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嫻嫻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中心,北京,100076)
現場管理星級評價在航天設計單位的有效推進
崔嫻嫻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中心,北京,100076)
文摘:簡述現場管理星級評價“一心”“二效”和“三節”的基本理念,論述現場管理星級評價在航天設計單位的推進過程,并就推進試點工作的開展過程作了重點介紹。
現場管理;星級評價;航天企業管理;質量理念。
航天作為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產業,具有其鮮明的特點和特殊性。隨著航天事業的不斷進步,航天特色的質量管理也不斷發展,并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質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在航天產品型號研制過程中,質量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規范航天產品研制流程、提高航天產品質量,有效推進現場管理星級評價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現場管理星級評價是中國質量協會依據GB/T 29590-2013《企業現場管理準則》的規定開展的一項旨在提升現場班組綜合績效的活動。自2014年開始,院研發中心在航天設計單位內率先導入此標準,以“一心、二效、三節”為抓手,在全中心內開展現場管理星級評價活動。利用短短的1年時間,已成功申報1個現場并參與現場管理星級評價,榮獲五星級現場。
現場管理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圍繞著對現場涉及各項管理活動的策劃、控制和改進等幾個重要階段開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通過系統地運用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不斷提升各個階段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發揮出與現場所匹配資源的管理效能。
企業現場管理準則的核心是用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提升現場管理活動的整體運行質量,實現以顧客為中心(“一心”),提升效率和效能(“二效”),優化節拍、節省時間、節約資源(“三節”)。其基本理念包括:顧客導向、系統協調、員工素質、效率提升、持續改善、現場和諧。
●顧客導向。企業應以顧客為中心,充分識別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并關注顧客需求和期望的變化,提升現場滿足顧客需求和期望的能力。
●系統協調。企業的領導者應促進現場實現系統化的管理,確?,F場管理過程與企業整體戰略運行協調一致。
●員工素質。增強員工質量意識,提高員工現場管理技能和創新能力,激發員工參與現場管理的熱情。
●效率提升。采用科學適宜方法,對現場管理過程進行有效控制,減少流程中的浪費,提升現場管理效率。
●持續改善。對現場進行分析評價,不斷優化流程,實現顧客滿意。
●現場和諧。營造誠信和諧、相互協作、安全健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現場氛圍,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發揮領導作用,確定工作目標
高層領導在提供單位的現場管理水平中發揮首要作用。各設計部門領導應在部門內部建立推進現場管理的理念,將現場管理目標納入部門年度目標,同時,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監督目標的完成情況。
2.2 設定目標,改進工作,創建星級現場戰略
各設計部門的發展目標是提升專業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保持在各領域內的領先地位。對此發展目標進行分解,可歸納為設計水平、設計質量、生產進度、試驗安全、成果申報等多個方面。通過目標詳實化,保證現場管理的可行化。
各設計部門應制定部門級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部門領導帶頭執行,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員工的執行情況進行抽查,改正大家應付檢查的心理,從根本上建立現場管理的習慣。
2.3 健全組織機構,有效推進現場管理工作
在組織機構方面,建立以企業領導為首的領導小組和以機關及基層領導為主的工作小組。為了保證現場管理工作的正確、有序推進,在各部門內建立系統的管理機制,以領導、組織、實施、檢查考評現場管理工作。現場管理工作推進委員會機構組成如圖1所示。企業各部門成立“現場管理工作推進委員會”,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分別由部門主任、副主任擔任?,F場管理工作推進委員會組織及職責分工見表1。
2.4 導入理念,整體策劃

圖1 現場管理工作推進委員會機構組成

表1 現場管理工作推進委員會職責分工
導入GB/T 29590,通過學習培訓,掌握現場管理星級評價活動內容與常用工具和方法。策劃企業的星級現場管理工作,并確定以一個設計部門為試點開展相關工作,找出規律,逐步推廣。圍繞研究室發展目標,現場管理工作計劃從提高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規范工作現場、加強設計質量、增強保密意識、注重成果申報等方面展開。
2.5 制定計劃,確保推進工作有序開展
現場管理工作分4個階段開展,階段計劃及有關工作見表2。第一階段的工作分為兩部分:①第一部分的工作重點在于推進組織建設,確定推進方針、目標、方法,并完成部門內的動員與宣貫工作;②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為制定部門內各項管理規范、逐條推進并落實整改措施。第二階段目標是進一步強化整改措施的落實過程,并分期對整改結果進行檢查與確認,對不達標項目進一步改進。第三階段及第四階段的主要工作圍繞星級評選工作開展,并同時加強對現場管理工作的落實情況的監督,保證現場管理工作持續發揮作用。
現場管理推進工作主要從5個方面具體開展:技術能力、6S(6S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規范、質量工作、保密安全及成果申報,各項目的整改計劃見表3。
3.1 提高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總結設計經驗,制定工程規范,避免過度的設計精度,開展無差錯設計方法探索,提高總體設計能力。例如,設計時應考慮容錯性,接插件

表2 推進工作階段計劃

表3 整改項目計劃
安裝方位要采用防差錯設計。為增強創新能力,積極跟進專業發展步伐,掌握技術最新動態信息,設計部門制定了《員工培訓管理制度》。按制度要求,每半個月組織一次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了各專業的精尖技術,同時也包含航天領域最新發展情況,培養員工的創新思維。
3.2 推行6S制度,規范工作現場
為保障定制定位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和有效落實,保證設計部門工作環境的整潔,推行6S制度,落實6S制度負責人和兼職管理員。6S制度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內容。
a)員工辦公桌、保密柜內物品擺放符合規定,不擺放與工作無關的私人物品。
b)個人負責隔斷、辦公桌、文件柜的6S工作。
c)最后離開辦公室人員檢查屋內辦公桌上有無涉密文件,如有,應按保密管理規定代為保管,次日交與6S管理員處理。
d)每日班前5分鐘和班后5分鐘為日常清掃整理時間,員工下班前關閉電腦主機與顯示器電源,最后離開辦公室人員檢查屋內用電設施關閉情況,填寫檢點表并簽字。
e)避免設計文件的隨意擺放,通過對各型號、各專業的文件進行最科學的排序,方便設計人員隨時查看,提高工作效率。
3.3 加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規范
加強設計、生產及試驗的質量管理。作為總體設計部門,不僅要完成項目的總體設計工作,還應組織開展各項驗證試驗,同時協調各分系統的研制和生產。因此,各個環節的質量管控必須層層把關,制定并嚴格執行各項設計、試驗、生產質量規范。具體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內容。
a)根據產品全壽命周期內的各個階段,制定相應的質量管控措施。在方案設計階段,加強設計方案的評審,針對關鍵技術,開展專題研究和復核復算工作,確保設計源頭質量可控;在產品生產階段,加強技術狀態控制,嚴格執行技術狀態更改要求,同時應加強設計跟產和外協單位質量檢查等,確保生產過程質量受控;在產品驗收階段,明確量化要求,進行表格化驗收,全面細致地做好產品測試和檢查;在試驗過程,嚴格落實地面試驗的相關要求;在產品總裝總測及靶場測試階段,嚴格按照操作細則進行操作,精細操作、認真判讀,同時開展靶場“雙想”(前期工作回想和后期工作預想的總稱)、質量檢查確認等專題質量工作。
b)圍繞產品,從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和測量等6個方面逐一查找薄弱點,制定對應的措施,確保不存在死角和漏洞。人員方面,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工作水平,要求員工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設備方面,加強生產設備、試驗設備和測量設備等與產品相關的各類設備的檢查、維護;材料方面,加強原材料、元器件的質量管理,以及合格供方的管理;方法方面,開展設計方法、工藝方法和測試方法的復查確認工作,確保所選用的方法正確、可行;環境方面,全面、深入地開展產品的環境適應性分析工作;測量方面,開展測試覆蓋性和試驗充分性分析工作,確保測試覆蓋全面、試驗充分。
c)加強規章制度的建立與執行,落實責任,嚴格質量獎懲。通過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落實獎懲措施,進而提高員工對質量問題的重視。加強對質量案例的學習,積極開展“舉一反三”工作,形成質量問題線索表。通過對已發生的質量案例進行深入學習,挖掘問題發生的技術原因和深層次的管理原因,結合自身的技術和管理現狀,查找不足、及時改正,消除各種質量隱患,避免重復性質量問題的發生。
3.4 增強保密意識,加強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安全和政治經濟利益,做好保密工作是全院涉密人員的神圣職責和義務。
a)建立和完善各研究室保密管理規章制度。根據各室所涉及到的專業領域的特點,制定《保密管理辦法》,建立嚴格的保密宣貫培訓機制,配置各項安全保密裝備,嚴格執行涉密文件輸出審批流程。
b)加強對新員工的保密教育。目前各研究室每年都有來自系統內和系統外單位的新員工,每個人對于保密的認識不同,對保密法律法規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參差不齊。初步考慮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保密知識的宣貫,針對發現的保密問題及時提醒、及時教育;組織室內保密知識競賽,豐富保密教育形式;每季度至少組織1次保密知識講座,進行規范定密、日常保密知識、注意事項等培訓。
c)加強對工作場所的保密檢查和保密自查。定期組織對工作場所的保密檢查,排查保密隱患;定期組織保密自查,自行排查保密隱患。
3.5 注重成果申報,建立考核機制
注重全體員工參與活動的主動性,遵循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以正激勵為主的原則,采取一系列的考核措施,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的完成團隊任務,實現團隊目標。員工激勵考核措施見表4。

表4 員工激勵考核措施
各研究室應鼓勵團隊成員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申報技術改進、QC小組改進等。各室員工需要完成“五個一”工程,即申報1項成果、提交1篇論文、申報1項課題、參與1項論證和作1次公開報告,作為年底考核的依據。
通過開展現場管理星級評價,使研發中心在人員技術能力、目視化管理、質量管理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時將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系統應用到基礎管理工作過程中,對航天預研設計工作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今后,我們將按照“科學嚴謹、系統高效、精細量化、閉環落實”的質量工作思路,深化研究適合研發中心的現場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單位內部現場管理體系,不斷增強單位的管理水平,促進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1]中國質量協會.企業現場管理準則.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崔嫻嫻(1982年—),女,碩士,院研究發展中心,工程師,現從事標準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