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紀芹
(湖北工程學院 圖書館,湖北 孝感 432000)
地方高校復合圖書館建設的幾點思考
周紀芹
(湖北工程學院 圖書館,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復合圖書館是依托傳統(tǒng)圖書館和數(shù)字化圖書館而建立的一種集優(yōu)形式,它對地方高校信息資源建設和信息服務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推動復合圖書館建設和發(fā)展、不斷加強對復合型圖書館館員的培養(yǎng),是新世紀地方高校建設和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地方高校;復合圖書館;復合型館員
復合圖書館最早是英國圖書館學專家蘇頓(S. Sutton)于1996年提出的[1]。在我國,黃宗忠先生也于同年提出了傳統(tǒng)圖書館與數(shù)字圖書館共存互補的觀點[2]。現(xiàn)在人們把這種傳統(tǒng)圖書館與數(shù)字圖書館共存互補并、有機結合為一體的圖書館稱為復合圖書館。復合圖書館是信息化和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的產物,是傳統(tǒng)圖書館和現(xiàn)代數(shù)字化圖書館一種集優(yōu)形式。當前,如何保證圖書館對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持續(xù)有效參與,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zhàn)性課題。在網絡時代,面對虛擬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滲透和讀者對文獻資料的多樣化需求,地方高校圖書館的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而構建復合圖書館是有效應對該挑戰(zhàn)的有效策略。只要這樣,地方高校圖書館才能為學校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
1地方高校建設復合圖書館的意義
1.1主動應對網絡時代下虛擬信息技術全方位滲透帶來的環(huán)境壓力
在網絡已經主宰全球信息搜尋和知識獲取的大環(huán)境下,地方高校加快建設復合圖書館是大勢所趨。一方面,地方高校圖書館要承擔起傳統(tǒng)圖書館紙質圖書信息服務的功能,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圖書館必須逐步實現(xiàn)電子化、數(shù)字化、虛擬化,以滿足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學子的需求。當然,地方高校圖書館建設復合圖書館不應當被認為只是傳統(tǒng)圖書館向數(shù)字化圖書館轉型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而是作為一種集優(yōu)的、相對穩(wěn)定的形態(tài)并將長期存在。同時,伴隨著網絡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及其對現(xiàn)代讀者的閱讀方式的影響,讀者對圖書館的功能定位、管理服務等方面也將提出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圖書館要主動迎接這種新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說明:無論技術要素和系統(tǒng)多么完備,圖書館建設的本質是人對人的信息服務。因此,建設復合式圖書館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順應信息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
1.2滿足地方高校對文獻信息的多樣化需求
文獻信息是圖書館的主要存儲對象,是開展讀者服務的物質基礎。對于地方高校圖書館來說,之所以要對網絡信息技術、數(shù)字化文獻和虛擬信息進行反思,原因在于文獻信息本身具有多樣性的內涵,數(shù)字文獻和虛擬信息并不能完全代替紙張印刷文獻。在復合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應該有計劃地進行館藏資源的整合,使之多元化。由于地方高校圖書館讀者的年齡、專業(yè)背景、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的客觀性,決定了地方高校圖書館所提供的文獻信息也必須具有多樣性。因此,以電子文獻來獲得統(tǒng)一的信息服務顯然是不可取的,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盡管電子信息和數(shù)字化檢索服務的先進性遠遠超出紙張文獻和手動索引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但是紙張印刷文獻的孤本性、實物考據性和不可復制性都是電子信息無法比擬的。另外,以計算機為機能載體的電子信息文獻,由于其存儲方式是虛擬的,很容易由于計算機發(fā)生故障或程序遭受破壞而丟失,這對孤本文獻相當危險,而紙張文獻能有效避免上述不足。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應以形式多樣、類型多元的信息服務為主。
2培養(yǎng)復合型圖書館館員的幾點思考
任何事業(yè)的成功都離不開人的因素。隨著復合圖書館建設的逐步推進,圖書館的信息環(huán)境、組織結構、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將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而這一切都需要復合型圖書館館員與之相適應,可以說復合圖書館建設中最關鍵的任務之一是復合型圖書館館員的培養(yǎng)。
2.1復合型館員角色的重新定位
當前,圖書館館員在服務理念、服務質量和服務創(chuàng)新等方面暴露的問題,其原因歸根結底在于在整體變革的背景下圖書館館員對自身角色定位不準確,不能適應復合圖書館建設的新要求。因此,重新確定角色,明晰職責,是培養(yǎng)復合型館員的起點。首先,在建設復合圖書館的過程中,除傳統(tǒng)的信息收集、整理與提供服務外,在互聯(lián)網資源越來越豐富與龐雜的情況下,復合圖書館館員應熟練掌握獲取電子信息與進行信息咨詢的技能,要同時充當管理員和信息咨詢顧問的角色。其次,復合圖書館館員要成為信息的加工和整理者,要對各種信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建立分門別類的數(shù)據資源庫,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再次,復合圖書館館員還要承擔起教育和培訓讀者的任務,擔當起網絡信息資源導航員的作用。[3]伴隨著復合型圖書館的不斷成熟和完善,復合型館員的角色還會不斷變化。復合型館員越“復合”,就越能促進復合型圖書館功能的有序化、規(guī)?;拖到y(tǒng)化。
2.2復合型館員心理的重新調適
地方高校圖書館館員身處圖書館轉型發(fā)展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等不適應狀況,他們需要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準確的把握和調整,以盡快適應“復合型”館員的要求。
首先,在轉型期,地方高校圖書館館員常常會表現(xiàn)出無成就感與焦慮感。隨著復合環(huán)境下圖書館組織結構的重組、人力資源配置發(fā)生變化,復合圖書館的信息環(huán)境、工作內容、工作方式都與傳統(tǒng)圖書館之間有較大的差異,對復合圖書館館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圖書館館員不能主動適應這種變化,就會產生焦慮感與落伍感[4]。雖然這種無成就感和焦慮感從根本上歸因于現(xiàn)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和崗位壓力,但更直接的原因還是來自于信息化時代復合圖書館建設和管理定位的壓力,最終放大了對館員壓力。
其次,地方高校圖書館館員表現(xiàn)為溝通能力的得而復失。由于傳統(tǒng)圖書館以實體形式的文獻儲備為主,館員需要以口頭語言、實際行動和相對復雜的檢索過程為讀者服務。當然,也需要與讀者進行相對繁瑣而長時間的咨詢、解答和交流,這些需要館員具有較高的自身素質,如記憶力、整理能力、應變能力和溝通能力,才能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服務。而在信息化時代,數(shù)字化圖書館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信息共享、遠程傳輸、虛擬信息檢索等功能,能以高效、快捷和智能的管理方式服務讀者,讀者所需要的文獻可以通過計算機檢索系統(tǒng)快速檢索,其獲取信息速度快,是傳統(tǒng)圖書館無法比擬的。因此,館員需要具備熟練的計算機和網絡操作技能,而不需要與讀者進行大量的語言溝通。面對這種情況,復合型圖書館要對館員的個人能力尤其是溝通能力要進行再培養(yǎng),因為即使龐大的計算機信息儲備和再精準的文庫檢索,都無法對讀者的興趣和閱讀愛好進行了解,這需要館員具備脫離計算機操作而獨立服務讀者用戶的能力。傳統(tǒng)圖書館的館員,其工作基本模式是人與書的結合,他們憑借書的媒介作用與讀者進行溝通。而在數(shù)字圖書館時代,圖書館館員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與計算機網絡的溝通,主要通過計算機和計算機通信網絡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因此,復合圖書館館員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圖書館學知識和信息檢索技能,而且還需要具備數(shù)字網絡技術和一定的英語水平。當前,很多圖書館要求被招聘人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我國人事部也明確規(guī)定圖書館館員評聘職稱時必須通過相關的計算機考試。此外,我國圖書情報部門也一直要求圖書館館員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
無論從經濟社會轉型期的外部環(huán)境來看,還是從地方高校圖書館的內部要素來看,地方高校圖書館館員角色定位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反映了復合型圖書館最先進的指導理念,即對信息化服務的合理揚棄,取其精華,同時又保留了傳統(tǒng)圖書館中文獻服務的精髓。隨著復合型圖書館建設的不斷成熟與完善,復合型館員的角色還會不斷向更加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復合型館員越“復合”,則越能促進復合型圖書館向有序化、規(guī)模化和系統(tǒng)化的方向發(fā)展。
3結語
復合圖書館是傳統(tǒng)圖書館與數(shù)字化圖書館的有機結合,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圖書館的發(fā)展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建設復合圖書館是地方高校在新世紀的發(fā)展過程中必然的戰(zhàn)略選擇。復合圖書館的建設對每個圖書館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復合型圖書館環(huán)境下,地方高校圖書館只有在管理工作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圖書館隊伍的業(yè)務水平和自身素質,才能在更大范圍內實現(xiàn)文獻資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和用戶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擔當起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及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吳慰慈,董焱.圖書館學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2]黃宗忠.論圖書館的新模式——復合圖書館[J].圖書情報知識, 2002(3):10-15.
[3]初景利.復合圖書館理論與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4]王世偉.當代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特點、問題與未來的發(fā)展[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3(3):14-20.
(責任編輯:張凱兵)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Hybrid Library at Local Universities
Zhou Jiqin
(Libraryof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Abstract:Hybrid library is a synthesized library that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librar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at local universities.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ybrid library and continual trai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librarians are a necessary cho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century.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 hybrid library; inter-disciplinary librarians
收稿日期:2016-02-19
作者簡介:周紀芹(1967-),女,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4824(2016)03-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