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剛
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只要教師時時留心,處處留意,注意挖掘教材的創新因素,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已任,有目的、有意識地長期堅持發展下去,做創新教育的有心人。
關鍵詞:教學方法;探究能力;探究欲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25-01
物理學科具有的實踐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特點,為物理教學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探究內容。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傳統教育是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創新能力培養相對薄弱。在物理教學中,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以往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呢?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具備明晰而深刻的創新教學理念,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及創新精神,把教學的重心和立足點轉到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學”上來,引導學生想學、會學、善學。教師應該改進教學方法。在高科技橫行的今天,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手段來結合教材進行教學,而計算機媒體能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具有較大的教學優勢,它突破了教育信息傳播“時”“空”界限,更能促使信息傳送的范圍、速度 、地域得到加大、加快、加深,人的各種感覺得到延伸,教學視野不斷擴展。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圖形不是語言,但比語言更直觀和形象,比語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動畫又比圖形包含更高級的輸出信息,利用文字閃動,圖像縮放與移動,顏色變換等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如講參照物時,由于參照物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覺得乏味。老師可以引用多媒體播放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兩岸走”的視頻來解釋參照物的概念。“青山怎么會走呢 ? 是不是作者寫錯了?”如此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竹排游 ”和“青山走 ”各以什么為參照物 。結合視頻,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積極的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培養學生敢于批判、勇于創新的精神。
二、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如果在物理教學中經常涉及現實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不僅可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易于接受,而且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實踐探究和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光學的過程中,有許多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如:1、汽車室外面的觀后鏡是一個凸鏡,利用鏡對光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象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大,而保證行車安全。2、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它是利用鏡能把放在其焦點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通過這樣的聯系實際,使學生的知識不再停留在書本上,增強了他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利用科技小實驗,培養學生探究欲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情況適當多安排一些實驗,特別是探索性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通過創設一些奇特、新穎、有趣的實驗引入教學,會使教學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實驗心理學認為,創設實驗情境與實驗教學效果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其本質在于視覺形象與特定意義的結合;從而有效地引起學生的視覺追求,思維激活,記憶強化。物理實驗的事實表明只有當學生被教師設計的實驗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維進入預定情境之中時,實驗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先做“硬幣跳高”、“漏斗吹乒乓球”的實驗。這些現象使學生不解,“硬幣為什么升高呢?”、“乒乓球為什么不會掉下來?”,帶著這些疑問,學生在增強自主探究的意識的同時,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另外,還應引導學生多動手進行自制教具、設計實驗等活動。因此必須改革實驗教學的方法 ,真正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任何一條物理規律的建立,都是經過物理學家漫長而艱辛的實驗探索而獲得的。在實驗中一定有科學家的創新的思索和創新的研究方法,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和開發實驗的內涵價值,力求使物理實驗成為發展學生智力,逐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好教材。對于載入物理學史冊的經典實驗,應引導學生追溯物理學家研究的源頭、探索的思路和思維方式,讓學生吸取物理學家創新思維的精華所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包括演示實驗、學生探究實驗和研究性學習實驗。例如:在“大氣的壓強”一節的教學中,除了做一些演示實驗外,還應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動手進行自制實驗教具。如:把帶有掛鉤的塑料吸盤按在玻璃上,能掛很重的衣服都不掉下來;帶有塑料吸盤的玻璃茶幾,能把桌架和桌面緊緊地吸附在一起,直到只抬桌面就可以把桌架帶起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為學生創設創新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
總之,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時時留心,處處留意,注意挖掘教材的創新因素,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已任,有目的、有意識地長期堅持發展下去,做創新教育的有心人,就一定能把創新教育推向全面發展的新階段。