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冰
摘要:在18世紀的歐洲,啟蒙思想傳遍人心,社會狀況出現了巨大的變革,音樂界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典主義音樂紛紛出現,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在維也納形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這一時期,人們在音樂的創作中追求創造自由,凸顯個性,古典音樂蘊含了深厚的藝術底蘊和人文精神。文章從各個方面對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進行欣賞探究。
關鍵詞:古典主義;音樂;欣賞
古典主義時期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音樂家創作的樂曲都追求內容和形式之間、理智和情感之間的完美統一性。在古典主義時期,音樂家們創作的音樂作品大多具有情感豐富真實、內容排布嚴謹、語言通俗樸素的特點,他們大多追求理性的創作,懷著藝術至上的心理去創作音樂,不為外界和個人情緒所干擾,以現代的寫作手法將古典的故事客觀的寫成樂曲。
一、古典主義時期音樂
要想欣賞音樂作品,對樂曲產生更加深刻正確的理解,我們需要了解音樂家的個人風格、在創作音樂作品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對于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欣賞,可以以貝多芬的作品為例。貝多芬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他一生都極其重視自由和個人尊嚴,這也自然讓他創作的音樂格調大都雄壯激昂,歌頌當時與命運抗爭不休的斗志。他創作的鋼琴奏鳴曲,就像是對他人生的詮釋,往往都帶有非常磅礴的構思,內涵豐富而深入,演奏時氣魄雄壯令人震撼。在貝多芬的早期創作中,很大程度受到海頓和莫扎特等音樂界前輩的影響,摻雜了這些音樂大家的風格;到了中期,其奏鳴曲慢慢融入了浪漫主義風格,相比原來的鋼琴奏鳴曲,結構上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拓寬,表現力與感染力也更上一層,在樂曲當中,融入了貝多芬全身心的精神投入。至于貝多芬的晚期作品,均創作于他雙耳失聰之后,與曾經的情感飽滿不同,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內涵多是深沉的哲學思想,因為他在晚年,生活境地非常凄慘不如人意,同時雙耳失聰,更是讓他漸漸在精神層面上與外面世界相隔離,深入自身的內心深處,對其最后的鋼琴奏鳴曲中,蘊含了超脫人世的灑脫以及禪意的寧靜柔和。我們在欣賞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時,聯系這些貝多芬的相關內容,就會更加容易領會貝多芬創作時的心境,對音樂作品有更深層的理解與欣賞。
二、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特征
在古典主義時期,音樂家們創作的音樂作品大多具有以下特征。①追求統一性。在古典主義時期,音樂家的音樂創作大多以恢復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為目標,在創作時非常重視在形式和內容上保持統一。②追求高雅。古典主義音樂,以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為創作代表,他們的作品都追求高雅的創作風格。③重視理性。在古典主義時期,音樂創作的主流作品中都以理性為美,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布瓦洛認為,萬事萬物都具有理性的美,音樂的創作都要灌注以理性,這樣的音樂才能得到永恒的認可。④以自然為美。古典主義時期,人們以自然為美,早在18世紀前期,意大利就有喜歌劇的產生,它不同于意大利正歌劇的矯揉造作,劇中常常以大眾化的人物作為主要對象,故事發生的背景也往往與人們的普通生活相聯系。⑤詞句簡潔明了。一直以來,歌劇音樂都以內容的表達為主,講究詞句的簡單明了。在古典主義時期,人們大都比較喜歡簡明清晰的音樂,這一時期以音樂的簡潔為美。
三、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美
在古典主義時期,對于音樂的審美,有很多的追求。其一,和諧。布瓦洛和萊辛都認為和諧是音樂、詩歌等一切藝術最根本的特性,在他們眼中,不和諧的音樂必然無法達到美的要求。其二,真善美。到現在,我們都常常提到人性中的真善美,這在古典主義時期,也是音樂美的追求之一。那時的音樂家的作品多會真實的表現自身的情緒與思想,例如海頓,同他的性格一樣,他的音樂作品大都蘊含著樂趣與幽默的氣息,又如貝多芬,他的作品中常常流淌著自身真實的感情。其三,痛苦和希望。在古典主義時期,人們以與命運斗爭為志,在貝多芬的《命運》和《悲愴》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的堅強,越戰越勇。貝多芬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仍然不向命運低頭,以苦痛作詞,抗爭譜曲,音樂成為他的希望,他的音樂以此為美。其四,柔美與壯美。在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中,可以很明顯的分為兩種,一種音樂具有柔美的特性,另一種則滿是壯美。以貝多芬為例,他有柔美的音樂,比如《致愛麗絲》,音樂的旋律婉轉柔和,透漏出一絲絲的憂傷氣息,這種音樂的旋律連貫平穩,速度較為緩和;他還有壯美的音樂作品,比如《命運交響曲》,這曲音樂節奏雄渾厚重,激昂強勁的同時,透露著冷靜的色彩,給人以斗志,令人不禁隨之心血沸騰。其五,理性與激情。古典主義時期,以理性作為音樂的第一標準,而音樂的創作是需要激情的。其實這兩者并不矛盾,真正的大師從理性的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激情,就如貝多芬,他的激情來源于生活中的一切,與音樂作品共同存在。
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但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一直被人們傳唱,不斷的演奏。音樂的存在,不止是因為它被創作者帶到世間,還是因為聽者對它的欣賞與理解。只有對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欣賞,才能保持古典樂曲的長久流傳,我們要學會發現古典音樂的美,學會去欣賞它,聆聽它的旋律,洗滌自己的身心。經典不只是經典,要讓這些經典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美好我們的世界,讓經典永存。
(作者單位:成陽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