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本文通過對聊齋中《促織》的論述,表現了連環畫這個年輕的畫種本身有其他畫種不可比擬的大眾性和實用性。
關鍵詞:故事性;大眾性;典型性;簡約性;實用性
毛澤東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了:文學藝術作品要為抗日服務,要為工農兵服務,文學創作要大眾化。因此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要了解群眾,作品要反應群眾的喜怒哀樂,這就是著名的無產階級文藝方針。幾十年來,這種思想一直指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方向。正因如此,才有我們今天藝術園地的百花盛開。
文藝的概念范疇很廣,再次我們僅選取繪畫中的一個點——連環畫,粗淺以及靈動瀟灑的水墨畫。這許多畫種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得人們喜愛。而在這紛繁的畫廊中,連環畫可謂是一個年輕的畫種。它不是為人民玩賞,收藏而出現,它本身有其他畫種不可比擬的大眾性和實用性。勃朗寧說:“藝術應擔當起哺育思想的責任?!彼囊馑己苊鞔_:擔當責任就是說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應當承擔啟發、教育、引導各個階層群眾的責任。讓他們與時俱進、為社會、為人類奉獻自己的力量。早在30年代,魯迅先生清醒而由于的闡述了他的看法:“連環圖畫卻能與人眾有益,……但首先要看是給哪一種人看,……現在還是對于知識者而作的居多,一般民眾還是看不懂?!贝蠹抑?,先生棄醫從文目的是以文學救國,他要用文藝作品就只麻木的中國人,他能單獨提出以繪畫救人的觀點,且倡導連環畫,正說明連環畫有著特殊的社會作用。
下面我來談談連環畫的特點。首先,連環畫的獨特之處:
一、它有很連貫的故事性
無論是題材還是構圖,它都不是一個獨體,而是以許多畫面連貫的表示出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這一點和文學作品中的小說是一致的。讀者只要觀看畫面便可以從中領悟出故事內容和作者創作的意圖。
舉個例子來說:古典小說《聊齋》中有一篇《促織》的故事,它通過統治者偶得玩物而借助官吏層層盤剝,導致百姓家破人亡,而統治者依然樂此不疲的故事,造就了這一神奇的結局:文中主人公或名身遭杖責走投無路,卻因被逼死的兒子魂化蟋蟀驍勇善戰,深得皇帝歡心,不僅父親接觸了勞役之苦,與事相關的大小官吏也因這一小蟲加官進爵。這個故事很動人,也很深刻,如果閱讀文字,恐怕很多人不一定能讀,經過施大畏、韓碩兩位畫家改編成連環畫后,任務栩栩如生,更具形象,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從而讓人們認識封建社會的黑暗,揭示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朽制度。
二、連環畫的大眾性
因為它本身有濃厚的故事性,無疑的閱讀者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喚起興趣。以上舉得《促織》是文言文作品,小孩子和沒有一定文化的人讀不懂,但改變成連環畫人人都可看的懂畫的內容,且能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善惡。因此連環畫可以在任何人群中得以普及,這就是它的大眾性所使然。
三、連環畫是有典型性的
如果我們單獨拿出一幅畫讓大家看,想分析它的典型性是件難事。一幅畫、一個畫面中人物關系不易表達的淋漓盡致,只能從局部理解片段內容。仍以《促織》為例。我們設想畫家在紙上要反應官吏貪腐、社會黑暗,頂多選取一個成名固交不上優良品種的蟋蟀而被打得皮開肉綻;或選取兒子跳井魂化強健促織,可是,僅一個場面,讓人不知為何受則、為何投井,那只促織又為何而來,又向何而去?他們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只有熟悉《促織》故事的人才能知道來龍去脈,才能了解蒲松齡創作的動機。但如果當畫家以很多畫面表現故事的各個環節,不必文字輔助,眾多人也都能看懂,因為他們能從許多畫面上表現不同行為、動作,在不同環境中創作出種種突出人物來。
連環畫的成長道路并不平坦,它從產生依賴并不被看好,有些人認為連環畫不能產生優秀的畫家,它不像蒙娜麗莎那樣幾百年始終帶著迷人的微笑,讓人猜測、讓人欣賞、讓博物館收藏增加連城價值。然而,魯迅先生再三強調,連環畫也可以產生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這樣的巨匠,他也相信從民間說書和唱本中可以產生托爾斯泰和弗洛佩爾這樣的大作家。因此,連環畫不但可以登上藝術殿堂,且可以居頂峰!這就是連環畫連續性、大眾性和典型性造就了它在繪畫藝術中的地位。
四、連環畫的簡約性
連環畫的本領是把繁雜而悠長的作品縮減成精干短小的內容,供人們在短時間內領略閱讀的快樂。
想讀完長篇小說《白鹿原》一般沒有個把月時間是讀不完的,而刊登在連環畫報上的連載卻能在較短時間內領略故事全部內容,這可以是連環畫的獨到之處。其次,連環畫是有實用性的。任何作品,無論它有多么華美,如果只供少數人享用,束之高閣,那么它就會失去價值。毛澤東同志說:“文學藝術品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最有力的武器?!蔽艺J為既然連環畫擁有廣大的讀者,那么它定會教育更多群眾,提高他們的覺悟,熱心投入事業中去。為達此目的,也就要求畫家要選擇百姓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抑惡揚善,喚起人民群眾興趣與共鳴。
連環畫在繪畫藝術中我們應該稱其為輕騎兵:它表現手法多樣,速寫、素描、水彩、水墨……格調不單一,內容信手拈來,配以簡潔的文字便可達到不可臆想的效果。
(作者單位:長春市群眾藝術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