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虎生 張琳玨
中共六大:修訂《黨章》 進一步嚴明黨紀
■何虎生 張琳玨

中共六大會址(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公園街18號)
在莫斯科納羅法明斯克區郊外五一村公園街18號,有一幢紅磚墻壁的三層鄉間別墅。它的外墻已被火苗熏黑,留下斑駁的痕跡。但它歷經歲月的滄桑依然威嚴地佇立,講述著它曾經見證的崢嶸。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此召開,這是中共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全國黨代會。
中共六大選擇在國外召開,主要是迫于中國革命處于低潮和國內形勢錯綜復雜。當時,蔣介石和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革命力量受到了極大的摧殘。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余人。有的地方整個黨組織被瓦解,革命群眾團體被查封,有組織的工農運動不復存在,共產黨的活動轉為地下秘密狀態。
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解決黨內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問題,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黨中央組織代表前往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共十五章、五十三條,其中“黨的紀律”作為單獨章節,共有兩條,此外還有一些強調黨的組織紀律的條款分散在“黨的組織系統”等部分。
大革命后期,不少黨員和黨的基層組織都是在五卅運動后發展和建立起來的,缺乏牢固的組織基礎和革命錘煉,各級組織軟弱無力。大革命失敗后,在白色恐怖下,不少意志薄弱的黨員紛紛脫黨,甚至叛變,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因被出賣而被捕犧牲,黨員數量驟減至1萬多人。這一時期,在瞿秋白“左”傾盲動錯誤指導下,又強調黨員隊伍的“唯成分論”,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黨員“征收”運動。很多地方入黨的基本條件和要求被降低,如福建省委僅僅強調將“勇敢的工農分子無條件的大批介紹進來……”一些基層組織甚至提出“只要是受過豪紳地主打擊的,便認為是好同志”,最后發展成為“對于工農分子無條件吸收”。至六大前夕,黨員數量從1萬多人增長到4萬多人,而黨員質量不容樂觀,入黨動機五花八門,嚴重影響了入黨的神圣性和個人斗爭的堅決性。
在“左”傾錯誤影響下,黨在組織和思想上存在極端自由主義和平均主義等錯誤思想,黨內上下級及黨群關系松散,極大地降低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而,強調健全黨的組織,在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上既聽取下面意見又盡可能避免極端民主的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原則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六大黨章第七條中規定了民主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