對較高。
而草根金融機構的經營方式相對靈活。與商業銀行相比,民間金融組織規模相對較小,經營范圍相對有限且集中。對于借款人的信息了解較多,審批放款手續相對較少,抵押擔保等程序相對簡單。因此,民間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貸款者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業務創新,滿足各類中小企業的貸款需要。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特征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規模小等缺陷導致其在融資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在金融危機后,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變得更為嚴峻。在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中,內源融資占66%,銀行貸款僅占11%,80%以上的中小企業難以通過商業銀行獲得貸款。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總體上呈現融資周期短、資金規模小、貸款頻率高的特征。第一,需求“短、急、頻”。由于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于資金需求較急,相對于大型國有企業來說,其資金需求量較小,貸款頻率高。第二,從中小企業貸款的資金周期來看,以6個月的短期為主。*方先明、孫利、吳越洋:《江蘇民間金融風險及其形成機理》,《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中小企業由于其經營能力和經濟實力等問題,往往流動資金不足,在生產過程中遇到問題往往需要從外部獲得資金用于臨時周轉。從其資金結構來看,6個月的借貸資金占比最大,3個月和12個月的次之,長期借貸較少。第三,從使用用途來看,多以資金周轉為主。資金需求時間要求緊,使用周期短。對于這種短期、小額度的資金來說,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審批手續繁瑣,審批周期長,導致中小企業只能從民間金融機構獲取所需資金。
(二)草根金融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一,為中小企業創業提供資金支持。草根金融為個體私營經濟、中小企業經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在企業創立之初,資金來源主要以企業創立者的自有資金為主,此外還有來自于親友的投資、民間借貸等非正規融資。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民間融資所占的比重也不斷降低。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草根金融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二,為中小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融資服務。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發展主要來自于自有資金和民間融資。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以大型企業為核心,對于中小企業的貸款政策較為嚴格。曾有一段時期抵押擔保品的范圍較窄,只有土地、廠房、設備等能作為抵押品來融資。而民間資本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私募資金、風投資金等,特別關注中小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地方股權交易中心也同意以商業模式創新來進行融資。
第三,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提供支持。在官方金融機構關注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之前,因為中小企業自身的脆弱性和風險性,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風險較大,很難通過正規渠道來獲取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的創新基金主要來源于自籌和民間融資。P2P網貸、股權眾籌、產品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和發展,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更加寬松的融資環境和多元化選擇。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
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由政府投資中小企業融資機構,主要是非盈利性的;二是由商業性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開發的針對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及投資的金融產品;三是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
盡管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體系較為豐富,既有政府設立的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中小企業創業板、地方股權交易中心等官方金融機構,也有村鎮銀行、中小企業風險擔保機構等民間籌資途徑。但與此相比,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信息服務、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等服務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仍不夠健全,尤其是專業性的中介機構,作為政府與中小企業的溝通橋梁,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提供的服務質量不高,信息不全面,組織保障作用和支持效果不明顯。因此,需要構建面向民間融資供需雙方的信息服務平臺,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規咨詢平臺,準確的市場信息動態,專業的創業咨詢服務。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正規金融市場,鼓勵成立擔保機構或商業會員制的互助互保機構,鼓勵擔保機構與企業團體跨界組成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我們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要積極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首先,要由政府提供低息資金,并吸收民間資本成立半官方投資公司,引導民間資本的投向,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商業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投資設立創業投資公司。鼓勵民眾參與投資,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以分散創業投資領域固有的高風險。國外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自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政府扶持資金等。而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包括:以銀行貸款、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以債權融資、股權融資、風險投資與資產證券化的直接融資。目前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主要有股票市場融資和風險投資融資。長期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發展不平衡,盡管風險投資基金行業發展較快,但是管理仍需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發行企業債券是最為有效的直接融資方式。根據我國《公司法》和《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只有效益較好的大型企業能夠發行企業債券,中小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進行融資的門檻較高。應該向中小企業中那些成長性好、信用等級較高、市場潛力大、技術含量高、資產結構合理的企業開放債券市場,通過專業機構評估和資信評級后可以允許這些企業在一定的范圍內發行時間周期相對較短的企業債券。
此外,我國針對中小企業的政府扶持資金項目也較少。可以設計有政策傾斜的開發基金,主要針對經濟落后地區或重點發展產業的項目來進行扶持。政府也可以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投入力度,對那些商業模式創新能力較強、技術創新含量較高、有一定市場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加大投資力度。
(三)加強民間資金融通平臺與商業銀行的合作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與民間資本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民間資本轉化為投資的主要渠道是銀行間接融資、小額貸款公司、民間借貸等。2012年出臺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規定: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地方、城鎮商業銀行的重組;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村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或參股控股農村信用社;引導成立農村資金互助社,民間資本可以注資或入股;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投資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要完善和規范民營金融組織,引導民間資金進入正規金融渠道。必須有規范、相對完善的民間資本進入、退出機制,對民營資本參股、控股金融機構,民營銀行的設立、退出、經營、監督等做出全面的制度規定。鼓勵民營資本參股、控股城鎮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積極發展社區銀行、民營投資公司、民營信用擔保公司,大力發展服務于民間資本的專業化金融中介機構,加快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第一,可以設立商業銀行貨幣市場基金,允許商業銀行跨業經營,拓寬商業銀行的增收渠道。第二,在資本市場開展多種形式的直接融資,成立證券投資基金,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中小企業。第三,推進利率改革,減少貸款利率的管理檔次和種類,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自身貸款利率定價權,緩解民間金融對正規金融業的沖擊。
對商業銀行來說,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不僅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要求,更是商業銀行自身發展的需要。國有商業銀行等官方金融機構,已經逐步針對中小企業服務來設計金融產品,加速金融創新。如中國民生銀行首家推出個人委托貸款業務。銀行作為民間借貸活動的中介,使民間借貸行為浮于水面,公開透明,銀行通過收取手續費來獲得利潤。
(四)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互聯網金融在支付清算、資金融通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便利性,互聯網平臺與大數據資源為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條件,但是互聯網金融也面臨著較大的風險。以P2P網貸為例,盡管P2P型網上借貸機構在2015年進行行業內重新洗牌,進入到規范發展階段。但是在消費者向企業放貸之后,缺乏完善的貸后管理和風險控制措施,對部分網貸企業來說,如果其不良貸款累積到一定額度將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特別是在突發大額貸款損失時會沖擊到企業的日常運轉。因此需要構建較為完善有效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第一,應構建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監管體系,對現有法律法規漏洞進行修補。根據互聯網金融的新變化和新趨勢不斷完善相關法律規則,保持政策的持續性。目前中國金融業的監管模式是分業進行監管,而互聯網金融產品涉及到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多個行業,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者由誰來監管、怎樣監管尚未明確,這制約了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水平。因此,應打破部門、行業界限,共同提高監管效率。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風險綜合監管體系,應采取機構監管和業務監管并行的監管模式,幫助互聯網金融機構建立良好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重點監管那些缺乏信用擔保、違約處置和資本金約束等信用擔保要素的互聯網金融機構。
第二,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配套措施。互聯網金融流動性風險較大,理財產品一旦遇到大量投資者的同時撤資,將引發系統性崩盤。隨著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應從政府層面對互聯網金融發展進行制度設計。首先要防范互聯網技術風險。互聯網傳輸故障、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等技術性因素會增加互聯網金融交易的技術風險;對于互聯網相關技術障礙等問題則需要有完善的互聯網技術解決方案來有效降低互聯網技術支持風險。其次,應健全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一是建立統一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平臺,強化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加強投資者與管理方的相互制約與監督,能夠有效保護客戶信息安全,加強互聯網金融交易過程的真實性,增加反洗錢的能力。二是完善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稅收征管。對于互聯網金融交易按照現行稅收制度來照章納稅,不斷開發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征管方式。三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要主動借鑒發達國家和知名國際機構在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上的先進經驗,提高風險控制能力、技術支持能力和監督管理能力,在國際合作過程中,提前做好預案,避免互聯網金融風險外溢帶來的影響。
吉林工商學院科研基金項目“草根金融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Y[2015]002)。
董本云(1975-),女,管理學博士,汽車產業經濟學博士后,吉林工商學院經貿學院教授(長春 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