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中厚煤層綜采工作面過大斷層時,為防止煤塵自燃,研究實施了系列防火技術,實現了安全生產。
關鍵詞:中厚煤層;綜采;大斷層;煤塵自燃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6.056
1 概況
3226綜采工作面是梁寶寺能源公司3200采區下部第二個條帶工作面,在推采620m時,遇落差9.0mf6正斷層,斷層該斷層與工作面斜交,夾角為64°。梁寶寺礦井3煤層屬于一類易自燃煤層,煤層發火期為3~6個月。3226綜采工作面需要過斷層時由于推采速度較慢,再加上工作面過斷層處局部托頂煤,易造成面后遺煤較多,為防止面后漏風造成采空區浮煤氧化自燃,采取以下綜合防止自然發火技術。
2 防煤塵自燃技術研究與實施
2.1 監測監控技術
(1)束管監測:利用KSS-200型礦用火災預報束管監測系統(30路),通過副井井筒下放至各分路箱,從分路箱將束管引至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和回風巷,系統通過束管取樣,利用安裝在地面的抽氣泵,將所采樣的氣體送入分析儀中,分析儀將分析的氣體相關參數輸入計算機進行比較判斷,繪出CO變化趨勢和格雷哈姆系數(CO/△O2),對主要標志氣體如CO 、CO2、C2H4、CH4等進行分析,對出現煤炭自然發火及其隱患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做到煤炭自燃發火早期預報。對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和回風巷兩處監測點,每三天抽氣分析一次。利用KJ95N安全監控系統在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巷安設一氧化碳傳感器進行監測,作為探測煤炭自然發火的輔助措施。對安全監測系統和束管監測系統的數據及時進行分析,發現溫度上升明顯、有芳香族碳氫化合物、CO濃度超過0.0024%或增加較快時,要立即匯報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
(2)人工取樣化驗:為防止因束管損壞漏氣造成數據不準確的問題出現,保證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和回風巷氣體監測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除了由通防區加強對束管管路的檢查外,安排束管監測工對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和回風巷氣體進行取樣,使用束管監測系統的色譜儀對氣樣進行分析化驗。
(3)現場檢查:由通防區安排瓦斯檢查員對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和回風巷氣體情況進行檢查,每班對CO、CO2、CH4氣體濃度、溫度檢查兩遍,利用紅外線測溫儀在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對采空區進行溫度檢查,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匯報。
2.2 埋管注漿技術
(1)注漿工藝:每天三班利用礦內防滅火注漿站對采空區進行注漿,每班注黃土不得少于15m3。
(2)建立防滅火注漿系統:地面注漿站→風井→風井底車場→西總回風巷→西翼回風巷→3200采區回風巷→3200回風皮帶聯巷→3200采區皮帶巷→3226皮帶順槽→3226軌皮順聯巷→3226軌道順槽→工作面采空區
(3)防滅火注漿系統管路敷設:自地面注漿站起至3200回風皮帶聯巷為Φ159mm的鋼管,從3200回風皮帶聯巷至3226軌道順槽為Φ108mm的鋼管。在工作面溜尾處安裝Φ108mm鋼管,實行埋管注漿,在采空區中形成一道泥漿帶,覆蓋在面后采空區的浮煤上,減少浮煤與氧氣的接觸,防止采空區浮煤的氧化。之后每隔50m重新敷設一路Φ108mm鋼管,待新敷設管路埋到30m時替換到新敷設管路上進行注漿。以此方法交替注漿,在面后采空區形成一道道泥漿帶,達到防止采空區浮煤氧化自燃的目的。
2.3 壓注、噴灑阻化劑技術
(1)壓注阻化劑:三班利用架間間隙通過插管、埋管方式,在工作面托頂煤段支架后,利用便攜式風泵向采空區浮煤壓注阻化劑,使阻化劑覆蓋在面后的浮煤上,形成一層保護膜,起到隔離浮煤與氧氣接觸的作用。
(2)噴灑阻化劑:三班利用便攜式風泵向工作面的進回風隅角采空區浮煤處、工作面面后浮煤處噴灑阻化劑,使阻化劑覆蓋在面后的浮煤上,形成一層保護膜,起到隔離浮煤與氧氣接觸的作用。
(3)選用多種阻化劑材料:阻化劑(MgCl2)、高效膨脹阻燃劑(Z-T型)、賽福特等。
2.4 施工防火墻技術
在工作面面后進回風隅角處加密設置防火墻,以減少面后漏風。墻體采用全斷面構筑,每隔10~15m施工1道。建筑防火墻按照以下原則:用編織袋裝黃土、黃土爐灰、浮碴摻加高效阻化劑砌筑防火墻;在工作面進回風側隅角處構筑,墻體厚度1.5~3m,四周與順槽頂、幫和冒落矸石結實;必要時在墻體上噴涂高分子膨脹材料,以增強降低面后漏風的效果。
2.5 懸掛擋風簾技術
工作面進回風隅角懸掛擋風簾,以減少向采空區漏風。擋風簾用舊風筒布或塑料布制作,將進回風隅角及附近三組支架處擋嚴,進回風隅角處擋風簾不再回收,以減少采空區漏風。
2.6 風量調節技術
(1)保證工作面上下順槽有效的通風斷面,合理降低3226綜采工作面風量,工作面進回風兩端的壓差不宜過大,以減少采空區漏風。通防區安排測風員每三天對工作面測風一次,風量及時調節,控制在設計風量的105%以內。
(2)在3226皮帶順槽(回風巷)設置調節風門,調節風門墻設置在圍巖堅固、地壓穩定的位置,避免引起附近煤柱裂隙漏風量的增大,并起到增加壓力,減少采空區漏風的作用。
(3)加強3226皮帶順槽調節風門的檢查、維修管理,確保系統合理、穩定、安全、可靠。
3 效果驗證
11月7日至11月25日3226綜采工作面斷層帶最大、推采速度最慢,也正是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CO濃度最高時段,并且11月10日至11月16日,由于現場條件影響3226綜采工作面回風隅角未及時施工擋風墻,回風隅角CO濃度逐漸升高,最高達到35ppm,而在11月21日至11月23日,由于工作面局部低洼,臨時停止3226綜采工作面面后注漿,造成回風隅角CO濃度升高達到37ppm。這些都表明,綜采工作面過斷層如果不高度重視,防滅火措施采取不利,極有可能發生自然發火。
4 結語
由于技術人員高度重視,通防專業研究制定的措施得力,實施單位落實措施有力,現場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止自然發火技術,得以杜絕了3226綜采工作面自然發火事故的發生。
作者簡介:王壘(1988-),男,山東肥城人,主要從事專業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