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與工會
河北省邯鄲市總工會 孫廣軍報道 近日,由邯鄲市總工會、邯鄲銀行和邯鄲市市民卡公司聯合推出的“河北工會會員卡”已正式投入使用,讓原來的“會員卡”與政府的“市民卡”接軌。
工會“會員卡”以邯鄲市“市民卡”為載體,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邯鄲人自己的“互聯網+”服務平臺——河北工會會員服務平臺,讓工會會員在享受工會會員卡優惠的同時,還享受政府提供的8項服務。
這次改革經過邯鄲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同意,報河北省總工會批準,并制定出臺了《推行普惠化服務指導意見》,獨立采集會員信息,自主開發軟件系統,建立了會員管理平臺,使會員管理系統與會員卡合作銀行數據庫實現有效對接,可實現全省工會會員持卡在異地消費,并享有當地會員同等優惠待遇。
邯鄲市持卡會員可享受市、縣(區)兩級工會提供的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維權幫扶等精準服務;可享受工會組織各類文體設施的優惠服務;可實現工會組織的大病醫療互助補助救助金、困難職工補助救濟金、市困難勞模救助金、勞模一次性獎勵資金等款項快速劃轉;可享受省總工會提供的非工傷意外傷害及家庭財產(火災)損失兩項免費保障服務;可享受市總工會提供的工會會員白內障、青光眼檢查治療費用減免優惠服務;還可享受工會22家特約服務商家、邯鄲銀行44家特惠商戶聯盟提供的“吃、住、行、購、娛”等方面的讓利優惠。同時,邯鄲工會會員卡還可享受居民健康服務、公共交通服務、電子錢包充值、公用事業繳費、圖書借閱、電子支付、銀聯借記、旅游一卡通等8項政府提供的服務。
江蘇省蘇州市總工會 翟劍報道 為減輕企業負擔,發揮失業保險在經濟結構優化調整中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作用,近日,張家港市政府出臺了新一輪穩崗補貼政策。
即日起,凡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且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低于本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的張家港市各類企業,均可申請穩崗補貼。
同一企業一年申報一次,穩崗補貼標準按該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給予補貼。穩崗補貼主要用于企業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相關支出。此項補貼政策將執行到2020年年底。具體申請手續可到企業參保地所在鎮(區)勞動保障所咨詢和辦理。
江西省德興市總工會 王亮報道 近日,江西省德興市人民政府發布《德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將建設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載體納入其中。
《綱要》中指出,2015年1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出臺文件《關于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工作的通知》,德興市應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積極申報,爭取把德興市“互聯網+窗簾產業”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市)。
《綱要》中強調,對德興而言,推進“互聯網+窗簾產業”發展,是落實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順應群眾期盼,實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抓就業、創業、產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工程。
《綱要》中明確,遮陽產業生產基地規劃面積1000畝,其中一期建設500畝,現已有怡簾窗飾、鼎豐窗飾、藍蜻蜓實業、浩源紡織、泳博鋁業、裕佳紡織等一批企業落戶,其中怡簾窗飾、藍蜻蜓實業等企業已竣工投產;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總規劃面積6720畝,核心區位于德昌高速公路德興出口附近,規劃面積1875畝,擬打造消費性服務業為主體,相關服務業相配套,產業特色鮮明,空間相對集中,具有資源集合、產業集群、服務集成、現代服務業集聚度達到一定水平的區域。第一期建設中國遮陽產業交易博覽中心、建材商貿城、“淘生活”電子商務產業園、汽車城、現代物流園、核心區基礎設施等六個載體,占地面積1299畝。第二期建設職業培訓、金融科技創業園、商務區等載體,2018年服務業集聚區將徹底成型。屆時,香屯工業新城和新營服務業新城,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贛東北,真正實現德興市農民工返鄉進城創業就業有地有企,新型城鎮化邁向更高層次。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總工會 彭承麟報道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社保局對參保人員在設區市轄區內流動就業,同時在兩地以上存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簡化了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根據該市社保處文件規定:2016年7月1日起,參保人員在吉安市轄區內流動,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時,只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信息表,不再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和統籌基金,并仍按有關文件辦理個人賬戶接續和合并。按照相關文件辦理一次性補繳以及已改制預繳的參保人員,原則上不辦理轉出手續。
為減少重復參保,促進參保人員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對2010年1月1日之后重復參保的繳費不允許累計計算,依本人申請,轉入地社保機構保留一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同期其他關系予以清退后再辦理合并手續。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總工會 湯建利報道 近日,寧夏青銅峽市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李占山為殘疾職工劉寧申請救濟金1000元,督促該公司及時發放職工工資和兌現加班工資,給符合條件的13名職工補繳社會保險,收繳職工醫療保險互助金2350元。
今年以來,青銅峽市下派的44名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將非公企業黨建與工建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充分發揮“教育員、組織員、維護員”工作職責,將工會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凝聚了職工隊伍,促進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一是當好“教育員”。借助“企業學習日”“班前學習會”等,對職工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引導職工立足崗位攻堅克難,為企業籌劃技能大賽、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創雙優”勞動競賽活動,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據統計,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技能培訓、勞動競賽56場次,培訓職工2600余人。
二是當好“組織員”。發揮各黨建指導員自身優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開展文藝節目進企業6場次,舉辦道德講堂、法律講堂12場次,指導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52場次,滿足了職工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當好“維護員”。指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安全知識競賽答題等活動,切實加強企業和職工安全保護意識;組織開展“勞資懇談會”、“職工座談會”、“工資集體協商會議”等民主協商會31場次,督促企業收繳職工醫療保險互助資金3.2萬元,引導用人單位依法用工、規范用工,為職工理性維權、依法維權,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福建省沙縣總工會 胡津津報道 福建省沙縣總工會聯合縣人社局,共同維護職工權益,共促勞動關系和諧。
共同開展春風行動促就業。兩部門聯合開展“春風行動”,舉辦沙縣企業用工現場招聘會,全縣54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270個,達成就業意向404人,不斷推動下崗、轉崗、待崗人員創業就業。
加強勞動爭議處理。工會派員參與勞動仲裁案件,2016年上半年,立案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0起,涉及勞動者81人,其中仲裁立案處理的案件中調解16起(含申請人撤訴),裁決4起。處理的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率達88.23%,仲裁時效內結案率達100%。
開展追薪維權服務。兩部門成立欠薪專項檢查工作小組,檢查企業20家。2016年上半年,受理企業拖欠工資案件34件,為119名工人追回被拖欠工資126.07萬元;配合園區和行業主管部門處置企業克扣、拖欠工資問題31起,涉及人數3750名,督促企業發放工資1667萬元,收繳管理工資保證金361.67萬元。
吉林省敦化市總工會 許明報道 為保障農民工的基本閱讀權益,吉林省敦化市總工會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全市建筑工地密集、農民工相對集中的企業啟動農民工流動書屋建設工程,把農民工喜聞樂見的圖書送到建筑工地、企業現場,送到農民工手中。近日,吉林省總工會、延邊州總工會、敦化市總工會在敦化市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敦鐵商廈項目工地舉行了農民工流動書屋建設工程啟動儀式。
現場向農民工兄弟贈送了書籍。吉林省總工會副主席吳宏韜、敦化市委副書記徐鵬為農民工流動書屋揭牌。
近年來,敦化市總工會不斷創新工會組織形式和農民工入會方式,將大批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在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幫扶救助困難農民工等方面等做了大量的工作。敦化市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敦鐵商廈項目工地是敦化市建成的首家農民工流動書屋,今后將逐年增加數量、擴大范圍,在三至五年內形成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